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用美托洛尔治疗高危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高危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4w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0%,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用稳心颗粒治疗高危室性早搏疗效显著,提高了抗心律失常的功效,安全性好。

  • 标签: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高危室性早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阅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案资料,分析自杀原因,有针对性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自杀病人的病案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自杀的原因。结果25例自杀患者中男14例,死亡4例,女11例,死亡2例。自杀原因以精神症状、心境障碍、伴发躯体疾病、自杀前不良生活事件为主。常见的自杀方式为自缢、吞食异物、割腕。结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提高护理防范意识,有针对性的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减少精神病患者的自杀的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疾病 自杀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7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胸片资料,并定期X线胸片复查以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观察其HARRT及抗结核治疗后肺部病灶的动态变化。结果AIDS合并肺结核73例,影像学表现斑片和(或)大片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影、纵隔(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影等。病灶恶化进展39例,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或衰竭;病灶吸收或缩小29例,3个月后CD4均不程度升高。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形态多样,缺乏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的量值和适时的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肺结核病变的动态变化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肺结核 艾滋病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肺结核患者血清β-CAR、IL-17及CD4^+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住院收治的68例初治PTB,并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标准2S(E)HRZ/4HR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接受24周治疗。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反应因子以及免疫功能,评价中医症候评分,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丙二醛(MDA)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β-胡萝卜素(β-CAR)降低(P〈0.05),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降低(P〈0.05),干扰素γ(IFN-γ)升高(P〈0.05),CD3^+、CD4^+、CD4^+/CD8^+升高(P〈0.01),CD8^+降低(P〈0.01),咳嗽、潮热、盗汗、消瘦症候评分降低(P〈0.01);与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DA较高(P〈0.05),SOD、β-CAR较低(P〈0.05),IL-10、IL-17较低(P〈0.05),IFN-γ较高(P〈0.05),CD3^+、CD4^+、CD4^+/CD8^+较高(P〈0.01),CD8^+较低(P〈0.01),咳嗽、潮热、盗汗、消瘦症候评分较低(P〈0.01),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PTB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参麦注射液 β-CAR IL-17 CD4^+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防治老年跌倒骨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航空总医院腰椎住院患者263例,患者年龄60~94岁。患者入院后检测血清25-OH-VD水平、BMD等生化指标。其中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VCF)住院患者159例为观察组,腰椎病患者104为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骨折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风险评分为7.36±0.75,显著高于对照组5.28±0.12(t=9.341;P<0.05)。两组患者血清25-OH-VD 、BMD T值均低于正常值,观察组为11.84±8.28µg/L和-3.72±1.36;对照组为16.45±11.77µg/L和 -2.51±1.64;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09,P=0.048;t=0.681,P=0.037)。且25-OH-VD 、BMD T值和VCF患者骨折相关性显著(r=0.461,P<0.001;r=0.659,P<0.001)。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25-OH-VD水平、BMD是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P=0.043;P<0.001)。结论: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BMD和25-OH-VD显著降低;BMD和低25-OH-VD 是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跌倒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 25羟维生素D 骨密度 
  • 简介:目的观察一半汤对IgA肾病(IgAN)大鼠蛋白尿及Nephrin、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空白组,其余46只造模。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四氯化碳(CCl4)+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IgAN大鼠模型,持续12周,将造模完成后所剩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肾炎康复片组、二半汤组、一半汤组,每组各10只。肾炎康复片组、二半汤组、一半汤组分别给予肾炎康复片、二半汤、一半汤灌胃,持续8周。分别于造模第12周,治疗第4,6,8周末测24h尿蛋白定量(24h-UPr),尿常规。治疗第8周末处死大鼠心脏取血,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取大鼠肾皮质检测Nephrin、CD2APmRNA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完成后,模型组24h-UPr和尿红细胞计数较空白组显著增多(P〈0.05);治疗完成后,肾炎康复片组、二半汤组、一半汤组24h-Upr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一半汤组较肾炎康复片组显著降低(P〈0.05);肾炎康复片组、二半汤组、一半汤组之间红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炎康复片组、二半汤组、一半汤组SCr,BUN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一半汤组较肾炎康复片组显著降低(P〈0.05)。肾炎康复片组、二半汤组、一半汤组Nephrin、CD2APmRNA及相关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一半汤组较肾炎康复片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一半汤能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其作用可能与调节Nephrin、CD2AP的表达有关,且疗效较二半汤进一步提高。

  • 标签: IGA肾病 一半汤 蛋白尿 疾病归经 NEPHRIN CD2AP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消瘾饮I号方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traleantigen125,cAl25)、孕酮(progesterone,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β-HCG)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就诊于望京医院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消癔饮I号方内服,连续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记录治疗后月经复潮时间及盆腔包块消失时间,检测盆腔积液深度变化及盆腔包块大小变化,监测血清cAl25、P、β-HCG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0.6%,与对照组68.8%相比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月经复潮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盆腔积液深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变少.盆腔包块大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小,血清CA125、P、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自拟消瘾饮I号方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加快月经复潮,利于缩小盆腔包块,促进盆腔包块的消失,而cAl25、P、β-HCG三者水平变化是其病情转归的重要反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异位妊娠 自拟消瘾饮I号方 血清糖类抗原125 孕酮 β-人绒毛膜促性 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147、MUC5ac在周围型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搜集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行CT检查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对肺癌标本用免疫组化PV法进行染色检测CD147、MUC5ac的阳性表达,并分析其与CT征象的关系。结果CD147、MUC5ac与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某些CT征象与之有密切相关性。结论CD147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深分叶征、棘突征、淋巴结肿大密切相关(P<0.05),MUC5ac与肿瘤大小、深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外脂肪线消失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密切相关(P<0.05)。说明CD147、MUC5ac分别在周围型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肺肿瘤 X线 计算机体层摄影 CD147 MUC5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