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在抗日峰火中创办的数十种报刊,在宣传中共政策,介绍国内外形势,报道抗战业绩,鼓舞民众士气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报刊宗旨明确,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旗帜鲜明的抗日导向;坚定不移的党性原则;尖锐泼辣的战斗风格;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

  • 标签: 华中抗日根据地 报刊 报刊宗旨
  • 简介:日寇制造“黔南事变”给水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不畏强暴的水族人民奋起反抗日寇;水族人民抗日斗争的特点;水族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意义四个方面论述了水族人民的抗日斗争,谱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壮丽的历史篇章。

  • 标签: 水族人民 黔南事变 抗日斗争
  • 简介: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日本又发动了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最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抵抗外侵不胜的历史。本部分内容一直是历年中考中的热点,

  • 标签: 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 日本帝国主义 全面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 简介: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归侨作家司马文森,是位精力充沛的文艺活动家和卓有贡献的外交活动家。他短暂的一生,先后发表作品600余篇,专著35部。抗日战争时期是他创作生命力最旺盛的黄金时代。他在桂林主编的《文艺生活》,讴歌神圣的抗日战争,一时风行华南和海外,尤其在海外侨胞和南洋读者心目中。他不愧是个卓有成效的多产而勤奋的作家,他的一生是为党战斗的一生。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作家 海外
  • 简介:抗日战争是中国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阶段。中国人民空前觉醒和团结,形成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掀起民族革命高潮。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已经锻炼成熟,成为革命的坚强领导者。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民族自信心,鼓舞中国人民去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标签: 抗日战争 中国革命 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战争 中国共产党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社会教育作为救亡图存途径之一,受到知识分子的特别重视。社会教育一改过去以识字教育为中心的局面,将动员全民抗战的"救国教育"纳入工作重心。社会教育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救国教育,如演讲、展览、组织民众自卫训练等等。当然,由于国民政府对待抗日的矛盾态度以及广大乡村民众对救国教育缺乏现实需求,遂使抗战前的救国教育未能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

  • 标签: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社会教育 救国教育
  • 简介:1931-1945年的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由局部到全面的侵华战争,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也给中国人民和中日关系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时至7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以更宽的视角审视这一段历史.

  • 标签: 抗日战争 灾难 觉醒 变革 历史认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同学们,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奋勇杀敌,将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小时候,微信君经常听长辈们说起抗日英雄的故事,心中敬佩万分。你们心中的抗日英雄是谁呢,快来告诉大家吧!

  • 标签: 抗日英雄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朋友 抗日战争胜利 日本侵略者 幸福生活
  • 简介:<正>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经历了反蒋抗日(1931年9月—1936年5月)、逼蒋抗日(1936年5月—1937年2月)和联蒋抗日(1937年2月—1937年9月)三个阶段。其中,逼蒋抗日是反蒋抗日转变到联蒋抗日的桥梁。它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当年逼蒋抗日的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对于加深理解党和毛泽东同志的政策策略思想,加深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逼蒋抗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 反蒋抗日 抗日战争 统一战线工作
  • 简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指导中心,陕甘宁边区也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 标签: 抗日战争根据地
  • 简介:台湾少数民族作家游霸士·挠给赫小说集《天狗部落之歌》《赤裸山脉》的题材、主题多元,但抗日题材及作家在抗日题材中投射、浇铸、隐存的抗日精神,是游霸士·挠给赫文学创作中最鲜明的特色,没有任何一位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可以比肩。瓦历斯·诺干的诗集《伊能再踏查》将富有族群特色的诗歌元素和抗日历史记忆融汇一体,形成独树一帜的抗日文学。

  • 标签: 抗日文学 游霸士·挠给赫 瓦历斯·诺干
  • 简介:毛泽东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包括: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关于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的思想,关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关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思想等四个方面。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 四个内容
  • 简介:《飞夺泸定桥》(人教版第10册)一文中写道:“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而最后一段又写道:“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最前线。”教学时,有学生举手问道:“王老师,抗日战争不是1937年7月7日才开始吗?那红军怎么会提前抗日呢?他们去哪里抗日呢?”一时语塞。为了不误人子弟,我决定先查找资料,再做解释。

  • 标签: 人教版 大渡河 抗日战争 红军 误人子弟 学生
  • 简介:沂蒙抗日根据地的民众教育王冠卿,倪善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把它列为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艰苦险恶的战争环境中,抗日民主政府没有条件大规模地举办正规的学校教育。为了适应抗战及各项工作的开展,又必须普遍...

  • 标签: 抗日根据地 冬学运动 民众教育 识字班 文化教育事业 生产劳动
  • 简介:改革开放前“教育救国”长期处于被批判地位。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对“教育救国”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救国”是近代知识分子对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状况的一种尝试,尽管它以失败而告终,“教育救国”对开启民智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当今的“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科教新国”具有借鉴意义。综述发现,对“教育救国”新材料的发掘是下一步研究的生长点,对“教育救国”相关因子的研究是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富矿。

  • 标签: 教育救国 述评 CNKI
  • 简介:古希腊人使用木马计攻破特洛伊城的故事世人皆知,可您知道吗?在我国抗战时期,新四军也曾上演过一个与此非常相似的英雄故事,谱写了我军抗战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个篇章。特殊重担这个故事应该从新四军通海自卫团团长汤景延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汤景延正在上海读书,先是加入了国民党,不久又参加了共产党。毕业回家后,他以国民党员身份,出任县党部书记长。

  • 标签: 汤景延 特洛伊木马计 自卫团 第一次国共合作 书记长 苏中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