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进一步研究前期发现的除草先导化合物2-仲丁氨基-5-(2-氯吡啶-4-基)-1,3,4-唑(BCPT)的结构-活性关系并提高其除草活性,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N-(1-氧羰基)乙基-N-[5-(2-氯吡啶-4-基)-1,3,4-唑-2-基]酰胺类化合物.其苗后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的活性都远低于BCPT本身.说明BCPT可能具有与传统酰胺类除草剂不同的作用机制.

  • 标签: 1 3 4-噻二唑 丙氨酸酯 酰胺 除草活性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也愈发严重,其中水体污染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减少污水排放、净化污染水质也成为了保护环境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1]。现今社会排放的废水最主要分为两种: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本次实验最主要是研究工业废水中的辛酯(DOP)的生产废水,该废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最多为酸(PA),其次为异辛醇,第三为辛酯以及少量的醇类有机物。如今处理污水的方法最主要有三类: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降解法。其中物理法里面的吸附是现阶段处理废水最优的选择,其吸附效率高,且生产技术成熟,生物及化学方法在现阶段,因为技术、经济原因都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宜性。

  • 标签: 废水 吸附剂 脱氮除磷 污水处厂
  • 简介:酸酯类污染物(PAEs)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可沿食物链富集,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探究了酯(DMP)在离体人红细胞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红细胞在310nm、490nm和609nm处各具有一个荧光特征峰,其来源分别为:红细胞内的蛋白;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核苷酸磷酸(NADPH)、黄素腺嘌呤核苷酸(FAD)和膜脂;锌卟啉和原卟啉。DMP染毒后,310nm处的荧光峰出现明显下降,其原因为进入红细胞内的DMP与蛋白发生了结合;490nm和609nm处的荧光峰变化很小。高效液相色谱(HPLC)实验结果表明,DMP能透过红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其进入量随暴露量增加而增加,进入量和暴露量的比值随暴露量增加而减少。上述研究成果能加深对PAEs在血液运输过程中与红细胞毒性作用的理解,可为PAEs的危险性评估和相关疾病预防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红细胞 污染物分布 荧光光谱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酸酯增塑剂的应用,讲述了目前关于酸酯类增塑剂的危害性。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增塑剂 危害性
  • 简介:目的观察醛(o-phthalaldehyde,OPA)对内镜的消毒效果。方法将60个使用过的内镜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个,观察组应用OPA进行内镜消毒,对照组应用2%戊醛进行内镜消毒。消毒后比较两种消毒剂消毒内镜的效果、时间及消毒液使用周期。结果两种消毒液对内镜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消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使用周期较长。结论OPA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消毒液,可用于内镜消毒,可缩短消毒时间,加快内镜设备的周转,缓解内镜供给压力。

  • 标签: 邻苯二甲醛 2%戊二醛 内镜 消毒
  • 简介:石化贸易公司Innua石化公司最近增加了两个非酸酯的环己烷羧酸增塑剂。通过与台湾生产商南亚塑胶公司的协议,Innua提供南亚公司的DPIN(1,2-环己异壬酯),南亚DPEH[1,2-环己(2-乙基己基)酯]。据Innua,TUVRheinland对该增塑剂提供了独立的生态功效验证。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产品 石化公司 贸易公司 乙基己基 增塑剂
  • 简介:一种基于异双脱水山梨糖醇的新型增塑剂可望替代人们高度持有异议的酸酯类增塑剂。加有这种增塑剂得到的PVC比含有酸酯的材料更匀滑且更透明,迁移性质也更好。这种新的增塑剂在诸如胶粘剂或密封剂的应用中,也适用作为苯甲酸酯类的BBP替代。异双脱水山梨糖醇酯在功能上可与相对应的酸酯相媲美。基于现有的毒性测试数据,它有极好的性能。异双脱水山梨糖醇酯生产时可获得高产率、高纯度,并具有极好的色度。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酯类增塑剂 山梨糖醇 苯甲酸酯类 迁移性质 测试数据
  • 简介:以偶氮异丁腈为引发剂,丁酮和乙醇为混合溶剂,采用沉淀聚合和饥饿滴加投料的方式合成N-苯基马来亚胺-苯乙烯无规共聚物。考察了偶氮异丁腈添加量和混合溶剂体积比对共聚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收率的影响,滴加时间与共聚物均质度的关系以及母液循环使用情况。使用凝胶渗透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引发剂偶氮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5%,混合溶剂中丁酮与乙醇的体积比为7:3,滴加时间为5h时,所合成的共聚物收率98%,重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3×10^5,均质度高,热性能良好。在上述工艺条件下进行母液循环使用,实验结果基本上保持一致。

  • 标签: 沉淀聚合 饥饿滴加 混合溶剂 均质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HPLC-MS法检测盐酸双胍片中毒性杂质N-亚硝基胺的含测定方法。方法 以ACE EXCEL3 C18-AR 4.6mm×100mm,3.0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流动相A:0.1%甲酸溶液流动相B:0.1%甲酸甲醇溶液,柱温40℃,检测波长258nm,流速为0.55ml/min,采用APCI+:MRM扫描模式,定量离子对75.0→43.0 m/z。结果:该方专属性强,NDMA在0.985ng/ml~98.5n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线性方程为y =8×104 x–1.88×104,相关系数r为0.9999,该方法的回收率在98.58%~101.45%之间,9份溶液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9%,准确度良好。结论:该HPLC-MS法能准确检出盐酸双胍片中毒性杂质N-亚硝基胺的含量。

  • 标签: HPLC-MS法 盐酸二甲双胍片 N-亚硝基二甲胺 含量
  • 简介:标题化合物C22H29N3O3以简单易得的试剂为原料,在乙醇溶剂中,微波辐射下经两步多组分反应合成得到.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相对分子质量Mr=383.48,晶胞参数a=1.14770(12)nm,b=2.0657(2)nm,c=1.00780(12)nm,V=2.1841(4)nm3,Z=4,晶胞密度Dc=1.166mg/m3,吸收系数μ=0.078mm-1,单胞中电子的数目F(000)=824.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为R1=0.0709,wR2=0.1405.在晶体结构中新形成的噌啉环为近似于共平面结构,而其中的哒嗪环则为船式构象.

  • 标签: 噌啉-4-甲酰胺 高效 多组分反应 晶体结构
  • 简介:摘要:氟啶脲(chlorfluazuron)是一种功效高、毒性低的并一脲杀虫剂。这种化合物是1982年日本石原发现的甲壳素抑制剂脲,是昆虫生长的新调节剂。它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特别是在发展了对有机磷化合物、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的抗药性的害虫中。氟铃脲(hexaflumuron)是甲壳素亚胺的一种合成抑制剂,1983年被Sbragia报道,1987年被DOY(现称KODOVA)在拉丁美洲普及。它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和视心耳活性,对第四代幽门螺杆菌也有特殊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正在全面调整农药的品种结构。消除了美沙酮、奥美托伊特、硫磷和单酮洛芬等高毒性杀虫剂,功效高、残留物含量低的杀虫剂数量正在增加。特别是,改善对环境非常安全的独特机制(如氯氟烃)和非常安全的"绿色杀虫剂"的工艺已成为当务之急。2,6-氯-4-氨基酚是合成氟嗪和氟克拉胺的主要中间体,合成途径主要通过还原反应从2,6-氯-4-硝基苯酚中推导出来。基于此,本篇文章对2,6-氯-4-氨基苯酚的合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2 6-二氯-4-氨基苯酚 合成 研究
  • 简介:摘要:N-氯乙基-N-2,3-氯丙基氯苯胺属于染料中间体,具有较为理想的市场发展前景,是现代社会研究重点内容。为保证材料合成质量,获得最为适宜反应条件以及工艺路线,保证材料经济收益,相关领域进一步加大了对该材料合成方式方法的研究力度。文章将通过对合成实验基本情况的分析与介绍,对N-氯乙基-N-2,3-氯丙基氯苯胺合成相关内容展开深度探讨,期望能够为材料合成与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合成工艺 N-氯乙基-N-2,3-二氯丙基邻氯苯胺 环氧氯丙烷 氯化亚砜
  • 简介:摘要酸酐又称为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众多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酐的生产技术上一直较为落后,近年来,酐生产厂家及相关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对其生产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并通过投入实际应用后创新了酐的节能工艺,即应用蒸发-冷凝技术,并通过对填料塔进行设计,将此创新工艺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通过对相关创新工艺流程进行阐述后并对取得实际效果进行分析。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酐 精馏节能 技术 应用
  • 简介:美国联邦机构发布了有关PVC生产中所用的酸盐的新规。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发布了戊酯(DnPP)的重要新规(SNUR),规定生产、加工或进口此类化学品的任何公司都必须提前90天向EPA发出通知,以便EPA评估其主要用途,

  • 标签: 邻苯二甲酸盐 EPA 美国环境保护署 美国联邦 PVC 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