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加神经探查修复术在损伤病人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工伤所致肱骨干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骨折愈合,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自锁髓钉内固定加神经探查修复术治疗工伤致肱骨干骨折合并神经疗效好。

  • 标签: 桡神经损伤 肱骨干骨折 自锁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学生,20岁。三个半月前左上臂被小刀刺伤,在外院经清创缝合后用绷带加压固定上肢半月。伤口愈合后,拆除固定之绷带始发现左腕下垂,不能抬腕。左上臂中上部可见2.5cm×0.5cm伤口瘢痕,上臂下1/3肌肉及前臂背侧肌肉萎缩,左腕下垂不能抬腕,食指不能伸直,前臂背侧皮肤痛觉减弱,第一、二掌骨间背侧痛觉中度减弱,

  • 标签: 桡神经 背侧 腕下垂 皮肤痛觉 挠神经 左上臂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神经深支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于2012年6月~2013年3月期间,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专科诊治的神经深支损伤患者,总共84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3、6月进行随访,参考相关评价标准进行功能疗效评估、分析。结果在术后第6个月随访时,除伸指功能指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各项功能评定及综合功能评定表明,治疗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应用于临床治疗神经深支损伤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黄芪桂枝五物汤 桡神经深支损伤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肱骨干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早期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36例接受肱骨干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显微外科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利用陆氏神经修复后疗效评定标准,有27例是优,6例是良,1例是可,2例是差。针对接受前臂屈肌腱转移代伸肌术的患者,其伸腕、伸指、伸拇功能均恢复。结论 在肱骨干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中给予早期显微外科治疗具有确切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 早期治疗 显微外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治疗,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1999年以来收治的36例肱骨干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伤后立即表现有神经损伤者28例,肱骨干骨折行闭合整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出现神经损伤者8例。结果随访1-5、5年,平均3.5年。骨折全部愈合。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0.55%。结论肱骨干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治疗以尽早手术为宜,引起神经损伤的原因有骨折断端的切割、挤压、牵拉,直接暴力,术中损伤神经周围瘢痕绞窄及骨痂包裹。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桡神经
  • 简介:摘要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神经麻痹80例,设单纯电针组做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标签: 穴位注射 电针 桡神经麻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下尺关节损伤的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性阐释。方法通过临床26例本诊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急性下尺关节损伤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关节镜检查修补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早期诊断、正确的医疗干预,直接影响本病预后恢复,降低关节不稳定的机率。

  • 标签: 下尺桡关节 急性损伤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按摩治疗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68例神经麻痹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手法按摩组34例,予手法按摩治疗,取风府、风池、肩井、肩外俞、天宗等穴位;对照组34例,予中药内服治疗,并以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手法按摩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桡神经麻痹 手法按摩 中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radial nerve, RN)/骨间后神经(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PIN)沙漏样狭窄患者的电生理特点并探讨其可能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8例RN/PIN沙漏样狭窄患者的术前电生理结果,统计病变累及的范围及程度。结果18例患者电生理检测前的病程为3周至13个月,完全损伤者14例(77.8%),不全损伤者4例(22.1%)。电生理结果与术中所见符合率94.4%。除与沙漏狭窄直接相关的异常之外,88.9%的RN沙漏患者和11.1%的PIN沙漏患者合并其他神经异常。其中,8例RN沙漏患者合并患侧正中神经(50%)、尺神经(50%)、肌皮神经(37.5%)、腋神经(25%)、肩胛上神经(25%)、肱三头肌肌支(75%)以及对侧上肢(25%)、对侧膈神经(12.5%)和四肢神经(12.5%)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异常插入电位、静息自发纤颤电位、轻收缩时限延长、用力收缩单纯相以及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的诱发电位波幅减低,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异常。结论RN/PIN沙漏样狭窄常合并其他神经异常;沙漏病变位置越高,累及范围越广。其与周围神经卡压的电生理特征不同,可能存在神经痛性肌萎缩。

  • 标签: 电生理学 桡神经 骨间后神经 沙漏样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电生物反馈结合运动康复对神经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神经损伤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结合运动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优良率(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3.27%),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腕伸肌、指总伸肌MMT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治疗后的MCV、波幅,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运动康复 桡神经损伤 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神经深支自发性断裂最早由国内的张咸中(1986)等报道并命名[1],之后在国内外文献中屡见这方面的病例报告和分析.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常有遇见,由于其临床症状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深支损伤类同,所以对其明确诊断较困难,只能将其大致归类为神经卡压综合征.

  • 标签: 桡神经深支 自发性断裂 神经卡压综合征 临床工作 病例报告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72例神经麻痹的肌电图分析及康复与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神经麻痹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肌电图分析其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护理后6个月时的临床指标,分析其食指固有伸肌、指总伸肌、侧伸腕肌、旋后肌、肱肌、肱三头内侧头肌的针极肌电图反应,并结合检测结果,针对患者开展低频支流电刺激,完善临床康复训练。结果:结合肌电图分析结果实行康复、护理措施后,其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病情改善有效率为97.22%,且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神经麻痹患者,利用肌电图分析制定合理的康复与护理措施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桡神经麻痹 肌电图 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CT影像检查,探讨判断下尺关节脱位的诊断方法。方法通过38例尺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的患者,均采用X线、CT扫描检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中探查下尺关节。固定两名高年资医师,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估下尺关节损伤情况,各自与术中探查的情况相比较,通过相应的评价指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通过X线检查确定下尺关节脱位的情况如下真阳性16例,真阴性8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9例,灵敏度(64.01±2.53)%,特异度(38.50±4.84)%;CT扫描判断下尺关节脱位情况如下真阳性23例,真阴性8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3例,灵敏度88.57±2.53)%,特异度(33.29±5.05)%。术中探查确定下尺关节损伤情况26例诊断有下尺关节脱位,12例诊断下尺关节无脱位。X线和CT扫描在诊断下尺关节损伤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X线平片诊断下尺关节脱位可信性低,CT扫描诊断下尺关节脱位可信性高,所以CT检查能为作为诊断下尺关节脱位的一种重要手段。

  • 标签: X线片 CT扫描 下尺桡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