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介入治疗婴幼儿血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科以介入治疗(手术方法是经皮穿刺介入治疗)方法治疗的各种类型血管50例的婴幼儿患者,对其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婴幼儿顺利完成治疗过程,且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安全进行婴幼儿介入治疗血管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好术前宣教与使用物品的准备、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并加强术后护理。

  • 标签: 婴幼儿 血管瘤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采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5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40例乳腺纤维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切除手术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切口恢复优良率达到了95.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结论对于乳腺纤维在治疗过程中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乳晕切口 乳腺纤维瘤 切除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采用磁共振常规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颅内动脉患者后经手术证实40例,采用MRI、MRA检查诊断,对MRI、MRA的影像表现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进行比较。结果对MRI和MRA检查对小于5mm的小动脉的检出率情况为,经手术或DSA确诊的小动脉23个,MRI检查检出小动脉13个,检出率为56.52%;MRA检查检出小动脉17个,检出率为73.91%;MRI加MRA检查检查检出小动脉22个,未检出的小动脉1个,检出率为95.65%。结论颅内动脉MRI显示动脉与其血流、血栓、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动脉在MRA上显示为与载动脉相连的囊状物,其大小约与动脉造影所显示相仿。两者结合诊断,检出率较高。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成像 MRI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术(TAE)治疗肝血管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介入治疗中心15例患者接受TAE治疗肝血管,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肿瘤缩小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5例肝血管患者肝内血管均明显缩小,WHO实体疗效可达有效(CR+PR)。结论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术(TAE)治疗肝血管效果明显,安全有效,中远期效果显著。

  • 标签: 肝血管瘤 介入治疗 平阳霉素 碘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化性肺泡细胞(PSP)的CT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7年2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PSH临床资料和CT表现。其中女20例,男1例,年龄12~60岁,平均年龄44.9±11岁,均行胸部CT平扫及其中1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19例表现为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其中17例为孤立灶,2例合并肺癌;另外2例,一例表现为不规则形软组织块影、另一例为片状实变影。PSP影像多以孤立病灶表现为主,边缘光滑整齐。病变直径8~56mm,平扫CT值(17Hu~49Hu,平均CT值约34Hu),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净值(40~56Hu),个别早期轻度强化者,延迟期呈持续上升强化。结果中年女性,孤立的边缘光滑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或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延迟持续上升强化、强化时间长为PSP强化特征。结论硬化性肺泡细胞的CT表现有一定性别、年龄分布特点,CT扫描形态及增强检查能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影像诊断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管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共26例通过手术病理证实淋巴管患者。采用16排CT检查,先进行平扫在进行增强扫描,结果6例淋巴管发生病变位置左颈3例,颈部外侧区10例,右颈4例,颌下区3例,胸壁2例,腹膜后2例,盆腔2例,平均病灶大小为(9.26±0.11)cm。8例肿瘤为分叶状,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出现不同程度包绕或者压迫周边肌以及血管包绕的情况。8例为多囊性,形状不给做,长管状,类圆形,内部可观察到纤维分隔,边界清晰,囊腔大小不一。5例为单囊,形状为新月形、类圆形以及梭形的薄壁囊性病灶。囊内密度均匀2例,CT值在5~14Hu,2例囊内密度不均匀,1例为液-液平面,手术证实为实囊内有出血。结论对病灶的发生部位、多囊性、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等特点和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可有效对淋巴管进行诊断和鉴别。

  • 标签: CT诊断 淋巴管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海绵状血管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胆囊海绵状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以复习讨论。结果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海绵状血管。结论胆囊海绵状血管易与胆囊肿瘤相混淆,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常见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胆囊 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脂型中耳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21例胆脂型中耳炎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对病变范围及听骨损坏程度进行分级。结果病变范围分级S1级2例(9.5%),S2级5例(23.8%),S3级6例(28.6%),S4级6例(28.6%),S5级2例(9.5%);听骨链状况分级O0级1例(4.8%),O1级7例(33.3%),O2级9例(42.9%),O3级4例(19.0%)。结论胆脂型中耳炎病变范围广,听骨及骨质破坏程度严重,具有较强的侵袭性,病变范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患者听力的存留,根治性手术治疗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胆脂瘤型 中耳炎 病变范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DSA在诊断脑动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旋转DSA对80例颅内动脉的患者进行全脑的血管造影。结果80例的脑动脉患者中常规DSA检查发现了50例,其中有26例显示动脉所供血的动脉和周围血管关系不清楚,24例动脉患者的颈显示不清,而经过旋转DSA检查后,动脉颈、体、供血血管和周围的血管关系均清晰显示。结论旋转DSA在脑动脉的检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旋转DSA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多发性骨髓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早年由于诊断技术的落后及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导致该病的误诊率及漏诊率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各种新的诊疗技术的开展,多发性骨髓的检出率较前有明显提高,误诊率及漏诊率减少。本文旨在对多发性骨髓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的变迁以及多种综合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造血干细胞 移植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
  • 简介:摘要本文对1例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胸部CT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肺淋巴瘤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卵巢成熟性畸形胎经开腹畸胎剥出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取我院接收的卵巢成熟性畸胎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置参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8例。行开腹畸胎剥出术治疗参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比较观察不同手术方法的应用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情况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卵巢成熟性畸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其手术疗效显著优于开腹畸胎剥出术,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加快患者病情恢复。

  • 标签: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 开腹畸胎瘤剥出术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论儿童髓母细胞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5年间儿童髓母细胞手术患儿,术前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论加强术前护理,为手术充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进行护理,是手术能否成功重要的保障,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髓母细胞瘤 颅内高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资料分析胰岛素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个人进修期间收治的4例胰岛素病人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胰岛素的临床特点、疾病诊断与系统治疗。结果提示胰岛素发病率低,误诊率高,术前能明确诊断的很少,该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低血糖和右上腹包块,如何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注意病史仔细采集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很重要,必要的超声等仪器检查可协助术前诊断。结论通过罕见病例的收集报到,提高医务同仁对胰岛素的认识,治疗上注意手术方式的选择,提高外科手术的有效性。

  • 标签: 胰岛素瘤 低血糖 根治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内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颅内动脉栓塞术的患者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及详细周密的术前准备有利于患者配合手术,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早日康复。结论做好动脉栓塞术病人术后护理是促进病人尽早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动脉瘤 栓塞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