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患者的情况进行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与分享。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婴幼儿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血管瘤,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74 例,对住院患儿的血糖、血压、心电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干预分析,改善患儿病情。 结果:所有患儿在用药治疗后血管瘤状况均有所好转,其颜色变浅、范围缩小。在随访调查中,有 1 例患儿自行停用药物治疗,从而导致疾病复发,并在中断后的 2 个月恢复用药。而 3 例患儿出现了不良反应,在肺功能的检查中结果为轻中度气道高反应,并停止用药。其余患儿在半年后血管瘤基本消失,并停止用药。 结论: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效果良好,但是要加强对患儿用药情况的关注,防止其出现吼喘症状,并对肺功能出现的异常进行关注,有利于提升患儿的治疗成效。

  • 标签: 口服 普萘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生命意义感与经验性回避水平,探讨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经验性回避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对1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问卷调查。结果 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66.53±14.98,生命意义感得分46.74±9.68,经验性回避得分 19.47±8.26;生命意义感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肺大泡患者40例;进行分组,后实施不同护理,观察结果。结果: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更低(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突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护理重点。方法: 对 2021 年收治的 1 例黄斑前膜术后突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护理。结论: 护士对黄斑前膜术后突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尤其是给予专科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和疾病观察,对疾病的恢复,促进病人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突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护理
  • 简介:摘要 总结一例消化道穿孔合并重度贫血和低蛋白患者的护理个案,该例患者急诊入院,合并重度贫血和低蛋白,入院后行保守治疗,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出院。

  • 标签: 消化道穿孔 重度贫血 低蛋白 保守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层流洁净手术室干预的管理措施立项,探析精细化管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应用效果。方法:基于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为期限,基于其中2020年10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进行分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前收录100例手术室器械为干预前,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收录的100例手术室器械为干预后,对比管理质量、管理效率以及手术室清洁质量等内容。结果:干预前手术室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器械管理合格率等数据较之干预后同项数据,数据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及环境质量的相关检测数据与干预后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及环境质量的相关检测数据存在显著的组间数据差异,软件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实施中,精细化护理措施的临床实施能够更好优化手术室状态,严格要求手术室医疗器械的医疗质量,更好的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层流洁净 手术室管理 应用经验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对发生产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内本院收治的不良妊娠结局产妇4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内妊娠结局良好的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产后抑郁发生率,并且观察相关性。结果:在两组不同结局产妇的观察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焦虑、抑郁的几率明显更高,产后抑郁与生活事件、胎儿早产、低体重出生等呈现正相关关系,导致妊娠结局不良从而引发产后抑郁的主要因素则常见为高孕龄、孕期内用药、孕期内感染等,相关因素与产后抑郁心理素质呈现正相关关系,两组之间相关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不良妊娠结局 产后抑郁 正相关因素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健康宣教对初产妇产后是否能够成功实现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市某医院产科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2例初产妇为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临床实施常规护理及宣教,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健康宣教,突出母乳喂养的教育,对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对比其产后焦虑或抑郁情况。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明显干预组产妇产后抑郁程度较轻,且产妇实现科学母乳喂养的比例较高,产妇对母乳哺乳知识掌握较多,且新生儿更加健康,两组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健康宣教,有助于实现科学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增进亲子关系,有助于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值得临床中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健康宣教 母乳喂养 产后护理
  • 简介:摘要:快速康复模式(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学科协作的围手术期管理策略,旨在通过优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本文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例,总结了快速康复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 标签: 快速康复模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护理实践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高危因素及护理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10-2022.10月我院手术治疗的250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感染病原菌特点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护理措施。结果:2504例患者发生75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00%。75例感染患者培养出79株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最为常见,其次为革兰阴性菌、真菌。单因素分析显示,医院感染发生和高龄、合并基础病、手术时间长、无预防使用抗生素、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导致感染的因素繁多,通过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

  • 标签: 手术室 医院感染 病原菌 高危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享1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行微移植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希望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方法:回顾了1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行微移植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重点论述了护理措施与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经4次微移植及相关护理后效果较好,相关症状得到改善,相关指征趋于正常。结论: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行微移植治疗中,相关临床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过敏反应科实习护士过敏性休克急救培训中应用经验学习圈理论的效果。方法: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过敏反应科2018年8月到2020年8月在岗的80例实习护士,随机将80例实习护士分为案例组与学习圈组两组各40例。案例组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培训,学习圈组采取经验学习圈理论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急救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对培训方式的评分。结果:案例组护士的理论成绩以及急救技能成绩均低于学习圈组的护士(P<0.05)。案例组护士的促进理论联系实际评分、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评分、提高急救护理能力评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评分以及总分均低于学习圈组的护士(P<0.05)。结论:通过采取经验学习圈理论对过敏反应科实习护士进行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理论以及急救成绩,经验学习圈理论得到了护士的肯定,该培训方式值得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过敏反应 休克 经验学习圈理论 实习护士 案例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主导的“温柔生产”服务模式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使用助产士主导的“温柔生产”服务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在采用助产士主导的“温柔生产”服务模式后,其产程时间、产程疼痛评分、妊娠不良结局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温柔生产”服务模式可有效缩短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疼痛,降低妊娠不良结局风险。

  • 标签: 助产士 温柔生产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重大公共卫生关注。我院是县级综合性医院,作为县级龙头医院,承担着抗击疫情的工作任务。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第1号公告,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是否能够及时根据传染病预防原则迅速建立应急管控体系,改善安保措施,是有效控制疫情扩散、维护院内安全稳定的关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定点收治 医院的护理运行 管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54例患者,均使用PICC导管,研究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数据。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护理干预 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 影响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实施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围生产期产妇健康教育效果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幸孕圈”,以2015年1-3月收治于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产科病房的277例产妇为对照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围生产期产妇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拟定整改措施;以2015年6-8月收治的283例产妇为观察组,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产妇健康教育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对围生产期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度、纯母乳喂养率、新生儿护理技能均明显提高(P均〈0.01);早吸吮成功率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规范了健康教育内容,改善了健康教育流程与模式,增加了产妇易于掌握的健康教育方式,强化了护士专科护理能力,有效促进了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

  • 标签: 围生产期产妇 健康教育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无痛分娩后产后尿潴留干预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无痛分娩的80例产妇为样本研究对象,将80例产妇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效果、不良情绪评分的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与对比组相比更高,P<0.05;实验组护理后不良情绪改善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无痛分娩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无痛分娩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肝素钠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展开回顾性总结,且将这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进行评估、判断、实施和评价。结果: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和肝素钠用药、实时监测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脑血管痉挛的严重程度,使得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下降,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结论: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肝素钠,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并且能够有效预防脑血管梗死、痉挛。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 肝素钠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