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镜头回放】年级组开展教研活动,教师J执教大班手工活动《美丽拉花》,她示范讲解后幼儿开始操作了,下面是幼儿在操作时教师J进行巡回指导一个环节。

  • 标签: 手工 教研活动 教师 操作 幼儿
  • 简介:幼儿园艺术教育不仅是教会幼儿画画、唱歌和跳舞,还让幼儿有机会接触人类迄今为止大多数伟大文明成果,因为人们逐步认识到艺术不仅有利于幼儿个性发展及创造能力培养,还有助于他们认识能力发展,通过这些伟大成果感知、对话、理解和欣赏,会有利于提高幼儿全面文化素质。因此,艺术教育活动在幼儿园重要位置是无可置疑,它是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艺术手段使幼儿在愉悦气氛中学会感受美、表现美,并逐步建立和遵守美的规则,发展美感,开启心智,培养创造意识教育活动。

  • 标签: 幼儿园 音乐教育 艺术教育 教育活动 创造能力 认识能力
  • 简介:信息技术发展使人们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时空界限,为人类潜能发挥带来了新可能性。在这种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成为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新视点。今天,不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是众多一线教师实践目标,各个地区幼教管理机构、幼儿园也都在积极尝试着整合理论实践探索。

  • 标签: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幼儿园 教育教学改革 管理机构 中小学
  • 简介:幼儿艺术创造能力是在游戏化表现中发展起来。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欣赏、感受、表现、创造,慢慢走向艺术化。美术区是集欣赏、玩色、构图、制作为一体,通过幼儿美术材料交互作用,采用撕、贴、剪、画、做等操作方式,以游戏手段满足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发展需求。那么,在创设大班美术区时,怎样为幼儿创设多元化环境,投放多样化材料和内容?

  • 标签: 幼儿 术区 创造能力 交互作用 艺术化 游戏
  • 简介:STOX1是新近发现一个子痫前期(PE)雌系印迹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0q22,参与调节绒毛外滋养细胞多倍体化过程。其功能缺失所致细胞滋养细胞间质侵入过浅和受限,在胎盘形成和PE发病中具有重大作用。

  • 标签: 子痫前期 STOX1 印迹基因 基因多态性
  • 简介:喘息(wheezing)是儿童时期最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之一。近年儿童喘息性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引起婴幼儿喘息原因主要与呼吸道感染及婴幼儿特异性体质有关,而喘息哮喘发作在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等方面具有一定相关性。虽然目前尚无确切方法筛选可能发展为哮喘喘息婴幼儿,但是已有参考指标可对喘息婴幼儿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笔者拟就婴幼儿喘息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相关影响因素、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降低婴幼儿喘息发作,进而降低哮喘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呼吸音 变应原 喘息 发病机制 防御机制 药物疗法
  • 简介:早期阅读被称为“终身学习基础,基础教育灵魂。”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3~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如果能养成”爱阅读、会阅读、能阅读”良好习惯,形成自主阅读能力,将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国家教育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

  • 标签: 幼儿园 阅读 教育活动 早期 终身学习 国家教育部
  • 简介:托幼园所家庭之间沟通是一种文化,需要有诗意,更需要用心经营。我中心承担着全市0~3岁婴幼儿早期科学教养重任。走进中心,你会感触到这样的人文环境:亲子共享、舒适休闲。在宝宝营养馆内辟出一角成为“亲子咖啡屋”更是独具匠心。在愉快时光里,家长、教师之间情感已调和溶解成两个字:朋友。咖啡时光亲子文化也就浑然一体了。

  • 标签: 亲子 文化 咖啡 托幼园所 人文环境 婴幼儿
  • 简介:设计意图:初春,雨过天晴,幼儿园操场上到处弥漫着泥土香味,眼前到处是一片又一片嫩嫩春绿。忽然,传来了《水仙花圆舞曲》那优美动人旋律,我静下心来仔细聆听到B段时,一瞬间,我似乎听到了小草以超强生命力破土而出声音;紧接着春笋也发出“噼噼啪啪”拔节声……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音乐,它以节奏和旋律进行音乐组合;这就是艺术,它取源于生活进行美的创造而形成时间艺术形式,这就是人们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

  • 标签: 艺术活动 艺术形式 幼儿园 水仙花 音乐 生活
  • 简介:设计思想在一次健康活动之后,孩子们引发了关于疾病从哪里来的话题,我们一起讨论:如何预防疾病,生病了该怎么办?孩子们知道了细菌和青霉素不同作用,于是便生成了这节活动。通过启发式提问,孩子们梳理了以往经验,加以大胆想象,以拟人化手法来帮助幼儿塑造形象,从而培养幼儿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

  • 标签: 青霉素 细菌 预防疾病 健康活动 设计思想 孩子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确诊为细菌性肺炎患儿89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本院自行设计《儿童细菌性肺炎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药敏试验采用双纸片扩散法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试验。分别对2009和2010年本院细菌性肺炎细菌菌株构成比及细菌株耐药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本组肺炎细菌产ESBLs菌检出情况(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892例受试者中共计135例患儿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15.13%,共检出病原菌10种、155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为64.52%(100/155),革兰阳性(G+)为35.48%(55/155)。检出细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总菌株22.58%,17.42%,14.84%,13.00%和10.97%。2009和2010年细菌菌株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均超过80.0%,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率均超过77.0%。2010年检出细菌株耐药率高于2009年,2009和2010年细菌株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G-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40株,检出率为32.79%。结论细菌性肺炎普遍耐药,而且产ESBLs菌也有一定程度流行。

  • 标签: 细菌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肠套叠患儿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76例14岁以下肠套叠患儿临床病历资料。将其按照患儿年龄分别纳入0-2岁组(n=58)和≥2岁组(n=18)。肠套叠患儿均通过腹部超声检查、空气灌肠或剖腹探查术确诊。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格及辅助检查结果、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复发情况及病理性起始点有无等(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发病至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超声检查阳性率、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手术治疗率、肠坏死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岁组患儿临床表现有典型肠套叠症状者(同时具有阵发性腹痛、呕吐和果酱样大便)占62.1%(36/58),≥2岁组则为5.6%(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岁组患儿合并呕吐、血便发生率分别为75.9%(44/58)和0(0/58),≥2岁组则分别为22.2%(4/18)和5.6%(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仅一例6岁患儿证实为回肠幼年性息肉导致继发性肠套叠(存在PLP)。结论本组临床病历资料显示,虽然多数急性原发性肠套叠患儿发病年龄〈2岁,但≥2岁患儿仍然存在该病可能,而且≥2岁患儿肠套叠多数仍为原发性肠套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症状典型者罕见,空气灌肠复位对其仍安全有效。

  • 标签: 肠套叠 灌肠 空气灌肠复位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西安市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或治疗3421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集孕产妇年龄、民族,以及本次妊娠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分娩方式、就诊季节、手术级别、是否由其他科室转入产科病房、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妊娠结局等临床资料。2组孕产妇住院时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3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1)本研究3421例孕产妇住院时间为(6.4±3.0)d,生育年龄为(29.5±3.9)岁,高龄(≥35岁)产妇占11.0%(375/3421)。(2)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35岁≥35岁),以及本次妊娠住院次数(1次≥2次),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全自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分娩方式(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剖宫产术分娩)及手术级别(治疗性操作或未进行手术,一、二、三级手术),是否由其他科室转入产科病房,是否有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妊娠结局为不良良好孕产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2.24,F=15.46、268.81、259.68,t=-7.58、-13.57、-13.82;P〈0.05)。(3)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次妊娠医疗费用支付费方式为全自费(β=0.08,95%CI:0.01~0.16,P=0.035)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β=0.32,95%CI:0.06~0.59,P=0.018),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β=0.29,95%CI:0.04~0.54,P=0.026),手术级别为治疗性操作或未进行手术(β=0.95,95%CI:0.71~1.19,P〈0.001)�

  • 标签: 住院时间 回归分析 因素分析 统计学 费用 医疗
  • 简介: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卫生发展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围生期保健、产科质量等多方面水平高低一项重要指标。围生医学质量优劣,关系到两代人健康。开展围生期保健工作,使孕产妇得到系统化管理,对胎儿生长发育高危孕妇进行有效监护,可防止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研究并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规律,

  • 标签: 孕产妇死亡率 围生期保健 病因 分娩期并发症 产科质量 医学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TD)发病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TD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12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以抽动为主诉就诊并确诊为TD患儿纳入研究组(n=122)。对照组(n=106)为同期在本院就诊,排除TD病史儿童(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儿童年龄及男、女儿童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自行设计《儿童抽动障碍Logistic相关因素分析量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TD危险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对照研究发现,15项单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管教严厉、儿童发脾气/性格敏感、饮食偏嗜、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家族抽动症病史等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母亲年龄、胎龄、围生期窒息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管教严厉、儿童易发脾气/性格敏感、饮食偏嗜、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及ADHD、家族抽动症病史为TD发病关系密切危险因素(P〈0.05)。未发现TD同生产方式、出生体重、母亲年龄、胎龄、围生期窒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防治TD应注意优化家庭养育环境、平衡日常饮食、调试儿童性格、调节儿童免疫功能以增强抵抗力等。

  • 标签: 抽动障碍 相关因素 LOGISTIC分析 儿童
  • 简介:幼儿园区域活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特别是大班幼儿在面临幼儿园阶段"最高级"和小学阶段"入门级"这一特殊学习时期,更需要我们在活动区创设上多下功夫,其中特别是具有"以动促智·智玩结合"益智区创设,更需要我们幼儿园一线教师认真进行探索实践。一、大班益智区创设活动现状存在问题我们利用谈话、问卷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调查,

  • 标签: 指南 问卷调查 活动区 推理判断 合作意识 探索兴趣
  • 简介:目前,幼儿园都是将音乐和美术作为两门单独课程在开展,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一节音乐课唱唱跳跳过后,兴奋有余而形象感染不足;而一节美术课,画画染染过后,总让人感觉活泼气氛欠佳。

  • 标签: 音乐课 幼儿园 美术
  • 简介: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住院、转归及随访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2月1日,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治疗129例ELBWI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其临床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并对其孕母一般临床资料、新生儿期常见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转归及出院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学比较出生胎龄〈28周出生胎龄为≥28~32周存活出院ELBWI呼吸治疗情况。结果(1)本组129例ELBWI孕母中,前3位妊娠期并发症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9.0%,89/129),胎膜早破(37.2%,48/129)及妊娠期糖尿病(16.3%,21/129)。(2)本组129例ELBWI中,新生儿期前5位常见临床症状依次为呼吸困难(96.7%,126/129),黄疸(85.3%,110/129),反应差(77.5%,100/129),腹胀(75.2%,97/129),以及全身青紫(52.7%,68/129)。(3)本组129例ELBWI中,前6位新生儿期并发症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85.3%,110/129),早产儿贫血(82.9%,107/129),院内感染(81.4%,105/129),呼吸窘迫综合征(RDS)(64.3%,83/129),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50.4%,65/129),以及喂养不耐受(50.4%,65/129)。(4)存活出院ELBWI中,出生胎龄〈28周ELBWI呼吸机辅助通气使用率及使用时间、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使用率,均较出生胎龄为≥28~32周ELBWI显著增高或延长,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3,Z=-4.963,χ~2=11.309;P〈0.001),但CPAP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50,P=0.121)。(5)本组129例ELBWI中,98例治愈出院,1例因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转至外院接受激光治疗,30例治疗无效死亡或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对99例存活出院ELBWI进行随访结果显示,11例失访,失访率为11.1%(11/99),88例完成随访;53.5%(53/99)听性脑干反应测听未通过,42.4%(42/99)合并ROP。完成随访88例ELBWI中,运动�

  • 标签: 住院 结局 回顾性研究 婴儿 超低出生体重
  • 简介:目的探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cleftlipandpalate,NSCL/P)发病主要危险因素;筛选可能存在保护因素,为临床预防该病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n=76)来源于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菏泽市立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口腔科进行唇腭裂矫正手术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对照组(n=76)来源于同一医疗机构门诊或病房,符合配对条件非唇腭裂儿童。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患儿父母进行42项可能导致发生唇腭裂因素问卷调查,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首先对病例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筛选变量结合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医学专业知识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及可能存在保护因素。结果病例组对照组作对照分析,进入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变量包括:母亲孕期感染史(P=0.010)、家族唇腭裂遗传史(P=0.009)、母亲孕期饮食是否规律(P=0.007)、胎次(P=0.004)、母亲孕期异常情绪史(P=0.000)、父亲学历(P=0.000)。结论母亲孕期情绪异常、胎次增加、母亲孕期饮食不规律、家族唇腭裂遗传病史、母亲孕期感染史,是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促进因素;父亲学历是保护因素。

  • 标签: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高危因素 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