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2

责任制护理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姚能超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观察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责任是护理干预措施探究对其临床效果的。方法: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22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7月,共收治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均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前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后者进行责任制护理干预,经一段时间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另一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另一组,P<0.05。结论: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除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能力评分之外,还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优势明显,可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责任制护理是一种护理模式,它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内容,对病人进行24小时负责。在这种模式下,护士不仅要承担护理责任,还要对病人进行护理管理。责任制护理的实质是确保护士能够准确评估、诊断和制定计划,以便为病人提供综合协调的护理。此外,该模式还鼓励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促进责任护士与其他护士、医生、健康保健人员、病人及病人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1]。而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该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护理团队之间的沟通,且能够让整个团队的各个成员清楚地明白自身的责任和职责,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帮助患者改善因疾病带来的痛苦,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护理体验。本次研究将对长期维持性续液透析患者,采用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并探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间收治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保持人数一致。对照组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为39~73岁,均龄为(56.32±1.24)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范围为37~71岁,均龄为(58.54±2.37)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无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健康宣教、常规护理干预等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责任制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 团队建立与培训:成立由不同层级护士(如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组成的责任护理小组。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2. 制定护理计划:责任护理小组在患者入院时即开始工作,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全面、细致的护理。3. 床边责任制: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床边责任制护理,即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有固定的责任护士负责其护理工作。责任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全程关注,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护理。4. 病情观察与记录:责任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症状、体征等,并准确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5. 健康教育:责任护士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治疗方案、用药方法、饮食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6. 心理护理:责任护士需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的患者,需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7. 沟通与协调:责任护士需与其他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连续的护理服务。同时,也需与其他科室或部门进行协调,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评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2)对面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包括3个等级,分别为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与满意人数呈正比,满意人数越多则表明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以SPSS21.0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处理工具,用()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生活质量评分

经护理干预措施之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另一组,P<0.05,见表1.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50

68.79±1.49

89.32±2.59

对照组

50

69.56±1.48

75.61±2.11

t

-

2.593

29.019

P

-

0.006

0.000

2.2对比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的为82%,P<0.05,见表1:

表 两组对比表[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50

29(58)

20(40)

1(2)

49(98)

对照组

50

21(42)

20(40)

9(18)

41(82)

-

-

-

-

7.111

P

-

-

-

-

0.008

3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指那些患有终末期肾病或其他疾病导致肾功能严重受损,需要通过定期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的患者。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机器将血液引出体外,经过特定的透析器过滤后,再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清除体内过多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而责任制护理干预是一种护理模式,它强调护理团队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责任制护理干预的应用广泛,尤其是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责任制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2]。这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家庭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康复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责任制护理干预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此外,责任制护理干预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通过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和合作,护理团队可以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依从性,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这种护理模式有助于形成护理团队与患者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3]

本次研究中,经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采用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更满意。

总之,责任制护理干预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广泛,它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轻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病情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治疗效果。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责任制护理干预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唐晨思.优质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42):2.

[2]张金婷.责任制整理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婚育与健康, 2023(23):133-135.

[3]王小林.责任制健康宣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8, 025(01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