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采用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内接收的64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分别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开腹胆囊切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手术基本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基本情况较对照组来说更优,且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来说更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安全性较高,极大的降低了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并达到了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胆囊结石 开腹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改良面部除皱切口与改良Blair切口在腮腺浅肿瘤切除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到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腮腺外科行腮腺浅肿瘤切除治疗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64例,A组采用改良Blair切口,B组采用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对比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并发症发生概率6.25%,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满意度为96.88%,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相比改良Blair切口,改良面部除皱切口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面部除皱切口 改良Blair切口 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翼胬肉切除后使用角膜绷带镜患者的疼痛、舒适度及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行翼胬肉切除患者102例102眼,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时立即佩戴软性角膜绷带镜,对照组不使用角膜绷带镜,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当天、1d、3d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当天、1d、3d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胬肉切除后使用角膜绷带镜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避免术后患者产生不适症状,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绷带镜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肛瘘切除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治疗肛瘘伴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188例肛瘘伴混合痔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不同式分为研究组94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行单纯肛瘘切除治疗,研究组行肛瘘切除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7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肛瘘切除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治疗肛瘘伴混合痔疗效确切,手术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肛瘘切除术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肌瘤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肌瘤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月经过多缓解、复发及子宫体积缩小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变化情况,记录两组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过多缓解率、复发率及子宫体积缩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E2、LH以及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治疗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同时不会损伤患者的卵巢功能以及生育功能。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 肌瘤切除术 子宫肌瘤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胃底贲门癌患者分别采用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大部切除治疗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8年4月的100例胃底贲门癌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大部切除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5年生存率,分析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大部切除对胃底贲门癌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采用全胃切除治疗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明显的高于采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治疗的患者,并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近端胃大部切除治疗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对胃底贲门癌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明显的远期临床效果,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医生推广采用。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胃底贲门癌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期肺癌患者100例,选择时间2016年5月-2018年6月,分别行不同的手术治疗模式肺叶切除、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对应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相比,并无差异性,P>0.05,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疗效较为确切,可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早期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10日~2017年8月6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45例,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气腹后10min、拔管时以及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无显著差异(P>0.05);气腹后10min、拔管时、术后三个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麻醉中,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能够保持患者SBP、DBP、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瑞芬太尼 丙泊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创外科在临床应用率逐渐提高。由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较高、术后恢复时间较短等特点,广泛受到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期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临床表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本文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术后护理措施,以及出院指导方面入手,并检索相关文献,有助于全面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护理服务质量,优化预后。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阑尾炎疾病患者中选取了5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2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阑尾切除,观察组患者接受了经腹腔镜的阑尾切除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例,发生率是3.70%;对照组6例,发生率是22.22%,两个小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存在比较大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价值比较高,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各项手术指标好,极少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胰腺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心理状况,提升了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针对性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对急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6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3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相较于开腹阑尾切除,其治疗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中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子宫全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开腹全子宫切除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相对比,前者治疗优势明显,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近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7例AEG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胃切除,观察组采用近端胃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手术诊疗指标和康复指标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营养指标水平和QLQ-STO22量表评分都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切除能快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对患者术后营养吸收影响较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近端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 AEG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炎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切除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手术,实验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麻醉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麻醉后的心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让患者在无痛环境下接受手术,而且麻醉起效快,安全卫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腰硬 麻醉 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中护理配合方法及重要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77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妇女,将其中护理配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适和并发症,手术时间(54.8±3.4)min,中出血量平均(60~87±10.4)mL,术后有5例出现皮下气肿,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平均住院天数(5.7±1.1)d。结论由于腹腔镜手术配合与传统手术截然不同,因此,手术室护士应掌握腹腔镜的使用和方法,熟悉手术步骤和程序,并在术前对仪器进行调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手术进程有一定的预见性,在手术过程中准确传递器械,从容、有序的配合处理中突发事件的发生,从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命质量。

  • 标签: 腹腔镜 手术 术中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脾脏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32例实施脾脏切除的脾脏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疗效满意。结论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时采取脾脏切除,可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脾脏切除术 术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腺瘤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及传统甲状腺切除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02~2016.01期间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30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研究组行改良小切口手术,对比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长、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腺瘤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腺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观察患者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术后发病率、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盆腔粘连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上,观察组均少或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在手术后,术后镇痛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发病率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对子宫肌瘤的疗效良好,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发病率小,并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科子宫切除治疗产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95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950例孕产妇中出现产后出血的孕产妇59例,发生率为3.03%,产后出血的孕产妇59例中实施子宫切除的患者3例,发生率为5.08%。3例实施子宫切除的孕产妇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出现,3例孕产妇共孕育5名胎儿,存活4例,存活率为80%;死亡1例,死亡率为20%。阴道分娩分娩产妇与剖宫产孕产妇的子宫切除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产妇与初产妇的子宫切除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胎妊娠孕产妇与单胎妊娠孕产妇的子宫切除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大出血孕产妇在实施各种常规治疗手段仍无法有效止血的情况下,行子宫切除虽然能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但预后大幅度降低了孕产妇的生活质量,应加强围生期的宣教工作,有效减少子宫切除率,

  • 标签: 产科 子宫切除术 产后出血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