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2 个结果
  • 简介:一、关于审计报告的人称审计报告在表述审计机关自己和被审计单位的时候会涉及到人称的问题。在6号令和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以前,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内部文书,在表述审计机关自己的时候一般用第一人称:“我厅”、“我局”、“我们”等;在表述被审计单位的时候用第二人称:“贵厅(局)”、“贵单位”、“你们”等。

  • 标签: 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 《审计法》 审计单位
  • 简介:2006昆明“国际评估论坛”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业从“服务于国企改革”向“服务于市场经济”的过渡,在此大环境和大趋势下,评估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将不断地丰富和扩大,评估报告的用途也将呈多元化格局。评估报告准则是规范资产评估报告行为的“长效”性文件,在增强社会公信力,保护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规避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风险,为报告使用者提供经济行为或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资产评估准则 资产评估报告 报告准则 征求意见稿 类型划分 注册资产评估师
  • 简介:按常识理解,会计及其报告是生产和提供财务信息的,并为信息使用者制定财务决策时所用。照此理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环境会计、环境报告(或以环境事项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当然也是提供决策有用性信息的。那么,环境会计与报告具有信息含量吗?这个问题有确切答案吗?本文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 标签: 环境会计 信息含量 信息使用者 决策有用性 财务信息 财务决策
  • 简介:本文在Probit才莫型的基础上,选取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对每个样本公司进行配对,利用样本公司和配对样本公司的财务比率进行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得出每股净资产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每股收益指标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且模型识别准确率为82.8%的结论。

  • 标签: PROBIT模型 虚假财务报告 财务比率
  • 简介:本文对企业现行的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财务报告 局限 改进 企业
  • 简介:目前,相对于国际会计报告来说,我国的会计报告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提高我国会计报告在国际贸易中的信息质量,需要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我国现有的会计报告.

  • 标签: 会计报告 中外 国际贸易 信息质量
  • 简介:计统计分析是充分利用统计报表中反映出来的数据,加以整理和分析,并结合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和推理、判断,揭示审计工作及其所涉及的经济活动中的矛盾及发展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指导工作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因此,写好审计统计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

  • 标签: 统计分析报告 审计工作 审计信息 统计指数 综合分析 领导决策
  • 简介:<正>本文谈的审计工作报告指的是一种法定文书,即按照《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此,省政府颁布的《广东省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实施办法》第八条也作了相应规定:“各

  • 标签: 审计工作报告 审计机关 审计成果 本级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情况 《审计法》
  • 简介:日成本报告制度是指在分权管理的条件下,为加强企业内部经管责任,以各成本为会计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一天内发生的全部资源耗费分配给既定产品或服务的特定项目,并围绕日成本的计划、核算、分析和评价而建立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它实质上是把会计资料同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责任会计制度,一种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积极的、具有时效性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 标签: 日成本报告制度 分权管理 企业 会计监督 成本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
  • 简介:财务报告的改进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推动了财务报告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而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变革和思维变革将再次引领财务报告新的突破,在财务报告模式的重构、信息披露制度的改进、网络财务报告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大数据时代 网络财务报告 信息披露 XBRL
  • 简介:贯彻独立审计准则规范审计报告谭穗怡第一批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已由财政部发布,并于1996年1月1日起施行。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标准,它一方面有利于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促进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

  • 标签: 注册会计师 独立审计准则 审计报告 会计报表审计 被审计单位 会计师事务所
  • 简介: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表示.审计署对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共审计55个中央部门.延伸审计285个所属单位.发现违规问题40.5亿元.损失浪费问题4.67亿元。主要问题包括:挤占挪用和转移财政资金14.83亿元;多报多领财政资金3668万元;违规收费6.22亿元;会议费和公务出国费管理不够严格。

  • 标签: 审计署 全国人大常委会 猜谜 告别 中央预算执行 财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