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正>英国的艾略特,作为新批评派而轰动西方文坛,在今天仍有影响。伍蠡甫在《现代西方文学批评的若干流派》(《文艺报》85年3期)一文中,指出他的理论主要有三点:“非人格化”“客观对应物”和“有机形式主义”。文章指出:首先,诗的问题乃形式表现或媒介运动的问题,而非形式、媒介所服务的内容问题,其关键在于必须首先排除与内容密切关联的作家人格、作家个性、方能突出艺术形式的重要性、决定性。其次,关于形式表现的途径,艾略特作如下论述:“用艺术形式来表现感情的唯一途径,就是探寻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一系列的物、一种情景、一连串的事件,都应作为那特殊感情的程式;由于这些外在事物必然以感觉经验为终点而宣告结束,所以它们一经提出,感情立刻被唤起了。”艾略特以艺术形式为前提,在客观世界中找寻“对应物”,从而通过“状物”达到“写情”。但

  • 标签: 艾略特 客观对应物 新批评派 形式表现 非人格化 英国
  • 简介:<正>“阴暗面不是我们生活的本质”,这是反对揭露阴暗面的一条颇能迷惑人的理由,因此,不少人是常把它挂在嘴边或写在笔端的。乍一看来,这话倒真也象是颇为有理。大家知道,文艺并不是只写生活的表面现象,而是要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形象描绘揭示出生活的本质来。照上面的说法,既然阴暗面不是生活的本质,而文艺又要反映生活的本质,那反对写阴暗面,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但细一想想,问题就出来了:所谓“阴暗面不是我们生活的本质”的说法,原来并非事实,而不过是一

  • 标签: 本质观 形而上学 资本主义社会 主要方面 特殊矛盾 社会生活
  • 简介:动态对等是奈达翻译理论中最具影响的一个方面。这一理论将现代语言学、现代交际理论和信息论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翻译研究,并将译文读者反应纳入了翻译研究和译作评判标准的范畴,不仅对翻译理论与实践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更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 标签: 奈达 动态对等 读者反应
  • 简介:在现代社会日益逼仄的生存环境里,生存困境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思想中,成为许多作家和哲学家思考的焦点。史铁生本人就是一个残酷命运的亲历者,于是"要不要去死"的问题残酷地摆在这个青年面前,"先行到死"就成了史铁生的生命现状。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史铁生冷峻地思考着死与生的辩证关系,并总结出独特的生命

  • 标签: 史铁生 散文 生命观
  • 简介:《还乡》是托马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作品,讲述了荒原背景下五位男女的生命历程与人生结局,传达了哈代以宿命意识和性格命运为基础的命运理念。本文在探讨哈代命运催生因素的基础之上,结合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人生经历,深入分析了哈代的自然意识与性格命运在小说中的体现。

  • 标签: 命运 宿命 性格 荒原
  • 简介:<正>一、“性格”论的理论意义概观“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这段话大概是最受研究金圣叹小说理论的人们所重视的内容之一。因为这段话表明,在中外文艺理论史上,金圣叹可能是最早明确地把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放到了小说审美特性的中心地位的。这比黑格尔的那句名言,“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的提出要早近两百年。小说是叙事的艺术,能够比其他文学体裁更具体、完整地描写生活事件,这是它的重要特点。然而社会生活.归根到底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借助于情节、事件来塑造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这是小说不

  • 标签: 金圣叹 人物形象 个人性格 人物性格理论 水浒传 小说人物
  • 简介:<正>现在,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在建立社会主义的文化市场,并对文艺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诚然,文艺是一定社会的文艺,它必须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因而,文艺体制也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市场也要考虑价值规律.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有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还要有计划的宏观调节机制;而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和文化市场,更要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必须遵循文艺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特殊规律,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 标签: 文艺体制改革 文化市场 理论思考 文艺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生产和分配
  • 简介:近来有关文学理论发展取向的争论,在一定范围内不无道理地聚焦在是要“文学研究”还是要“文化研究”这一非此即彼的选择上.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在我看来,另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这就是文学理论的存在方式本身的转变,即文学理论内部理论方式与批评方式之间的新型关系的生成,这使得我们有必要正视当前理论与批评的互渗关系及批评理论的兴盛。

  • 标签: 文学理论 批评理论 诗学 “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 忽略
  • 简介:庄子对于语言的批判表现出深刻的思想矛盾。他认为语言既是工具也是本体,体现出一定的辨证理性。语言是一种诗性的精神存在并且参与了文化的创造,而《庄子》文本的语言印证了庄子的诗意语言

  • 标签: 工具 本体 诗性 创造
  • 简介:陕西佳县白云位于佳县城南五公里处的白云山上,保存了西北地区最大的明清时期道教古建筑群。佳县白云是真武大帝的道场,在建筑的设计与营建上真武大殿是整个殿堂庙宇群落的核心。白云山建筑群落营建的是一个复杂的神仙世界,在神仙的居所里,奇巧的工匠们以他们的智慧用艺术的手段妆点了神的空间,雕刻是主要方式,白云建筑雕刻以砖雕、木雕、石雕最为突出。不论木雕、砖雕还是石雕,与建筑相融合成为建筑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标签: 白云观 三雕 艺术 传承
  • 简介:中国翻译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的高潮,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到五四前的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最初的佛经翻译浪潮是中国翻译史的开端,某种程度上它奠定了翻译的基础,其翻译方法,翻译理论,翻译价值对整个汉译的影响深远。本文主要研究佛经汉译“文以明道”的翻译的形成与价值,从佛经翻译方法角度分析翻译的形成,从中国文化与佛学文化融合过程分析“文以明道”的作用。

  • 标签: 文以明道 翻译方法 文化融合 翻译观
  • 简介:在张爱玲的笔下服饰是有灵性和生命的,特定环境中的服饰所指的韵味是深长迥然的,她反对服饰是空洞的、是抽象的说辞。服饰之于张爱玲是一种生命体验,她在小说里惠存的服饰情节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历史话题。可以笃定的说,服饰与其小说中人物命运息息相关,服饰也透漏着张爱玲对古典小说和古典美学的情有独钟。张爱玲用服饰来暗示人物命运,彰显人物性格,她把服饰与人物的灵魂默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是她审美情趣的体现。

  • 标签: 张爱玲 女性的服饰 生命体验 人物性格 古典美学
  • 简介:<正>在围绕着西方现代派文艺的讨论中,就涉及到文艺作品的真实性问题。的确,没有一个西方现代派文艺家认为自己的作品是不真实的,也没有一个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流派不以真实相标榜。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有多少这样的文艺流派,就有多少关于真实的主张;有多少这样的文艺家,大体上讲,也就相应有多少对真实的不同看法。英国现代著名作家阿·赫胥黎在《夜晚的音乐》一书里写道;“‘真实?’人们会问,‘是不是譬如说2+2=4,或者说维多丽亚女王在1837年登基,光是以每秒钟187000哩的速度行进这类真实?’当然不是,诸如此类的真实在文学作品中显然是不多的。”阿·赫胥黎是1963年下世的。他死后不久,即在六十年代后期,西方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绘画流派,人称“超级现实

  • 标签: 超现实主义 真实观 文艺流派 六十年代 西方现代主义 象征派
  • 简介:在当代英美文学理论界,英国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毫无疑问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以其《文学原理引论》(1983年)一书而蜚声英美文学理论界,并以其睿智、诙谐的文风赢得了大批专业和非专业的读者,因此该书自面世以来热销不衰,以至于哈佛商学院竟然把此书列为成功营销的一个案例,各大学的英美文学系也将其指定为必读书,

  • 标签: 伊格尔顿 批评观 英美文学 哈佛商学院 文学原理 理论界
  • 简介:由唐入宋,重建成圣工夫成为儒家主要问题,旧有的《中庸》诠释范式已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李翱作《复性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回应,但未形成新的《中庸》诠释范式。北宋契嵩禅师依据佛教如来藏系思想,将佛教本体论思维模式纳入《中庸》,形成了以中庸之体、用、境为内容的《中庸》新范式。这一新范式正式回应了重建成圣工夫的问题,即中庸之体是重建成圣工夫的本体依据,中庸之用是重建成圣工夫的经验依据,中庸之境是重建成圣工夫的最终效果。

  • 标签: 契嵩 范式 中庸之体 中庸之用 中庸之境
  • 简介: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不少文学批评家寄生于当代历史碎片中,拒绝从理论上把握整个历史运动,完全丧失了理论感,以至于出现一些文学批评家所概括的现象即“无论是好评,还是酷评,都是不科学的”。但是,有的文学批评家却认为匡正这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时弊,解决这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乱象,“恐怕还是要靠文学批评学。”这是治标不治本的。一些文学批评之所以是不科学的,并不是因为一些文学批评家缺少严格的文学批评学训练,而是因为他们缺乏理论感。因而,增强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觉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发展科学的文学批评的当务之急。

  • 标签: 当代文学批评 自觉 文学批评家 文学批评学 当代历史 历史运动
  • 简介:萨伊德在《东方学》中从殖民历史的角度反思西方现代知识和文化体制的构成,认为现代西方的主体身份是在把殖民地东方作为“他者”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对于萨伊德及其后继者而言、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对西方现代文化进行知识重构的批评方法、并以此将西方文化优越性的形成进行历史化还原.后殖民研究的种种成果不仅重写了传统西方学科的构造历史,同时也启发了许多批评家通过否定西方的文化霸权来探索东方文化的主体性.本文认为,在对东方的主体性(包括不同于西方意义的现代性经验)进行任何有意义的重估之前,必须首先超越后殖民理论植根于西方文化系统的知识框架、摆脱“影响-接受”的单向东西文化交流模式.本文最后引用陈思和、刘禾及几位日本思想家的理论主张和研究成果,以表明重塑中西文化关系的几种可能性.

  • 标签: 后殖民理论 后殖民批评 他者 文化关系 萨伊德 东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