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断层超声影像技术(TomographicUltrasoundImaging)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断层超声影像技术检查发现脉络丛囊肿的胎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胎儿进行二维检查,然后对胎儿颅脑实施三维容积检查从而最终得到容积数据再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断层超声影像对胎儿脉络丛囊肿的诊断情况发现,检测出脉络丛囊肿的50例胎儿中单侧囊肿和双侧囊肿的例数分别是32例和18例。与胎儿颅脑MRI诊断相比较,使用断层超声成像诊断的正确率高达100.00%,并且与MRI诊断的正确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胎儿颅脑实施断层超声影像技术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情况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断层超声影像技术 胎儿 脉络丛囊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技术在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6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此实验的分析对象,将86例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3人。其中一组采用常规的尿路检查进行诊断,这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采用超声影像技术进行诊断,为观察组。最终对比两组诊断方案的准确率及分析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采用常规的尿路诊断的患者共计检测出27例(共计43例)阳性患者,检出率为67.63%,然而采用超声影像技术诊断的患者共计检测出42例(共计43例)阳性患者,检出率为98.33%。从两组数据来看使用超声影像技术诊断胡桃夹综合征这一疾病更显优势,更为安全且准确。结论:超声影像技术在诊断胡桃夹综合征这一疾病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使用超声影像诊断肝脏胡桃夹综合征更准确,大大提高了医生诊断的时间和准确率,减少了患者的漏诊率,有效的保证了患者的救治时间,足以证明超声影像技术在诊断胡桃夹综合征是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的。

  • 标签: 超声影像 检出率 胡桃夹综合征
  • 简介:摘要胎儿医学是一个多学科团队协作平台,在参与胎儿医学平台建设的众多学科中,超声影像学以其安全、方便、经济、实时等优势,成为胎儿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是胎儿医学研究中的"眼睛"。超声诊断技术是产前筛查和诊断胎儿疾病的手段,其作用包括对胎儿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胎儿生长发育的超声监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的超声监测、复杂性双胎的超声诊断与监测等。在胎儿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中,早孕期超声可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相关指标主要为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而产前诊断主要是指胎儿结构畸形的超声诊断,超声检查在胎儿疾病产前筛查领域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证实。超声影像学相关的产前诊断,还包括超声引导下胎儿穿刺术及活检术。产前筛查与诊断相关的超声影像学新技术蓬勃发展,包括三维容积超声技术、微血流成像技术、弹性成像技术等。超声在胎儿生长评估和异常生长筛查中起着重要作用。胎儿宫内储备能力的超声监测包括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静脉导管等血管多普勒超声及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复杂性双胎产前超声检查包括对双胎绒毛膜性判断、复杂性双胎规范化检查、诊断和分型等。超声介入技术是对胎儿施行宫内治疗的媒介,涉及的胎儿治疗包括经羊膜腔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笔者拟就胎儿医学平台搭建中,超声影像学的价值及其最新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 标签: 超声检查,产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彩色 胚胎和胎儿发育 先天畸形 超声检查,介入性 胎儿期疗法 胎儿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胆囊颈部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至2019年彩超诊断为胆囊颈部结石的201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普外科接受保胆取石手术时得以证实。结果201例胆囊颈部结石中有96例出现胆囊体积增大并积液,占47%;176例出现胆囊壁增厚,占87%;47例出现胆泥团,占23%;35例出现胆囊缩小,占17%;145例出现胆绞痛发作史,占72%。结论在胆囊颈部结石的诊断中,当超声检查出现以下几点应高度提示胆囊颈部结石的可能性:(1)胆囊体积增大合并积液;(2)胆囊壁明显增厚,胆汁暗区呈云雾状改变;(3)胆囊腔内有多个胆泥团;(4)胆囊缩小,胆囊内仅见极少许胆汁;(5)有反复发作的胆绞痛病史。要重点观察胆囊颈部情况,以提高胆囊颈部结石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 标签: 胆囊颈部结石 梗阻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 :目的:使用超声影像对乳腺肿块进行诊断在临床上有哪些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诊断的患者 100名,将使用超声影像检查的患者将与患者的最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对超声影像诊断出肿块的结果进行准确性、特异度和灵敏度进行计算。结果: 100名患者中良性乳腺肿块 69例恶性乳腺肿块 27例病理检查结果良性乳腺肿块 71例恶性乳腺肿块 29例, 超声影像诊断的准确率为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淋巴瘤超声超声造影图像特征。方法对18例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肝脏淋巴瘤患者的超声超声造影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肝脏淋巴瘤患者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表现:(1)结节型病变6例,常规超声显示肝内单发或多发低回声病灶,边界清晰(2例病灶内出现纤维条索样高回声),2例病灶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4例未见血流信号;3例(5个病灶)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不同程度快速增强,门脉期快速廓清,延迟期呈低回声;术前超声超声造影诊断恶性或可疑恶性病变5例;无定性诊断1例,病理均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弥漫型病变11例,常规超声显示肝脏弥漫性增大,其中8例回声均匀,3例回声欠均匀;8例肝内血流走行及分布未见异常,3例出现静脉变细或栓塞;术前超声诊断恶性或可疑恶性7例,无定性诊断4例;病理诊断霍奇金淋巴瘤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3)混合型病变1例,常规超声显示肝脏增大,回声不均,其内见多个片状低回声区,边界模糊,肝内血流走行及分布未见异常,术前超声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病变,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4)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常规超声显示18例患者中11例肝脾肿大、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肝脏淋巴瘤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特征,结合超声造影表现,可为肝脏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超声检查 肝肿瘤 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几种常见妇科急腹症的超声影像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为临床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8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为超声图像),分析其影像特点,评价其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105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符合的为99例,总符合率为94.28%;其中宫外孕64例,发病率最高,误诊1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5.3%(61/64);卵巢肿瘤蒂扭转17例,诊断符合率为100%(17/17);黄体破裂13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84.6%(11/13);盆腔炎性包块10例,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0%(9/10);卵巢囊肿破裂1例,诊断符合率为100%(1/1)。结论超声对于妇科急腹症的诊断简便、易行、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研究其影像特点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

  • 标签: 妇产科急腹症 超声影像 超声检查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并观察超声影像在小儿急腹症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挑选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因急腹症而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小儿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此对比病理诊断与超声影响诊断结果。结果:超声诊断的符合率可达到86.00%。结论:超声影像诊断小儿急腹症的效果显著,能降低漏诊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影像 诊断 小儿急腹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正常甲状旁腺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患者、17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117例甲状旁腺正常的受检者的甲状旁腺影像特征资料。结果甲状旁腺正常的受检者下组的检出率为61.5%(72/117),显著高于上组的17.9%(21/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PHPT和17例SHPT的患者分别检出14枚和51枚甲状旁腺。正常甲状旁腺、PHPT、SHPT在回声、有无钙化及血流特征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显示正常甲状旁腺,其下组检出率较上组检出率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甲状旁腺呈低回声、血供相对丰富。

  • 标签: 甲状旁腺 超声检查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肉内粘液瘤的超声影像表现,研究超声影响的使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已经通过病理确诊为肌肉内黏液瘤的病人有关临床以及超声波检查后的有关影像资料。结果20例病人都是单发,病灶好发于人体的大腿肌肉(7/20),病灶不会突破肌肉的外模。通过超声影像可以发现病灶一般是不均匀低回声的表现,而且病灶的边界非常得清楚。病灶的特征主要为长轴的两端呈现“亮帽征”(18/20)和病变周边的“亮边征”(16/20)。结论肌肉内粘液瘤通过超声波拍摄影像影像显示具有一定的特点,通过超声影像能够发现肌肉组织中都是单发结节,并且可以发现结节的周围有“亮帽征”和“亮边征”特点就可以确诊为肌肉内粘液瘤。

  • 标签: 肌肉内粘液瘤 超声影像 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影像检查子宫腺肌症的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6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对其进行经腹部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超声影像特征和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相比,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种检查方法在子宫腺肌症、子宫增大以及合并子宫囊肿的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合并子宫肌瘤的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超声影像检查具有明显的特征,相比较经腹超声而言,经阴道超声具有干扰小、诊断准确率高等特点,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诊断 子宫腺肌症 图像特征 阴道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超声影像表现和检查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胎盘早剥患者,所有患者都使用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结果60位患者都使用超声仪进行检查和诊断,有40人为胎盘早剥,有15人漏诊,5人被误诊。所有患者超声检查可见,28名患者的胎盘附着在前壁,20人被诊断为胎盘早剥。30名患者的胎盘附着在后壁,18人被诊断为胎盘早剥,2名患者的胎盘附着在左侧壁。结论对于胎盘早剥使用超声诊断拥有准确、及时的临床检查效果,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胎盘早剥 超声影像表现 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 2020 年 6 月—2021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 54 例,所有患者均先行超声检查后行病理检查,统计超声检查急腹症检出情况及急腹症检查满意度。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 98.15%(53/54)和病理检查的 100.00%(54/54) 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超声检查满意度 98.15%(53/54)高于病理检查的 87.04%(4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超声有独特作用,能展示腹部病变情况,可准确辨别急腹症类型,把握急腹症患者治疗时机。

  • 标签: 超声影像 检查技术 妇产科急腹症 临床诊断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影像特征、鉴别诊断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前超声影像特点,与术后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影像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的特征和意义。结果术后病理诊断120例均为急性阑尾炎患者,通过超声影像分析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114例,6例为明确诊断,正确诊断率95%。结论超声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有助于临床医生确认阑尾的位置、阑尾炎的病情、有否并发症及进行鉴别诊断,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超声影像 影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应用超声影像诊断技术对于护着的胃排空以及收容等进行评估,并且针对超声影像诊断技术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的临床以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8月本院消化内科的就诊患者当中选择FD患者43例纳入研究组,同时选择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9例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受试者的液体应用试餐负荷实验,针对患者初始饱足感的引入量以及最大饱足感时液体引入量进行记录,并且借助超声技术来进行两组受试者在近端胃与远端胃的初始饱足感、最大饱足感两个阶段以及患者饮后30、60、90以及 120min时的面积,并且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患者的胃容积、胃排空半时间以及患者的远端与近端的胃容积比值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初始饱感时,引入量以及近端胃容积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近端胃容积平均(675±172)cm²,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1±163)cm²,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近端胃以及远端胃在胃半排空市场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标签: 超声 影像技术 胃排空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超声影像检查技术的应用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3月接收的急腹症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以上所选患者均采用超声进行检查和诊断,比较其与病例诊断结果。结果超声影像技术诊断准确率为98.44%,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方面,超声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不仅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无创,而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妇产科 急腹症 超声影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