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截至2006年,在诺贝尔文学的获奖名单上,有10位女性作家榜上有名,格外引人注目。首位摘取诺贝尔文学桂冠的女性是瑞典作家拉格勒夫。她因第一部长篇小说《骑鹅旅行记》而成名,此后又发表了《无形的锁链》、《昆加哈拉的王后们》、《耶路撒冷》等作品。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女作家 《骑鹅旅行记》 《耶路撒冷》 女性作家 获奖名单
  • 简介: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人生是艰苦的。对于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止境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

  • 标签: 获奖者演说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
  • 简介:我站在门口,远远望去,穿过风卷黄沙的云层,眼光落在一片树丛中,听说那里还有未被砍伐的森林。昨天,我驱车好几英里,一路经过那砍伐后留下的树桩和林火后的焦土。1956年我见过的一片奇妙的森林.几乎已被砍伐殆尽.因为人们要吃饭,要烧柴。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 演说辞 砍伐 森林
  • 简介:【背景材料】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莫言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于中国文坛。其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他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其代表作有《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等,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背景材料 现实主义 作品 山东省 红高粱
  • 简介:宏愿与幽梦:诺贝尔文学与中国张颐武对于中国的文学界来说,诺贝尔文学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它既是一种吸引和诱惑,又是一种挑战与困扰,它提供了一种可能,又提供了一种深切的失望与焦虑。诺贝尔文学是一种幻想的结果,又是一种仿佛随时可能及到的荣誉;是...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西方文学 中国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 第三世界 “世界文学”
  • 简介:三十年代末期有一个传闻称,瑞典探险家——曾於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生活过数年的瑞典文学院院士斯文·赫丁(SvenHedin)——有一次问鲁迅,他是否愿意接受诺贝尔文学。鲁迅对此给予了否定的回答。这全然不是事实——从来没有任何作家被问及他或她是否愿意接受这个奖。

  • 标签: 中国 “诺贝尔文学奖” 候选人 文学评论
  • 简介:诺贝尔文学与其他文学最突出的区别就是彰显了其“跨文化”色彩,具体表现为:颁奖的跨文化历程的演进;对作家与文本的跨文化色彩的张扬;搭建了文学跨文化对话的平台;引发了读者跨文化阅读的热情;创建了一个跨文化的独特的学术研究对象。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跨文化文学交流的负面因素。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跨文化 负面影响
  • 简介:资助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的获得者——法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苏利·普吕多姆获悉得奖消息后,在巴黎近郊的住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他知道自己所获得的奖金,是写了35年诗的总收入的4倍以上时,显得异常惊喜。同时他表示,要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奖金,资助那些苦于出第一本诗集的青年作者。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获得者 资助 奖金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14
  • 简介:  出于对中国作家获奖的关注,  没参加那次盛会的高行健获了奖,还不十分清楚究竟什么形态是他表达感受的最好渠道——各种艺术形态之间

  • 标签: 健获 获诺贝尔文学奖 高行健
  • 简介:1896年12月10日,瑞典著名的“炸药大王”和“石油大王”诺贝尔在意大利圣雷莫的别墅逝世。他在留下了一份数额巨大的遗产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份独特的遗嘱。根据他的遗嘱,除少部分遗产由亲友们继承以外,遗嘱执行入应将其余可转变为现金的财产买进安全的债券,“将所得的资本设置一种基金,其利息以奖金的形式,每年分发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上述利息分成相等的五份,其分配方法如下:一份给予在物理学领域内做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给予做出最重要的化学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给予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内做出最重要发现的人;一份给予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最后一份给予曾经为促进国家之间友好,为废除或裁减常备军,以及为举行和促进和平会议尽到最大努力和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表示:“在颁奖时不必考虑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管他是否为斯堪的纳维亚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1968年,瑞典银行又增设了经济科学奖)。这份遗嘱体现了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发明家的明智和良心,它使遗产的意义远远超越了金钱的囿限。在其后的一百年里,诺贝尔奖便成为各国科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从事本行工作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和鼓励。它对人类的精神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诺贝尔奖自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至今已近一个世纪。现在,让我们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回顾这辉煌而沧桑的百年历程。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 文学院 理想主义 作家 委员会
  • 简介:200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在经历了推迟颁奖、评委退出等一系列风波之后,最终花落英国著名的荒诞派戏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身上。中国作家再一次与诺贝尔文学失之交臂。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作家 剧作家 荒诞派 品特
  • 简介:参加者:白鹿鸣、刘勇、陈家杰、石琳、地点:时间:商金林、荒林、杨青泉、张丽凤、张明明、李昂、戎琦、李杰、黄静、霍然、冯佳杭、杨宝宝、尤坤、谭思维、李子涵、许明、马蓓欣、贺欣欣、张烨、郭永真等澳门大学王宽诚楼2012.11.14晚.荒林:一个月前莫言获诺贝尔文学的喜讯传来,大家都很兴奋。一周前王蒙先生应邀来澳门大学做驻校作家,王蒙先生的驻校演讲为《莫言与诺贝尔文学》,揭开了校园讨论莫言与诺贝尔文学的序幕。今晚,我们文学博士沙龙专题研讨莫言与诺贝尔文学,请大家自由踊跃表达,希望总结之前的经验,从研究方法、阅读体验、比较视野各种角度,深化研讨。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澳门大学 莫言 专题研讨 阅读体验 比较视野
  • 简介: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一度成为轰动中国文坛的盛事,今年的诺贝尔文学中国有10位作家入围,那么今年的诺贝尔文学会花落谁家?得奖理由是什么呢?答案10月底揭晓!下面小编带您盘点2000年-2014年诺贝尔文学获奖理由。

  • 标签: 记者 新闻采访 新闻报道 新闻写作
  • 简介:2011年诺贝尔文学评选结果在10月6日揭晓,获奖者是81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诺贝尔委员会颁奖词称:“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 获奖者 委员会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  出于对中国作家获奖的关注,  没参加那次盛会的高行健获了奖,还不十分清楚究竟什么形态是他表达感受的最好渠道——各种艺术形态之间

  • 标签: 健获 获诺贝尔文学奖 高行健
  • 简介:对于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陈晓明肯定了其小说创作的中国文化本源,剖析了莫言小说的本土化气质和西化风格,认为莫言的创作具有很强的介入性和超越性,体现深刻而独特的世界观,以及不懈的创新精神和旺盛的创作力,强调莫言获奖提升了中国文学的信心,中国当代文学已进入到成熟的阶段。

  • 标签: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世界观 创新精神 中国当代文学
  • 简介:对于刚才说的和给予我的,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所有的谢意。对我个人而言,我知道给予我的要远远超过我在书中所奉献的,我只有希望在今后写出的许多书中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比我今晚所说的更能表达我的感受。真的,我只能以这份礼物最初的颁赠精神来接受它,即它所奖励的不仅仅是指过去已做过的事,

  • 标签: 演讲 知道 程度 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典礼 感受
  • 简介:诺贝尔文学是颁给“在文学界创造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百余年以来,该奖项一直对诗歌相当青睐。自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获得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后,先后获此殊荣的诗人近30人。本文试图介绍获得诺贝尔文学的三位法国诗人。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