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钢板+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并发症的形成及预防。方法随访2004年5月~2009年11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植治疗II~IV型跟骨折76例共85足。根据Sanders分型,II型43足,III型28足,IV型14足。术中侧位X线透视。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48足,良24足,可10足,差3足.发生并发症10足,占15.2%.结论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手术入路,规范操作、引流、植、适时功能锻炼是减少跟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植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外科肱骨近端的锁定板的植治疗过程中需要从完善骨折患者的钢板固定过程控制开始,采用合理的综合性肱骨近端的锁定控制治疗,完善患者的植的综合治疗效果。细致的观察临床上的相关的治疗过程,完善患者机体相关的关节功能的愈合情况,分析患者的自身恢复感受,记录护理治疗数据,制定合理的综合性对比组的统计分析,完成整体肱骨近端锁定板的植治疗效果控制。采用患者肩关节近端锁定板的治疗过程分析,完成患者临床上肱骨的近端锁定板植的治疗比较,制定合理的综合性肱骨外科治疗方案,提高优质的有效化会诊分析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综合性恢复过程控制,完成综合性的诊断治疗过程效果。

  • 标签: 肱骨 近端 锁定板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三维外固定架在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调查择期为2019.10-2020.10,共计筛选外科患者90位,对其应用三维外固定架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做出对比。结果 患者应用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且应用后的VAS评分低于应用前,ADL评分高于应用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外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三维外固定架,具备操作便利、并发症少、恢复快等诸多优势,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三维骨外固定架 骨外科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方案。方法选取于在我院就诊的跟骨折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锁定内固定治疗。结果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情况对比,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Maaryland评价对比,实验组实验组总优良率为97.02%,对照组总优良率为80.00%,P<0.05。结论采用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卧床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使得患者能够早日愈合,此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切开复位跟板治疗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本院接诊的30例跟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1例为对照组采取经皮闭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另19例为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跟板治疗。结果对比治疗优良率,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比骨折愈合时间、Bolher角、Gissane角方面则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跟板治疗跟骨折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跟骨板 跟骨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脂质体包裹胞嘧啶(CytosineC)鸟嘌呤(GuanineG)含量低离启动子位置较近的99Tcm–HYNIC(联肼尼克酰胺)–survivinASODN(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行荷人肝癌SMMC-7721裸鼠体内分布研究,探讨此反义药物制备过程及动物体内的分布,筛选出最佳反义制剂碱基序列,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以survivin为靶序列制备G、C含量均为10%的20个碱基单链ASODN和SODN,偶联HYNIC,99Tcm标记后经CellufineGH-25纯化后脂质体包裹。对荷瘤裸鼠行生物学分布,ASODN和SODN两组计量资料比较均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此反义药物经优化筛选序列,HYNIC耦联,99Tcm标记-脂质体包裹-cellufineGH-25纯化后稳定性较好,在血清中培育前后标记率无明显变化,放化纯均可高达95%。在4h时荷瘤鼠内肝、肾%ID/g值分布相对较低分别为肝内ASODN,2.470.02;SODN,2.050.04;肾内ASODN,1.500.06;SODN,1.960.03;T/NT值ASODN较高为4.730.02;SODN为1.480.0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2p<0.05)。结论反义序列的选择是反义药物制备的关键,该研究使用全长基因寻靶技术并使G、C含量少、离启动子位置近的碱基序列制备出的反义药物具有肿瘤聚集率高,副作用少的优点,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提高诊断与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 标签: 锝标记 反义药物 制备 动物实验
  • 简介:甲状腺癌(TC)只占所有恶性肿瘤总数的1%,却占了内分泌恶性肿瘤的90%和所有内分泌肿瘤死因的60%。TC多起病隐匿,常以无痛性甲状腺结节为早期临床表现,而在以甲状腺结节为症状的患者中有5%~10%被诊断为TC。根据TC的组织学特点,TC可分为乳头状癌(PTC)、滤泡状癌(FTC)、髓样癌(MTC)和未分化癌(ATC)。其中PTC是最常见的一种TC类型,约占85%,其次是FTC,最少见的是MTC和ATC。调查显示我国TC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1],故此研究TC的发病机制及早期对甲状腺结节作出正确的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肿瘤标记物 滤泡状癌 内分泌肿瘤 乳头状癌 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EA、CA125和NSE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52例肺癌、39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胸水中CEA、CA125和NSE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胸水中CEA为60.6±23.5ng/mL,CA125为243.4±120.5U/mL,NSE为33.4±24.5ng/mL,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的胸水中的水平(P<0.01)。胸水中三项标志物对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7.2%、70.7%、55.2%,胸水中三项联检对肺癌的敏感性达87.1%。结论联合检测CEA、CA125和NSE三项标志物可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良、恶性胸水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肺癌
  • 简介:摘要对弥漫性大B淋巴瘤的治疗传统上受到临床参数的指导。虽然国际预后指数(IPI)代表了最大程度上公认的预后模型,但是具有相同IPI亚组的结果仍然有着显著的差异,反映了这种恶性肿瘤的异质性。DLBCL分子层面的分类可能会导致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行为及结果的特殊疾病本质的分类。一旦经验定有效,新一代的预后模型将成为日常医学实践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现有的临床预测模型提供有效的辅助信息。

  • 标签: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因子
  • 简介:目的:用金标免疫斑点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宫颈粘液中抗精子抗体的比较。方法:199例男性不育患者的血清,139例女性不孕患者的宫颈粘液用2种不同检测方法后结果比较。结论:金标免疫斑点试验特异,敏感、简便、快速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金标免疫斑点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精子抗体AsAb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手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都很高,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据统计,我国每年肝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血清甲胎蛋白(AF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原发性肝癌血清标记物,美中不足的是血清甲胎蛋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肝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研究有很大的进展,现就一些具体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CA199、CA242、CEA三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胰腺癌患者50例病情回顾性分析,收集住院期间CA199、CA242、CEA水平,并选取同期住院胰腺良性病变5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间肿瘤标记物差异。同时,分别比较单独诊断、两种指标联合以及三种指标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结果胰腺癌组患者CA199、CA242、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项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单独诊断,而三种指标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结论CA199、CA242、CEA均是诊断胰腺癌的有效肿瘤标记物,但单独运用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不高,而不同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时将大大提高诊断价值。

  • 标签: 胰腺癌 肿瘤标记物 CA199 CA242 CEA
  • 简介:人体的骨骼主要是承担人的体重和保证人的运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结构,因此必须要足够的坚强。本身是由很多很密的网状组织构成的,包含蛋白质,矿物质(钙)等,如果某些原因导致含有的矿物质逐渐减少到一定程度,这时骨头就会变得很软弱,就没有足够力量去承担身体活动产生的力量,骨头也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折断。这就是

  • 标签: 误区 缺钙 骨质疏松症 预防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胫骨高位截(HighTibialOsteotomyHTO)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主要针对的还是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旨在通过截纠正下肢力学轴线,将胫骨近端的内翻纠正为轻度外翻,减轻膝关节内侧间室承受的压力,缓解患者症状,避免已有损伤的软骨遭受进一步破坏,推迟或避免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近年来,该技术不断完善,扩大了截适应证,如膝关节内翻畸形伴发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内侧半月板缺失、剥脱性软骨炎,以及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和后外侧复合体等慢性韧带不稳定所引发的相应临床症状,还有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后导致的下肢力线异常1。

  • 标签: 骨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牵引术应用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牵引术是用钢针(或钉)穿过端对肢体进行牵引。适用于某些不稳定性骨折(如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周围软组织丰厚(如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肌肉拉力过大的骨折(如骨盆骨折脱位)等。开放性骨折经清创缝合后,亦可用持续牵引治疗,便于随时观察创口。持续牵引可以对抗伤肢的肌力,逐步矫正骨折端成角和重叠。同时由于牵引时周围肌肉的张力,在骨折周围产生挤压力,使侧方移位也得以矫正。持续牵引术兼有复位与固定两个作用。牵引亦适用于各种骨科手术后的肢体固定。

  • 标签: 骨牵引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