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正>法国女作家、法兰西科学院唯一的女院士玛格丽特·尤瑟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巴黎时间凌晨三时半,在美国缅因与世长辞。这位八十四岁的女作家、女评论家是于一九八七年初因脑疾病住进医院的。两年前,她曾接受过心脏手术。按照尤瑟的遗愿,她的遗体已于八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美国缅因火化。她的骨灰

  • 标签: 玛格丽特 法兰西科学院 女作家 缅因州 心脏手术 脑疾病
  • 简介:巴歌,顾名思义是指巴地民歌.绵处于涪江流域,涪江是嘉陵江的支流,也正是古代巴、蜀相互争夺,势力此消彼长的地带.特别是鉴于四川盆地这个较为封闭的环境,巴歌应是早于湘楚(按:宋玉记有楚都郢传唱"下里巴人"事)在这一带传唱.传唱于绵一带的民歌实际上已应叫做巴蜀民歌或四川民歌;但绵曾为巴西郡,所以人们还是习惯称为绵巴歌.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一首隋代同名的:

  • 标签: 李白 “下里巴人” 《绵州巴歌》 四川盆地 文字记载 民歌
  • 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宋代最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受到以父辈的“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爱国思想的影响。从小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雄心大志。因而在他一生中强烈要求抗击金兵,收复中原始终是他思想的主线。

  • 标签: 陆游 诗人 爱国诗 主线 爱国思想 宋代
  • 简介:魏晋南北朝时,中原纷争割据,南中各族豪酋亦纷纷拥兵自立,各豪酋虽然都拥有中原王朝的地方州郡长官名号,但实互不相统属,互相攻伐,纷争不止,云南也同样处于割据混乱局面。

  • 标签: 唐朝 姚州 云南 政治制度
  • 简介:先秦古籍中提到之"三危山"实际并非今敦煌地区之三危山,原因在于迟至汉武帝时中原王朝才领有敦煌之地,以古籍中之"三危山"附会敦煌地区三座高耸的山峰。东汉杜林认为《左传》中"瓜"为今敦煌地区,此说长久盛行,正史多加采信;其实今之瓜上古史与《左传》所言"瓜"无关,是汉人"政治需要"及"自矜乡土"而附会之结果。"敦煌"地名在汉建敦煌郡之前已经存在,实为《山海经》中之"敦薨","敦薨"地名属月氏语,张骞因"薨"字不吉而改。

  • 标签: 三危 瓜州 安西县 敦煌 敦薨
  • 简介: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水人,二十岁举进士第一。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攻陷临安,长驱南下,夏五月,益王即位福州,文天祥赶赴行在,益王以文天祥为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在出师南平途中,文天祥绕道永泰白云,拜访临安太学同窗好友黄雍,请他出山共建勤王大功,并授以南平县令之职。黄雍以“时事不可为而辞弗就征。”

  • 标签: 文天祥 枢密院 宋瑞 临安 南平 同窗
  • 简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唐代文坛泰斗韩愈,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文章,犀利雄建,气势磅礴,魅力无穷,至今人们仍把它视为经典,如甘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韩公坎坷的人生,更是让人感叹不已。久久的仰慕,驱使我两次拜谒韩公墓祠。2000年初夏,我与同仁再次前往孟拜谒韩公墓祠。孟韩愈研究会会长尚振明老先生,虽年愈花甲,听说我们前来,如逢知音,亲自讲解,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尚老先生为研究韩愈倾注了大半生的精力。为证明韩愈是孟人,他不顾年高,南下北上,四处考察,使这一历史疑案最终有了定论。因此,他的讲解入木三分、妙趣横生。他用朴实而幽默的语言,将我们带向了韩园的历史,引导我们去了解韩公非凡的人生,

  • 标签: 韩愈 古文运动 孟州 冯敏昌 韩文 五经博士
  • 简介:本文首先解释所属地名称用“河”而不用“临夏回族自治”的缘由。接着初步概括了河伊斯兰教的地位,提出了伊斯兰教传入河的时间。随之罗列了清及民国年问河伊斯兰教历史上的20件大事,以便先给读者一个大概的历史印象,而把文章介绍的重点放在有一定实地调查的清真寺和拱北上。然后根据很有限的材料,尝试性地对河的穆斯林和河的经堂教育作了点研究。最后则是对河伊斯兰教经学典籍、思想、器物、技艺等等的提纲式列举。

  • 标签: 河州 伊斯兰教 历史文化 宗教信仰
  • 简介:黄南藏医院是1983年在原同仁县藏医诊疗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有职工6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8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4人,床位50张,建筑总面积5303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3284平方米,拥有X光机、B超、胃镜、心电图、检验全套等大型医疗设备。

  • 标签: 藏医 医院 心电图 业务用房 大型医疗设备 胃镜
  • 简介:反击吐蕃和平息仆固怀恩反叛吐蕃为公元7至9世纪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军事奴隶制政权。隋唐时期,吐蕃日渐强盛,拥兵数十万之多。贞观年间,唐与吐蕃关系十分融洽。唐高宗至睿宗时期,唐与吐蕃交战互有胜负。

  • 标签: 唐代 灵州 青藏高原 隋唐时期 贞观年间 吐蕃
  • 简介:吐鲁番文书中保存了较多的道经残片,基本都是抄写於唐代西时期。通过对德国及旅顺博物馆所藏的数件重要道经进行考论,证实了唐代西道经三洞经典存续完整,又据旅顺博物馆藏LM20—1460—37—14《太玄真一本际经》残片的卷题,认定其为五卷本系统,并进一步推论至迟到唐太宗贞观末年,唐代西已有道教传播与道经传抄。此外,根据目前整个吐鲁番出土道经的状况,比较了敦煌道经、吐鲁番道经及《南竺观记》所载经目的差异,对唐代西道经的流布情况与“开元道藏”的关系再作检讨。

  • 标签: 吐鲁番道经 道教 西州道经 开元道藏
  • 简介:境内的主要驻军唐初沿袭隋朝兵制,李渊谋求恢复耕战兼顾实行府兵制.府兵为常备兵,灵境内驻有重兵。唐初,关中有12道,共置12军府.灵隶属关内道。各府之兵皆由骠骑、车骑(副手)两将军统之。

  • 标签: 灵州 唐代 府兵制 唐初 境内 复耕
  • 简介:陈东来字紫气,号龙泉居士.书斋紫云轩。1951年出生,夫专文化中国书法家脚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学会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高级摄影师,河北省侨商联艺术家联谊会副主席,

  • 标签: 陈东 中国楹联学会 协会会员 九州 1951年 河北省
  • 简介:进入隋唐时期.虽然郡、州名称多有变化,并设置总管府、大都督府等等.但灵古城始终为灵武郡、灵和回乐县的治地.所以唐诗称“山横旧秦塞.河绕古灵”。

  • 标签: 灵州 吴忠 隋唐时期 都督府 灵武
  • 简介:2013年9月,国家民委将海北确定为全省唯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之一,把海北开创各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新局面的实践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做好这项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自治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海北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社会条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民族团结进步 示范州 海北州
  • 简介:三川地处青藏高原黄河上游,西至积石峡,东至寺沟峡,南临黄河,三面环山,自然形成天然的聚宝盆,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三川分为上川、中川、下川,故称为"三川"。三川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四季分明,风景优美,经济繁荣,是文化发达的青海江南之乡。

  • 标签: 静觉 纳顿 积石峡 寺沟 上川 中川
  • 简介:三川土乡自古以来就是一片膏腴相望的富庶之地,清朝诗人吴栻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千家门巷皆铺锦,十里园林尽罩烟”。与此同时,这里积石山雄峻,黄河水临险,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历来与中央朝廷关系密切的土族先民,便“聚则为兵,据险守寨;散则为民,习武务农”,在自己的命运编码中深深地印上了“屯田戍边,精忠报国”八个字。在今天三川土族人的顿节上,土族先民那矫健的马上身影还会在我们眼前依稀闪动。

  • 标签: 纳顿节 三川土乡 土族 傩戏 农业生产 少数民族文化
  • 简介:明代的蔚马氏家族,将才辈出,世代为国家镇守北境,明后期蔚马氏涌现出如马芳、马栋、马林、马炯等诸多高级武将。其中尤以马芳最具代表性,他崛起于行伍,从普通军士成长为边镇总兵,并参与了明后期数次攸关明朝兴亡的重大政治事件及军事战役。马氏子孙曾多行修缮清真寺之善举,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贡献颇多。本文依据尚未被学界重视的《都督兰溪马公墓志铭》及《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中有关马氏成员的相关记载,结合正史、方志等资料对蔚马氏祖籍、家族的崛起及婚姻关系进行探讨,以补蔚马氏研究之不足。

  • 标签: 明代 蔚州马氏家族 马芳 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