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脑梗塞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医学上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brainstroke)。其发病机制大多因脑部动脉系统的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偏瘫、失语等局部神经功能损失的症状。其患病率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而相应提高.60~75岁发病率为1%~2%,75岁以上为3%。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分析 脑梗塞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以及预防方案进行分析,以能够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通过收集的248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分布的年龄和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及对患者的器官系统造成的伤害等进行分析。结果:在药品不良反应中,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要对象,涉及到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性药品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要方式。对患者的器官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结论:药品所导致的不良反应能够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在给予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保持对药物的合理使用,尽可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由此,对科学合理的ADR预防措施进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药品 不良反应报告 预防方案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评价定量药理学软件在制定重症病人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典药动学软件VancomycinCalculator(advancedvancomycinpharmacokineticstool)和群体药动学软件JavaPKfordesktop(JPKD)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病人个体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肌酐值、疾病状况),计算万古霉素的初始给药剂量、初始预测浓度,利用贝叶斯(Bayesian)反馈法确定实际给药剂量,计算实际给药剂量的稳态血药谷浓度(Css,min)预测值。用药5个半衰期万古霉素血浓度达稳态后,在给药前30min采血,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浓度,此为(Css,min)的实测值。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统计(Css,min)预测值与(Css,min)实测值的相关性。结果:共为60例重症病人制定了个体化给药方案,收集到60例病人的63例次万古霉素(Css,min)数据,(Css,min)预测值为(14.02±5.11)μg/ml,(Css,min)实测值为(13.30±6.22)μg/ml,两者偏差值为(0.73±3.79)μg/ml。(Css,min)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显著相关性(r=0.794,P〈0.001)。(Css,min)整体实际达标43例次,达标率68.3%。结论:经典药动学和群体药动学软件可以根据重症病人的个体情况制定万古霉素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具有良好的血药浓度预测性。

  • 标签: 定量药理学 万古霉素 给药方案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消渴病进行中医护理,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8例消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急腹症患者早期急救方案与临床护理管理要点。方法: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外科急腹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为患者制定早期急救方案,明确护理要点开展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抢救成功率和不良时间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急救、护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提高,相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佳,由此可知早期急救和有效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基础。通过分析,实验组对急救和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更高,具有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在急救和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通过早期急救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通过护理管理要点能够保证护理的安全性,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外科急腹症 早期急救方案 护理管理要点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急腹症患者早期急救方案与临床护理管理要点。方法: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外科急腹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为患者制定早期急救方案,明确护理要点开展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抢救成功率和不良时间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急救、护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提高,相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佳,由此可知早期急救和有效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基础。通过分析,实验组对急救和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更高,具有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在急救和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通过早期急救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通过护理管理要点能够保证护理的安全性,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外科急腹症 早期急救方案 护理管理要点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4,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45,康复护理),对比神经缺损评分、肢体功能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较低,Fugl-Meyer评分均较高(P

  • 标签: 老年 脑梗死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方案的构建以及应用。方法:抽取70例(2022年6~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因给予的护理方式具有差异性需进行分组研究,护理方式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康复护理(观察组),两组共70例,随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记忆与思维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康复护理方案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 脑梗死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心胸外科实践技能培训,工作的落实是从实践的角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从根本上优化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并且逐步推进培训方案的有效落实是心胸外科实践技能培训所追求的重点目标。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对于心胸外科的医学生而言,其实践技能的培训工作落实时,教师应当在方案设计阶段明确培训目标,细化培训内容,合理选择培训方式。在培训方案实施的阶段完善培训机制,强化师资力量、注重实践操作,为从多角度入手取得心胸外科实践技能培训的良好效果提供支持。

  • 标签: 心胸外科 实践技能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治疗)和实验组(50例,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以及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创面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 四肢创伤骨科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含量与甲胎蛋白(AFP)和a-L-岩藻糖苷酶(AFU)组合检测临床应用的必要性。方法选择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病毒含量(HBV-DNA)、AFU与AFP浓度检测,根据病毒含量分组:HBV-DNA1×10^3copies/ml以下为阴性组;HBV-DNA1×10^4~1×10^5copies/ml为低病毒量组;HBV-DNA1×10^6~1×10^8copies/ml为高病毒量组,对每组组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病毒含量组AFU、AFP浓度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的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AFU与AFP的阳性比例随病毒复制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定期进行病毒含量检测评估病毒的复制状况的同时,进行AFU和AFP水平组合检测发现肝组织的损害程度及演变过程,是必要的。

  • 标签: 乙型肝炎 慢性 A-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污水治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采用纳米过滤技术进行制药业污水的液相分离处理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针对有机组分比较复杂的制药废水在常规卷式纳滤-反渗透膜处理中可能产生的膜污染趋势,首先利用管道超过滤技术对医药污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常规卷筒和盘管复合纳过滤技术进行分级分级浓缩,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显示,该工艺对管道超过滤装置无明显的污染趋势,生产出的废水达到了后段入膜的标准。卷式纳滤装置可高效地从二价盐中提取,并且能拦截绝大部分有机物,并且在25L/(m2.h)的通量下能维持长期稳定地工作,与常规的卷式膜相比,该分散法对污水的污染倾向有较大的下降,与常规的分盐法相比,该方法可有效地减少圆盘式膜组合及反渗透的使用量,且除硬部位更为合理,并且在确保分盐效果前提下具有经济性。

  • 标签: 管式超滤 卷式纳滤 分段浓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方案在肝病科护士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在本院治疗的 300例肝病患者为对象。将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进行分组,分为 2 组,每组各 1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案,研究组则采用风险管理方案,对比两组之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从管理结果上看,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 9.33%,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 1.33%,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上,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6.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0.66%,因此,我们认为研究组的管理方案更好。结论:在肝病科护士对患者静脉采血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方案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以及患者对整个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同时也完善了整个管理体系。

  • 标签: 肝病科 静脉采血 风险管理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案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7月到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将分为两组后,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应用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 传统开腹 阑尾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我国属于幽门螺杆菌(HP)高感染国家[1].一般认为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胃窦炎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紧密相关.因此HP的根除是治疗溃疡及预防复发的必要措施[2].目前治疗方案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以胶体铋剂(CBS)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其二是以抑酸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抑酸剂又分为质子泵(PPI)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H2RA).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抗生素 三联治疗方案 费用-效果分析 胃疾病 HP感染
  • 简介:目的:评估含量均匀度现行检查法的风险,提出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新方案。方法:通过分析含量均匀度计算公式中的各参数物理意义,比较中关国现行药典的含量均匀度检查法的差异,探究含量均匀度质量控制的实质。结果:分析过程简明清楚,逻辑性强,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新方案。结论: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新方案的判断结果更为真实,标准更为严格,方法更为合理,新方案减少了复试工作量。

  • 标签: 含量均匀度 检查法 新方案
  • 简介:在过去的10年里,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mCRC)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临床引入新药如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以及现代生物药物如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等,使患者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分别提高至50%~60%、9~11个月、20~24个月[1]。尽管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并且业已证明,对于化疗获益的患者,选择某种形式的维持治疗是更好的选择[2];但是,对于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是选择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基石药物5-氟尿嘧啶(5-FU)注射,还是选择其更加方便和低毒的口服剂型,抑或是加入抗血管生成剂等靶向药物,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将对mCRC维持治疗的优化方案选择进行总结,以期为患者提供最优的个体化维持治疗方案。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维持治疗试验方案见图1[注:图中DDC表示疾病控制期(Durationofdiseasecon-trol);LA/LV表示亚叶酸钙(Levofolinate);S-1表示替吉奥,一种口服氟尿嘧啶衍生物]。

  • 标签: 直肠癌患者 维持治疗 优化 晚期 转移性结直肠癌 5-氟尿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