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作者: 刘婷 李思远 张思思 刘静 牛晓丽 王倩茹 薛荣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商洛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商洛 726000,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麻醉与舒适化医疗中心,西安 710100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 710004,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部,西安 710038,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麻醉与舒适化医疗中心,西安 71010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依托咪酯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对全麻老年患者皮质醇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中小型手术患者125例,年龄66~90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丙泊酚-生理盐水组(PN组,n=31)、丙泊酚-地塞米松组(PD组,n=31)、依托咪酯-生理盐水组(EN组,n=33)和依托咪酯-地塞米松组(ED组,n=30)。PN组和PD组采用丙泊酚诱导(2 mg/kg)并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前5 min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或地塞米松0.1 mg/kg;EN组和ED组采用依托咪酯诱导(0.2 mg/kg)并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前5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或地塞米松0.1 mg/kg。于手术当日晨入手术室后8:00(T1)、麻醉开始后1 h(T2)、麻醉开始后2 h(T3)、手术次日晨8:00(T4)、术后第2天晨8:00(T5)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浓度。T1~T3时测定血糖水平,记录围麻醉期低血压发生情况、PACU期间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和术后24 h恶心呕吐评分。结果最终共有122例患者完成试验。与PN组比较,PD组T2~T5时血清皮质醇浓度降低,T2和T3时血糖水平升高(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恶心呕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T2~T4时血清皮质醇浓度降低,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血糖水平、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恶心呕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D组比较,PD组T2和T3时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低血压发生率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恶心呕吐评分降低(P<0.05),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T2和T3时血清皮质醇浓度降低,T4和T5时升高,T2和T3时血糖水平降低(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恶心呕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依托咪酯或地塞米松单独使用比较,两者联合使用抑制老年患者皮质醇分泌作用的持续时间和程度显著增强。

  • 标签: 依托咪酯 地塞米松 肾上腺皮质功能试验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脑梗塞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护理,随后进行相关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期间接收的260名脑梗塞患者作为临床上的观察对象,随后进行分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护理后正常人数占比为

  • 标签:
  • 简介:  摘 要:在我国石油化工的生产工作当中,油品的化验工作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对保证化工油品的整体质量和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针对石油化工油品化验工作的重要以及安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不断提高石油化工油品的整体质量。 

  • 标签:   石油化工 油品化验 重要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CDEF集束化策略对老年重症机械通气ICU患者获得性衰弱及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老年重症机械通气ICU患者108例,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的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的患者55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ABCDEF集束化策略,比较两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及谵妄发生率、镇静剂和镇痛剂使用剂量、不同时间点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ICU获得性衰弱及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第3天和第7天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EF集束化策略可减少老年重症机械通气ICU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及谵妄发生,改善其预后。

  • 标签: ABCDEF集束化策略 机械通气 获得性衰弱 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椎植骨与不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辅助药物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0月— 2018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48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60~78岁[(62.8±2.5)岁]。损伤节段:L1 37例,L2 7例,L3 2例,L4 2例。植骨组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60~78岁[(63.7±2.1)岁]。非植骨组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60~75岁[(62.4±2.9)岁]。植骨组术前Frankel分级D级15例,E级5例;非植骨组术前Frankel分级D级18例,E级10例。两组患者均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辅助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其中植骨组行伤椎植骨,非植骨组伤椎不植骨。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单节段钉棒置入时间、术前及术后1年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骨折愈合情况;分别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年椎体高度压缩率及术后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评估术前、术后的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等级。比较伤口愈合情况、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及压疮等情况。结果48例患者均获随访,其中植骨组随访时间12~25个月[(16.2±3.4)个月],非植骨组15~24个月[(17.5±5.4)个月]( P>0.05)。植骨组和非植骨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0±70)ml和(210±65)ml(P>0.05)。植骨组单节段钉棒置入时间为(38.5±9.6)min,较非植骨组(30.5±5.4)min延长(P<0.05)。植骨组术前和术后1年的VAS分别为(7.5±1.8)分和(1.5±0.7)分,非植骨组分别为(7.8±1.4)分和(2.9±1.2)分,两组术后1年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术后3个月和1年的骨折愈合率分别为85%(17/20)和95%(19/20),非植骨组分别为64%(18/28)和86%(24/28)(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术后1年的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为3%(2%,4%),非植骨组为6%(5%,8%)(P<0.05)。两组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均为E级。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或肺部感染等,其中植骨组术后1年骨折不愈合1例,非植骨组4例(P>0.05)。结论伤椎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辅助药物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与伤椎不植骨治疗相比,虽增加了置钉时间,但可有效恢复并维持伤椎的椎体高度,减轻术后疼痛,并可能提高骨折愈合率,疗效更好。

  • 标签: 腰椎 脊柱骨折 老年人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稳定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稳定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心力衰竭、再次心梗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施行无缝隙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心绞痛发作和改善其预后质量。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老年冠心病 心绞痛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0例,按照奇偶分组法将老年患者分成观察组(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参照组(全麻诱导),各45例。结果观察组麻醉良好率为77.78%,相较于参照组的良好率(53.33%)高,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参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均有意义(P<0.05);T0时,两组MAP、HR水平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T1时,观察组MAP、HR水平均高于参照组;T2、T3时,观察组MAP、HR水平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明显,可缩短苏醒时间,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 标签: 下肢骨科手术 老年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 全麻诱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预见性护理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于60位在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及护理过程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各30人。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实验组)。对比两组病患跌倒坠床情况,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跌倒坠床发生情况(3例,10.00%)低于对照组(11例,36.67%)。实验组中满意度(94.06%)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70.00%)。P < 0.05。结论:对于老年病患来说,在住院护理期间,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病患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率并有效提高病患满意度,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影响效果明显,建议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跌倒坠床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社会功能及精神状况的改善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的生活治疗。结果:从治疗结果来观察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理想,差异较大(P<0.05);且从不良反应来对比观察组也限制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护理中,对其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精神分裂症 人文关怀 社会功能 精神状况
  • 简介:摘要:建设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建设项目建设中,施工索赔是建设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建设项目建设中,要注意和重视工程索赔,以确保工程索赔的及时。因此,文章就工程索赔时效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

  • 标签: 工程索赔时效 逾期索赔失权 风险化解
  • 简介:摘要: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诗歌素养,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为学生创造一种文化认同感,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并使他们体验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国古诗教学的有效已成为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教学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菏泽市立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87例,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后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00 mg,2次/d),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再入院率、总死亡率。结果87例患者中,男性51例(58.6%),女性36例(41.4%),年龄(67.4±4.0)岁。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LVDd较对照组低[(47.86±3.86)mm比(50.73±4.39)mm,P<0.05];实验组LVEF较对照组高[(53.74±4.08)%比(44.42±7.41)%,P<0.05];实验组NT-proBNP较对照组低[(793.43±335.43)ng/L比(1068.44±344.46)ng/L,P<0.05];再住院率实验组较对照组低[5例(11.9%)比15例(33.3%),P<0.05],但两组的总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4.8%)比3例(6.7%),P=0.703]。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较缬沙坦能减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的左心功能,减少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脑啡肽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以后学生步入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都奠定了基础,更为当前提出的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才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孩子的一生做好铺垫,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终身教育的理念已经不断融入到教学之中,如今探究学习活动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热点内容。本文将针对幼儿探究活动进行简要介绍,并且提出了具有指导的建议。

  • 标签: 幼儿教育探究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操作消毒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720例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操作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消毒护理措施。结果 720例患者中有 10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 14.0%,其中 42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占 41.5%; 20例为泌尿系统感染,占 19.8%; 16例肠道感染,占 15.9%;皮肤黏膜感染 11例,占 10.9%;血液感染 9例,占 8.9%,其他 3例,占 3%。侵入操作比较频繁的前三位为气管插管、留置导尿术以及插管洗胃术。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实施侵入操作时,应根据侵入操作的具体情况而确定消毒措施,特别应注意加强各种插管留置和无菌操作过程中的消毒处理,从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急诊 危重患者 侵入性操作 消毒措施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静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09
  • 机构:榆林市源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规划建设不断发展,对道路桥梁施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给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以确保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越来越完善,更好地满足民众的出行需求。然而,当前我国道路桥梁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中,加固技术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需要对此类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道路桥梁结构 耐久性设计 问题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族渗出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FEVR的1个汉族家系2代3名成员。对患者及其父母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和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采集3名成员外周血送检,应用高通量测序法筛选致病基因,针对检测出的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协会(ACMG)指南和Mutation Taster、Polyphen-2、PROVEN及REVEL软件对新发现的变异位点进行致病分析。结果先证者,男,27岁,裸眼视力(UCVA)右眼1.0,左眼1.2,眼压正常,眼底检查可见双眼颞侧周边部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FFA示双眼周边视网膜血管扩张成毛刷样改变并有无灌注区形成。先证者母亲51岁,最佳矫正视力(BCVA)双眼均为1.0,眼底检查可见左眼颞侧周边视网膜血管迂曲,FFA示左眼颞侧周边视网膜末梢血管荧光素渗漏。先证者父亲56岁,BCVA双眼均为1.0,眼底可见视盘周围萎缩环及豹纹状眼底,FFA未见眼底血管有明显荧光素渗漏。基因检测结果显示LRP5基因c.4110T>G(p.Cys1370Trp)和FSCN2基因c.1495G>A(p.Gly499Ser)2个新的突变位点。根据ACMG指南,c.4110T>G为临床意义未明的变异,Mutation Taster、Polyphen-2、PROVEN及REVEL软件预测该变异会对基因或基因产物造成有害影响,REVEL评分为0.93,可能为致病变异。结论LRP5基因c.4110T>G(p.Cys1370Trp)可能是引起FEVR的1个新的突变位点,丰富了LRP5基因的突变谱。

  • 标签: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基因突变 LRP5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