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胆损伤患者采用控制外科手术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32例肝胆外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方式)和观察组(进行控制手术治疗)各66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通过肠粘连、肺部感染、胆汁腹膜炎、肝创面胆漏等并发症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3例,34.85%)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例,9.10%),观察组死亡率(3例,4.55%)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20例,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损伤患者采用外科控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有效降低,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疗效 控制性手术 肝胆损伤
  • 简介:摘要近一个世纪以来,以提高伤员的生存率为导向,损伤控制外科(DCS)经历了从早期简单的纱布填塞到有计划地复苏、再手术的发展历程,良好的救治效果逐步显现。近年来,DCS的理念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并应用于除腹部外伤以外的多个领域,DCS技术不断规范,流程愈加科学。同时,DCS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进展,提出了损伤控制复苏、允许低血压等新理念和复苏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杂交急救手术系统等新技术。

  • 标签: 损伤控制性外科 损伤控制性复苏 允许性低血压 伤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损伤控制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肝胆外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6例肝胆创伤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1期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应选择损伤控制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救治效果。

  • 标签: 损伤控制性手术 肝胆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低温在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选取106例颅脑损伤患者,均分为两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控制低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颅内压、血压。结果:在干预后,通过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值以及血压值可知,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值及收缩压、舒张压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施行常规护理+控制低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颅内压值以及血压值。

  • 标签: 控制性低温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2月-2020年11月接诊80例需接受手术治疗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身体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常规手术 损伤控制性手术 严重腹部创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中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80例,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针对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PTAPPT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DIC及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死亡率,显著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术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理念在治疗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5月至2009年3月间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应用DCS理念指导救治15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11例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4例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或栓塞)的临床资料.整个治疗过程遵循迅速切除坏死肠管、不强求恢复肠道连续、术中取栓、术后ICU复苏并持续溶栓和计划内二期手术重建消化道连续的阶段救治策略.结果10例患者(66.7%)救治成功并获得术后3个月以上的存活期,残留小肠长度120~280(209.0±53.8)cm.均无需肠外营养.5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死于血栓复发,1例死于术后消化道大出血,1例术中放弃治疗,另1例全小肠切除者术后放弃治疗.结论DCS治疗理念可以成功救治AMI患者.在处理肠管时,应注意同时进行取栓、溶栓和抗凝治疗.

  • 标签: 损伤控制性外科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血栓溶解疗法 血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将6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损伤控制手术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及患者病死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胆损伤患者行控制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胆外科 损伤控制性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普通外科肝胆损伤控制手术临床应用疗效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普通外科肝胆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共有患者八十例,对其进行了随机分组,观察组有患者四十例,对照组患者有四十例,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了损伤控制手术,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了常规1期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及病死率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其中观察组患者有四十例,有四例患者死亡,病死率占比是10.0%,二例患者出现粘连肠梗阻,二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对照组患者有四十例,其中有十三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占比是32.5%,五例患者出现粘连肠梗阻,七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对比,差异较为明显。结论对于肝胆损伤患者来讲,通过控制手术的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改善病情,可以减少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医学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 标签: 普通外科 损伤控制性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手术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病例,分析控制手术治疗实施过程,指导临床实践。结果3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经损伤控制外科手术,通过积极止血、抗休克,建立静脉通道,SICU复苏后28例(87.50%)患者病情好转,于首次手术后24~48h进行确定性手术,4例因病情太重死亡。结论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病例患者身上起到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为患者赢得了关键的救治时间,极大的改善了患者机体内环境,为后继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着广泛的医学应用前景。

  • 标签: 腹部创伤 严重 损伤控制性手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严重肝脏创伤效果。方法: 24例患者平均分为 2组,每组 12人,分别采取损伤控制手术治疗方式和传统方式进行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中实验组12人,治愈 11人,占比 91.67%,有不良反应者 1人,占比 8.33%,死亡者 0人。对照组中实验组 12人,治愈 8人,占比 66.67%,有不良反应者 3人,占比 25.00%,死亡者 1人,占比 8.33%。 结论:采用DCS进行治疗的效果好于采取传统方式的治疗效果,该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传统治疗方式 实验比较分析 手术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用于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住院时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的56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行急诊I期手术治疗的45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中死亡6例,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实施损伤手术治疗有助于减少患者死亡率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控制性手术 严重腹部创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本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选取52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损伤控制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损伤控制组患者。结果损伤控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损伤控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4%,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结论在治疗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应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提升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实现对腹腔出血和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有效防范。

  • 标签: 损伤控制性外科手术 严重腹部创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按照损伤控制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12月诊治严重腹部创伤 30例,其中 15例应用损伤控制手术作为观察组,余下 15例为传统常规手术作为对照组。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针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在治疗中将损伤控制手术进行运用,可有效提升该部分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

  • 标签: 损伤控制性手术 严重腹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特点及损伤控制技术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急诊科应用损伤控制技术(DCS)急诊救治113例胸腹联合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6例胸腹联合伤纳入损伤控制组,就诊后即刻给予液体复苏,急诊手术止血和控制感染,然后置EICU行重症监护治疗,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分期进行确定性治疗和后续治疗。结果复苏期患者PH值、体温、血乳酸与对照组相比,其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要短,DIC的发病率、病死率均低。结论胸腹联合伤伤情复杂,生理紊乱严重,死亡率高,主动实施损伤控制技术开展救治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其生存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损伤控制技术 胸腹联合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通过常规手术治疗、创伤损伤控制手术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6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损伤控制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抢救成功率。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分别93.02%、69.77%,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58%、9.3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损伤控制手术用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抢救成功率,还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 严重腹部创伤 手术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对外伤肝破裂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月在外科实行损伤控制手术处理外伤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实行损伤控制手术60例,其中治愈54例,死亡6例,包括2例因肝大部碎裂无法止血死亡,1例合并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1例失血性休克死亡,2例肝叶切除术后死亡。(2)术后并发肝脓肿4例,膈下及肝创面感染3例,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3例,胆瘘2例。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手术能够达到快速、简单及有效的止血目的,既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创伤对患者的损害程度,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机体脏器的功能,最终达到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 标签: 损伤控制性手术 外伤性肝破裂 临床效果 大出血 出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