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大般涅槃》,又称《大涅槃》《涅槃》《大经》。北凉昙无谶(385—433)译。其书法体现“古劲”之气,含有北魏遗风,古朴、道劲;书风清劲秀媚,高古端肃,是传世隋的著名代表作。若是腕下基本功不到纯熟的地步就很难达到臻善完美的程度。

  • 标签: 《大般涅槃经》 法度 《涅槃经》 代表作 基本功
  • 简介:张即之,字温夫,号樗寮,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生于南宋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卒于景定四年(一二六三),享年七十八岁。曾任司农寺丞,知嘉兴,授直秘阁等职。他的书法,承前启后,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之一。孔广陶《岳海楼书画录》说他“继承伯父张孝祥,其骨骼刚劲,意度调熟,又由颜(鲁公)褚(遂良)少变,自成一家。”指出张氏书法的师承渊源。文徵明说他的书法“骨力健劲,精彩焕发。”詹景凤说他:“方劲古拙,斩钉截铁。”都是从“刚劲”的特征加以赞美的评语。对照此册的书法艺术来看,这些评论还是比较恰当的。

  • 标签: 张即 书法 刚劲 鲁公 七十八岁
  • 简介:探史深研博收——写在《中国篆刻大辞典》出版之际一峰中国篆刻艺术源远流长,史载已有7000年历史,实物流传也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篆刻最早的名称为玺,通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天子独称玺”,臣下用印或章。汉以后基本沿习此制。伴随早期中国社...

  • 标签: 篆刻学 篆刻艺术 秦统一中国 商周时期 玺印 春秋战国时代
  • 简介:张:您好,赵老师,韦尔申院长让我专程来人连,井代表他向您的个展表示祝贺,您是我们敬重的艺术家,您的特点是“融汇中西,进行多种风格的形式探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我想问:多种风格的形式探索对您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是否和展览主题“揭开美的奥秘”有关?

  • 标签: 艺术探索 形式探索 实践经验 展览主题 艺术家 风格
  • 简介:《造像量度》为藏传佛教中关于造像量度问题的重要典籍。本文从造像的规则、形神关系以及宗教信仰三个方面阐发了该典籍的重要意义,以期对深入理解我国传统艺术(如造像、绘画)中的技法与审美问题有所帮助。

  • 标签: 《造像量度经》 “三经一疏” 规则 神韵
  • 简介:钱瘦铁,名厓,又字叔厓,晚年自号“淞滨病叟”,生于光绪二十三年二月(一八九七),无锡人,世居鸿山里,以务农为业,全家靠四五亩薄田以维持生计,有弟兄三人,瘦铁排行第三,因家境清贫,父亲无力供其就读,遂携其年仅十二岁的小儿至苏州护龙街汉贞阁当学徒,并拜铺主唐伯谦为师学习刻碑。汉贞阁除刻碑外,又兼营碑帖及装裱,为文人墨客出人留连之地。在短短的六年学徒生涯中,瘦铁迷上了书画篆刻,因铺内所藏碑帖及印章拓本甚多,就为他创造了条件,无钱买印石就以砖石奏刀,其师弟陶寿伯(现为台湾著名书画篆刻家)在其影响下也刻起印来。

  • 标签: 钱瘦铁 汉贞阁 碑帖 书画 一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