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舒适护理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BI指数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80例),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参照组(40例)和采取舒适护理的研究组(40例),之后对比分析两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各组BI指数对比,研究组BI指数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要比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对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护理方案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舒适护理 全脑血管造影术 并发症 BI指数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链式护理干预对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休克指数、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8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链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休克指数、抢救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休克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链式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休克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诊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链式护理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手术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I、Ⅱ、Ⅲ级洁净手术室开展的352台手术为研究对象,在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手术切皮时、手术40min及术毕)监测洁净手术室的沉降菌、浮游菌和尘埃粒子数。并收集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的室内活动人数、开门次数与术前系统自净时间等情况。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法分析上述因素对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的影响。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空气质量 细菌污染 logistic 回归
  • 简介:目的比较3种不同消毒方法对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将手术时间超过2h的90个手术间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间次,分别采用紫外线消毒方法、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方法和动态空气消毒器加含氯消毒剂消毒方法进行空气消毒,监测消毒前、消毒后(手术前)、术中2h空气的菌落数。结果消毒前3组菌落数均超标,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毒前后3组菌落数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消毒后组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中2h时3组菌落数,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应用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手术室和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手术室物体表面和湿拖地面,消毒杀菌效果好,是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手术室 空气消毒 紫外线 动态空气消毒器 消毒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空气压力治疗仪在重症医学科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作用的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70例长期卧床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治疗仪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疼痛、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空气压力治疗仪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技术在医疗环境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模式在我院院感防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深入探讨了等离子体技术在空气净化、细菌灭活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其在我院感染防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文章最后对未来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 标签: 等离子体 空气消毒 净化模式 院感防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休克指数评估的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中的应用。方法:本医院共收治80名急诊严重创伤病人,分成两组,分别常规急诊护理和基于休克指数评估的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分析对比数据。结果:在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时间、分诊时间、接诊到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前者更短;对比研究组和比照租的抢救成功率,前者更高,比较术前死亡率和术后死亡率,前者更低,P<0.05。结论:基于休克指数评估的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于急诊外科患者,能加速其救治进度。

  • 标签: 休克指数评估 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 急诊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共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最终的结果差异。结果:对照两组患者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情况,可见研究组上肢淋巴水肿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43.33%,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术中人员流动量对空气中细菌数及切口感染的影响,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在我院同一间千级层流洁净手术室内手术的13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术中人员流动情况分为流动组98例和与非流动组32例,采用静态采样法在开始手术前(开启空气过滤装置30min,但患者未进入手术室)、术中30,60,90,120min时、术毕时(开始缝合切口时)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采样,后行细菌培养,观察及计算空气中细菌数,同时观察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空气中细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60,90,120,术毕时流动组空气中细菌数明显高于非流动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术中不同人员流动量术前空气中细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60,90,120,术毕时,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的空气中细菌数明显高于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术后1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非流动组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组中15例切口感染患者均为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未发生切口感染,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手术室内空气中细菌数及切口感染率明显增高,有正相关性(P<0.05);术中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手术室内空气中细菌数明显增高,有正相关性(P<0.05),但切口感染率未增加,无相关性(P>0.05)。结论术中人员流动量可明显影响到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数量,人员流动量>10人次时空气中细菌数量的升高,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性增高。

  • 标签: 层流洁净手术室 人员流动 细菌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管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对神经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外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的100例患者,随机数字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PDCA管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比较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P<0.05),血小板、纤维蛋白质水平更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更长(P<0.05)。结论:PDCA管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用于神经外科中以及预防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改善凝血功能指标,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 标签: PDCA管理 空气压力波 神经外科 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肢体功能锻炼对冠心病患者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冠心病患者按Grace评分分为低危组(58例)、中危组(68例)和高危组(54例)3组。每组内再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低危组分别为29例,中危组分别为34例,高危组分别为2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肢体功能锻炼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穴位按摩。在干预前、干预7d、干预30d及干预90d测量各组患者ABI与PWV的数值。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在干预前、干预7d、干预30d及干预90d时ABI、PWV在低危、中危、高危组中,处理与时间交互效应比较,均P〉0.05,说明时间和处理无交互作用,即时间因素(1d、7d、30d、90d)不随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而不同;在低危组中,时间主效应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危、高危组中时间主效应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危组、高危组中主效应比较,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肢体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的血运情况,提升ABI、降低PWV。

  • 标签: 冠心病 穴位按摩 肢体功能锻炼 踝臂指数 脉搏波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子宫肌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收治我院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核心,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有明显提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联合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子宫肌瘤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行早期良肢摆放位联合被动运动训练,对患者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采用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筛查下肢功能≤13分,Barthel指数评定自理能力≤40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试验分为二组,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治疗、康复护理由患者自主进行;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良肢摆放位干预+被动运动训练,每日2次、每次40min。采用以上2个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30天、90天进行疗效判定,比较联合康复干预对两组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进程的影响。以GQOLI-74量表评价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14天、30天、90天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Barthel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良肢摆放位 被动运动训练 肢体恢复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采取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0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病人分到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0)和采用呼吸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组(n=30)。对比两组的运动耐力、呼吸困难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评分更为理想、且呼吸困难指数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采取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病人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并使呼吸更加顺畅。

  • 标签: 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 呼吸康复护理干预 运动耐力 呼吸困难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在预防骨伤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方法]骨科术后100例病人使用空气压力循环仪治疗,观察治疗前、中、后病人生命体征.[结果]术后使用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前、中、后病人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使用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安全性.

  • 标签: 骨伤 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安全性能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强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血糖水平和体质指数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和体质指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能力,并有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和体质指数的改善,对于患者的健康保障和病情控制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进行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 肥胖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ICU停留时间和Barthel指数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2.1-2022.12之间收治的200例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ICU停留时间、Barthel指数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I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则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针对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ICU停留时间和Barthel指数情况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ICU停留时间 Barthel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暗示联合音乐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筛选PMS患者70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和观察组(基础护理+心理暗示联合音乐疗法),各35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PSQI评分更低,观察组E2水平更高,LH、FSH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予以PMS患者音乐疗法联合心理暗示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围绝经期综合征 音乐疗法 心理暗示 雌激素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效果。方法: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选取128例,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64例,将集束化护理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比组间发生DVT、下肢肿胀的情况、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DVT、下肢肿胀几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下肢深静脉血栓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