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责任制护理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间,入我院进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责任制护理)与对照组(n=50;常规护理),遂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对,观察组各项指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管护期间,为其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高医护人员护理水平,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肺动脉高压( PH)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MH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 1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有无 PH分为 PH组和非 PH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血管通路方式、血压及透析前血液检验,并于透析次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行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 ① PH组中采用动静脉内瘘的比例显著高于非 PH组( P < 0.01)。② PH组的 PTH水平、肺动脉内径、右室横径、右房横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均显著大于非 PH组( P < 0.01或 P < 0.05)。③ PH组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值低于非 PH组( P < 0.01)。④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通路方式为 MHD并发 PH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血管通路方式为 MHD并发 PH的危险因素,通过纠正此因素有利于早期防治 PH。     [关键词 ] 血液透析;肺动脉高压;动静脉内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穿刺痛苦,提高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维持性管路的管理。结果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在长期血液透析治疗中是可行的、安全的,是维持血液透析可选的血管通路之一。结论延长透析患者的透析寿命,为长期透析的患者增加了一条透析通路和一条生命线。

  • 标签: 双腔导管置入颈内静脉 维持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匹配方式将此次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长期维持性性血液透析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责任制护理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责任制护理。统计两组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素长期维持疗法在视神经脊髓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神经脊髓炎患者88例纳入本次研究,运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与长期维持治疗组,每组44例患者,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治疗,长期维持治疗组采用激素长期维持疗法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长期维持治疗组治疗有效率较常规治疗组更高,且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激素长期维持疗法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有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激素长期维持疗法 视神经脊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制护理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6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责任制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8例: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肾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5.26%)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主要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8月在某三级综合医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名)与对照组(60名)。观察组实施叙事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方法。干预前后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SAS、抑郁量表(BDI-Ⅱ)调查两组照顾者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ZBI、SAS、BDI-Ⅱ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ZBI、SAS、BDI-Ⅱ总分分别为23.50(15.00,33.00)、33.00(27.00,41.00)、11.00(8.00,14.7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主要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减轻焦虑、抑郁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照顾者 照顾负担 焦虑 抑郁 叙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素长期维持疗法在视神经脊髓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神经脊髓炎患者 88例纳入本次研究,运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与长期维持治疗组,每组 44例患者,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治疗,长期维持治疗组采用激素长期维持疗法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长期维持治疗组治疗有效率较常规治疗组更高,且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激素长期维持疗法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有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激素长期维持疗法 视神经脊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优质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盲选法,将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在长期血管通路护理中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2例则采取优质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1)观察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与对照组的28.57%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与对照组的71.43%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长期血管通路 护理效果
  • 作者: 汪蓝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研究叙事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主要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以及叙事护理方案对家庭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需要重点针对两组照顾者的焦虑抑郁评分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分析,在护理干预之前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具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之后,整体表现为研究组的患者占有更大的优势。结论: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操作时,护理人员通过实施护理的方法照顾患者家属的情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在满足患者家属在心理调节方面的各项需求之后,可以避免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是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出现各种意外事件。

  • 标签: 照顾者;照顾负担;焦虑;抑郁;叙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责任是护理干预措施探究对其临床效果的。方法: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22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7月,共收治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均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前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后者进行责任制护理干预,经一段时间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另一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另一组,P<0.05。结论: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除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能力评分之外,还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优势明显,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的应用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这一阶段我院纳入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计60例展开研究,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责任制护理。将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等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研究组并发症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责任制护理的效果比较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长期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血液透析伴长期高血压患者共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结果 观察组血液透析伴长期高血压患者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伴长期高血压患者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维持性血透并长期高血压血液透析伴长期高血压患者中,应用血透与血透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血液透析伴长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副作用,使血液透析伴长期高血压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 标签: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长期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维护院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出院保留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个对比组,其中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另一组命名为参照组,分别接受院外延续护理与常规出院指导,并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导管异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低,而参照组相对较高,对比结果(p0.05),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的结果结果显示(p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长期中心静脉置管 院外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4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的观察组(42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2例),观察护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少,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减少并发症,且促进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借鉴。

  • 标签: 优质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长期血管通路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维护院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出院保留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个对比组,其中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另一组命名为参照组,分别接受院外延续护理与常规出院指导,并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导管异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低,而参照组相对较高,对比结果(p0.05),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的结果结果显示(p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长期中心静脉置管 院外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管通路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优质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长期血管通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长期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维持性血透伴长期高血压总共60例患者,按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单一治疗方案,即实施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联合治疗方案,即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值、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压值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值比对照组更趋于正常(P<0.05)。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及总分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长期高血压期间辅以护理干预能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其用药依从性,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长期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