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建安版画与金陵版画是中国古代早期版画的代表,在中国古代版画中建安版画插图具有开创之功,兼收并蓄的金陵派版画承上启下,为明万历版画黄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建安版画与金陵早期版画交流频繁、相互影响、风格相近,体现了中国早期通俗文学版画插图质朴、单纯民间美术的共同特征。

  • 标签: 建安 金陵 版画
  • 简介:从李铁夫、李叔同等开始,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油画艺术的创作局面发生了迅猛的变化,中国油画从无到有,再到今天的多元化艺术风格繁荣的局面,无须讳言,主要是向西方学习的成果。同任何外来文化艺术一样,油画自西方传入中国必然面临着被消化吸收、融合的局面,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这也就是油画的"民族化"的问题。多年以来,中国油画的民族化或本土化,一直是中国油画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早在1957年,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先生在他的《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油画中国风》一文中,就明确地提出"油画中国风"的命题。纵观世界美术,现、当代绘画从传统写实主义发展到现在纷繁多样的绘画形式,包含着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艺术观念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艺术家的审美意

  • 标签: 民间美术 中国油画 艺术家 民族文化 文化艺术 艺术观念
  • 简介:在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黄庭坚无疑是一个最值得关注的核心人物。康有为不仅用黄氏的书论替自己的碑学理论张目,而且还遮遮掩掩地把他推举为碑学实践的先驱人物。本文通过对黄庭坚书学与康有为碑学理论的分类、排比和分析后认为,山谷书学与碑学之间的联系绝非偶然,《广艺舟双楫》正是严重地借鉴了其书学理论来构筑自身的碑学大厦的。黄庭坚对于碑学的启蒙与影响,不仅反映了山谷书学的前瞻性,而且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对清代碑学运动的发生发展及其碑学的实质有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

  • 标签: 黄庭坚 书学 碑学
  • 简介:一、克孜尔石窟壁画及其表现特点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的悬崖上,原属龟兹古国的疆域范围,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承载着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要务。印度佛教的传来,使克孜尔石窟的开凿和大量石窟壁画的绘制成为一种必然。石窟壁画是用来宣传佛教教义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克孜尔石窟壁画,是吸收糅合了多种外来艺术因素而又能很好体现本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绘画艺术。

  • 标签: 克孜尔石窟 石窟壁画 岩彩画 现代 文化艺术交流 古丝绸之路
  • 简介:辽代(公元907-1125年),是由契丹人建立的北方游牧民族统治王朝,比北宋(公元960-1127年)建国还早53年。辽虽然建立的是以汉族王朝为模式的朝代,但作为皇帝的统治者和大部分贵族都保持着游牧的习俗。在保持国俗(契丹风俗)的同时“稍用汉礼”。和“以汉制待汉人”是辽代治国的基本方略。此外,在宗教信仰方面,辽代统治者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重视儒释道。这些制度和方针都深刻地影响了包括家具在内的辽代造物设计。

  • 标签: 家具设计 辽代 北方游牧民族 统治者 宗教信仰 兼容并包
  • 简介:新疆米兰、龟兹等地的佛教壁画大量采用了带有光影立体感的凹凸画技法。这种绘画手法源自于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手法,而犍陀罗艺术是受到古希腊和波斯等地的影响而呈现出希腊化的印度佛教艺术特征。西域地区的凹凸画技法流传到中原,对中原的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产生了像张僧繇、尉迟乙僧、吴道子这样著名的画家,并且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画的高度繁荣。

  • 标签: 西域凹凸画法 犍陀罗艺术 影响
  • 简介:众所周知,漫画是动画的基础,它们既是相对独立也是紧密相连的姊妹艺术。在传统概念中,动画是漫画语言与视听语言相结合的产物。在产业结构上也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那么,漫画的繁荣对动画的发展究竟有多大影响呢?在对世界动画史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动画艺术自诞生以来,已历经百年。纵观世界动画发展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这个舞台上可谓争奇斗艳各领风骚。

  • 标签: 动画制作 视听语言 中国动画 画史 日本动画 美日
  • 简介:中国古典园林之美,有许多特征,如虚实相生、分景借景等,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深层语义中有着深刻的涵义。那就是皙理的、种种观念形态的语义。其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把人们所能看到的景色用最好的方式和方法呈现出来,而是在于景物所表现出来的象外之象和园林介绍上的青外之意,简而言之就是“意境”。

  • 标签: 中国园林 儒家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 深层语义 虚实相生 观念形态
  • 简介:一、东北抗战的国内外背景分析(一)东北抗战的国际背景19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局势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胜国与战败国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极不平衡,导致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爆发。

  • 标签: 东北抗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宣传画 第一次世界大战 风格 抗争
  • 简介:当下国内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在急速的现代化,和原有的生活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设计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越发突显其价值和观念,变的尤为重要。与设计形成对比和互为影响的绘画艺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绘画和设计的关密系也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密不可分又各自独立的艺术形式。设计伴随着日趋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 标签: 设计艺术 日常生活 绘画艺术 现当代 生活方式 生活观念
  • 简介:目的:探讨书法练习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方法:选取参加书法练习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八十七人作为实验组,未参加书法练习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三十七人作为控制组,经过两年的追踪,比较被试在焦虑、神经过敏性以及行为问题上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在两年的追踪期间,其总体的焦虑和神经过敏性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实验组被试的上升幅度显著低于控制组被试;(2)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在两年的追踪期间,其行为问题呈显著下降趋势,但实验组被试行为问题水平显著低于控制组被试的行为问题水平。结论书法练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

  • 标签: 书法 心理健康 纵向研究 CPQ CBCL
  • 简介:一、道家与道教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在先秦诸子百家中,诸子皆明一节之用,道家却总揽其全,其学说实为诸家的纲领。因此,道家哲学是中国哲学中唯一能长期与儒家既相抗衡又互为补充的哲学体系,对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艺术都产生了深

  • 标签: 中国画家 道家思想 道家哲学 审美观 中国哲学 文化艺术
  • 简介: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是禅宗。禅宗是佛教传入后,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禅”本是梵语“禅那”的省称,为静坐息虑之意。唐朝六祖慧能创立的南宗主张“即心即佛”“顿悟见性”“自性自度”,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佛与众生的差别在于悟与迷,而众生可以通过直觉当下的顿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求得人生的解脱。这种“自性论”,强调了个体的“心”对外物的决定作用,悟的过程就是求得个人心性解放的过程,它实质上已上升为一种生命哲学,具有了美学的品格。

  • 标签: 禅宗 自性论 佛教宗派 王维 诗画意境 中国
  • 简介:笔者到新疆考察写生,路经敦煌巧遇日本著名画家、中日友协会长平山郁夫,他谈及来到新疆的目的,说佛教对亚洲造型艺术影响太大了,我们是来这里溯源的。好一个溯源!日本人要溯源,难道我们不也需要溯源吗?在甘肃西部及新疆境内到处可见巍峨的清真寺,而佛教的造型都作为一种潜流埋进了山洞和地下。这里的早期居民也和吐蕃族(西藏)一样信仰佛教,但到了南北朝时期,土著们一反常态,信仰起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了,这样一来他们开始捣毁佛教造像,破坏洞窟壁画。现今在木头沟千佛洞(火

  • 标签: 中国 造型技术 佛教文化 佛像 绘画 发展
  • 简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句话用来形容文字与书法的关系是再恰当不过了,没有文字就无有书法可言,那么中国古代文字体系起源于何时,它是附载于何种材料上,这种文字书写材料的出现对中国书法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及20世纪上半叶出土的简牍对现当代书法的发展有哪些影响?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文字,那么记载文字的载体由此出现了,在东汉蔡伦发明纸之前,汉字的书写材料是什么呢?迄今为止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所以现代有很多文献认为龟甲、兽骨和青铜器是当时社会主要的文字书写材料。

  • 标签: 当代书法 艺术发展 简牍 文字体系 青铜器铭文 书写材料
  • 简介:《周易》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众所公认,然而在中国古代造物艺术思想史上的地位,似乎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故对蕴含其中的思想进行全面认识与把握,特别是梳理《周易》纲领性、本原性的深刻思想,探讨其怎样对中国古代两千余年的造物艺术思想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从而成为中国古代造物艺术思想的源头和依据,因而对其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论文运用比较研究法、例证分析法和归纳研究法,提出《周易》确立了中国古代造物艺术取象比类的关联式思维方法,进而影响到造物的选材、形制和色彩;它运用数学的方法为整体的系统综合设计服务,借助数字比例来确定各部件之间的最佳关系,从而形成组合多样、变化多端、错落有致、杂而不乱的"形式构造方法"。《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原性著作,其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对后世的造物艺术思想影响是深远的,需要我们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走向新的综合。

  • 标签: 《周易》 中国古代 造物艺术思想 制器尚象
  • 简介:明星书法,是当代书坛的一个奇特现象。对明星书法的褒与贬,反映出了明星书法正反两个方面,就像以前的老式唱片有AB两个面。

  • 标签: 书法 明星 积极意义 消极 唱片
  • 简介:1913年2月17日,国际现代艺术展在纽约69军团军械库开幕,它很快就成为美国最有意义,最有影响的空前盛会,这次展出的作品约1300余件,其中大多数出自英国艺术家之手。

  • 标签: 艺术作品 艺术展 艺术家
  • 简介:讨论“现代思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每个人心目中的“现代”迥然不同;对“思潮”的定性与定位也有巨大差异。我想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则可以从新的“现象”与“观念”着手。比如,我们要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即是从书法在当下的形态出发,“书法是什么”?这是一个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它由一连串问题组成:比如,书法是不是写字?书法当然是写字,但二者又有差异:写字需要实用,越统一则传播功能越好;而书法最反对整齐划一,需要丰富多彩的表现。

  • 标签: 书法篆刻 现代思潮 新时期 “现代” 传播功能 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