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输液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方法,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通过全员参与该项活动,使静脉药物调配过程中的差错率降低到2‰。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对降低差错,确保安全医疗效果显著,同时也增强了药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药师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 标签: PDCA循环法 静脉配液中心 降低 差错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细胞保存(MAP)保存的洗涤红细胞35天内质量是否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方法将2U去白悬浮红细胞40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袋,A组洗涤后加生理盐水保存,B组洗涤后添加MAP保存。比较生理盐水和MAP混悬洗涤红细胞指标差异;将B组储存于4℃冰箱,观察35天内的指标变化。结果MAP和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制备当天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P混悬洗涤红细胞保存35天内检测指标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化,但检测值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结论MAP混悬洗涤红细胞35d内的各项指标均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保存液 生理盐水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其可致使患者出现脑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并以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表现。本病死亡率约为10%,致残率为50%以上,同时具有较高复发率,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 标签: 脑梗死 脑缺血 丁苯酞注射液
  • 简介:(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安徽铜陵244000)摘要机体直接接触高温物体或受到强的热辐射所发生的变化。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称之为烧伤。烧伤是由高温、化学物质或电引起的组织损伤。烧伤的程度由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局部的变化可分为四度。烧伤时可见血液中的乳酸量增加,动静脉血的pH值降低,随着组织毛细血管功能障碍的加重缺氧血症(anoxemia)也增重。临床经验证明,烧伤达全身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时则可有生命危险。本文通过对重度烧伤后创伤面的深度评估患者在休克期时的补量,分析不同的皮肤烧伤面积及烧伤程度其补量的影响。

  • 标签: 皮肤烧伤面,烧伤深度,休克期补液。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26-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特布他林雾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静脉输注加序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混悬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的变化情况及总体有效率进行判断。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但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疗效来看,观察组的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特布他林雾化联合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大规模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布地奈德混悬液 特布他林雾化液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生脉注射联合硝酸甘油注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整理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3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治疗方法分组西医组患者69例接受常规西医对症治疗,中西医组69例在西医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静滴,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结果经过10天的治疗,中西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的咳嗽、气喘、咳痰、胸闷消退时间均短于西医组,且治疗10天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距离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联合硝酸甘油注射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和心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且用药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硝酸甘油注射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锉与大锥度钛锉预备封药法对于急性根尖周炎缓解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间的37例单根管急性根尖周炎患者,患牙为37颗,治疗方法为“H”锉预备后封樟脑酚,纳入A组;另选取同时期相同类型病例37例,患牙为37颗,治疗方法为大锥度旋转钛锉预备加超声荡洗,封入氢氧化钙甘油糊剂,纳入B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VAS评分、疼痛缓解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均降低,且B组VAS评分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疼痛不缓解人数明显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锥度钛锉预备封药法对于急性根尖周炎缓解疼痛效果明显,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ldquo H&rdquo 大锥度镍钛锉 预备封药 急性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舒血宁注射与疏血通注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舒血宁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两周后,患者NIH-NINDS评分中的空腹血糖、椎基底动脉梗死评分,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高同型半胱氨酸的评分上,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舒血宁与疏血通的治疗效果各有各的优势,具体选择何种药物,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 标签: 舒血宁 疏血通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布地奈德混悬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雾化吸入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7年6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60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与吸入治疗组(30例)。其中我院医师对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传统静脉滴注激素等方法进行治疗,而医师对吸入治疗组患者采取布地奈德混悬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吸入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各种症状、体征消失天数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雾化吸入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 雾化吸入 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使用丹参注射后凝血系统功能的改变,推断LC术后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制酸、支持等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从术后6h加用丹参注射。观察两组术前以及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的变化。结果两组PT、Fg术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干预组DD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有影响LC术后患者凝血系统的作用,从而可进一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凝血功能 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疗效。方法对慢性肺心病惠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内科抗感染、强心、利尿、吸痰、卧床休息等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5%GS250m1加川芎嗪注射静滴,1日1次、疗程14天。治疗后测心肺功能。结果治疗组15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有数达90%;对照14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有数率达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成本低的优点、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川芎嗪注射液 慢性肺心病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托拉塞米注射对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两组慢性心衰患者在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外,治疗组使用托拉塞米注射,对照组使用呋塞米注射,两组观察疗程均为一周,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钾、血钠、血肌酐(Scr)水平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尿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24h尿量的变化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拉塞米注射在治疗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托拉塞米 慢性心衰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治疗14d,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3.2%,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更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脑梗死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塞通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用于剖宫产术后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5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两组产妇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增加益母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4h出血情况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转归情况观察组患者均未实施损伤性手术干预治疗和输血治疗;对照组患者中2例患者需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且接受输血治疗。结论剖宫产术后给予产妇益母草注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出血量,有助于改善产妇预后。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缩宫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醒脑静注射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脑梗塞患者共计84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以复方丹参注射治疗,观察组以醒脑静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前的神经功能缺损及Barthel指数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醒脑静注射治疗脑梗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该药物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 标签: 醒脑静 脑梗塞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腹膜感染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70例腹膜感染的患者腹腔引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参考。结果细菌阳性率为72.4%,51株微生物包括12种细菌和1种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占13.5%,革兰氏阴性菌占84.6%,白色链珠菌占1.9%。革兰氏阴性菌主要菌群为大肠埃希菌占30.7%,肺炎克雷伯菌占25.2%,铜绿假单胞菌占11.5%,阴沟肠杆菌占5.7%;革兰氏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占9.7%,肠球菌占3.8%。革兰氏阴性菌对二、三代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对青霉素类赖耐药率较低;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最低,耐药性最高的是喹诺酮类药物。结论肝胆外科腹腔感染中革兰氏阴性菌占主要地位,并对常用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合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腹腔感染 引流液 细菌培养 药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胺碘酮注射对组织和血管的影响,运用现代专业程序输液,更好的保护患者血管。方法针对CCU病房40例患者给予程序化的血管管理和处理。结果40例患者中,3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和静脉炎,19例应用硫酸镁或土豆片局部治疗缓解,11例痊愈,10例未发现血管变化。结论组织损伤和静脉炎是胺碘酮注射的常见并发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正确评估穿刺血管,掌握该药的特点,将有效减少患者组织损伤和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局部组织损伤 静脉炎 胺碘酮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5年7月-2016年4月选择我院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治疗的患者1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前列地尔注射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与统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原患疾病、不良反应表现、处理和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在180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150例,发生率为8.3%;其中皮肤反应37例,循环系统反应77例,神经系统反应18例,其他反应18例;有56例在使用后第1d发生,84例在使用后第2d发生;119例未加处理患者仍可耐受。结论前列地尔注射的不良反应比较常见,多造成循环系统反应、皮肤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需要临床上合理使用。

  • 标签: 前列地尔注射液 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