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前强化肺功能锻炼对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行开胸食管切除术的食管癌患者60例,于术前随机分成术前强化肺功能锻炼组和术前常规准备组,观察分析两组术后咳嗽情况。结果术前强化肺功能锻炼组术后主动咳嗽24例(80%),常规准备组主动咳嗽15例(50%),术前强化肺功能锻炼组术后咳嗽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准备组(P〈0.05)。结论术前强化肺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术后积极主动咳嗽,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住院费用。

  • 标签: 食管癌术前准备 术前强化肺功能锻炼 咳嗽排痰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型器(Smartvest)法与人工叩击法在肺部感染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相似的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人工组和仪器组,分别使用人工叩击与Smartvest。比较两组的量及后SpO2。结果仪器组量42.54±4.72ml较人工39.65±6.32ml明显增加;半小时SpO2平均94.38±2.38较人工组92.89±2.87%。显著增加,七天后规律相同,两者差别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Smartvest功能明显优于人工法。

  • 标签: 新型排痰器(Smartvest) 人工排痰 排痰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胸术后患者进行 肺部护理时,进行按压气管诱导咳嗽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入我院于 2017 年 7 月— 2018 年 7 月期间进行开胸手术 患者 66 例,以随机数字表 法的形式将其分为研究 组和参 照组,分别为 33 例。 2 组均进行常规护理,之后 参 照组行叩背法 ,研究 组行按压气管诱导咳嗽,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 。 结果:研究 组术后并发率低于参 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将 按压气管诱导咳嗽应用在开胸术后肺部护理中,能够明显的减少并发症,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开胸术 按压气管诱导咳嗽排痰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胸术后肺部护理中应用气管按压法诱导患者主动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开胸术患者,分为A组(对照),B组(研究),各为45例,对照组实施拍背法,研究组实施气管按压法,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B组的总体结果优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住院时间也较A组更短,P

  • 标签: 开胸术 肺部护理 按压气管 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振动机配合常规雾化吸入对不能自主患者的作用及护理。[方法]对106例患者伴意识障碍患者28例,长期卧床年老体弱伴呼吸系统疾病,无力咳嗽者77例均伴有肺部感染、液粘稠,听诊肺部大量的干、湿性罗音,通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振动机合并氧气雾化吸入7---10天,效果105例效果明显,患者粘稠浓痰易排出,肺内液明显减少,呼吸音改变,1例治疗观察中死亡。结论振动机对、保持气道通畅效果明显,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

  • 标签: 不能自主排痰患者 震动排痰机排痰 有利痰液排出 气道通畅明显。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研究R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振动护理后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内收治的150例R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为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75例,应用振动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应用振动护理后排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后排量,观察组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血气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ICU机械通气中加入振动护理能够有助于患者,改善肺通气,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振动排痰护理 RICU机械通气 排痰量 效果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史摘要患者,女,53岁。于2007年2月初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干咳,无发热、胸闷、胸痛等症状,自服“感冒药”后症状稍有所缓解。1月后又出现咳痰蓝中少量带血现象。在当地医院胸片检查诊断为:“支气管炎症”,予以抗感染治疗,治疗两周后,咳嗽血等症状未见减轻,却感觉吸气时左下胸隐痛蓝有低热37.5℃。3月下旬外院复查肺CT示“左下叶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杏示“左下叶背段开口黏膜充血水肿,管口狭小”,细胞刷检:“未找到癌细胞”。转来我院作进一步检查。

  • 标签: 咳嗽 血痰 肺部团块状 纤维支气管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振动仪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振动,对照组采用空掌拍背。观察患者前后肺部体征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改变。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及肺部体征均有所好转,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振动仪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空掌拍背。有效预防及减少肺部并发症,能够保证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有效呼吸功能,减轻脑水肿,减少并发症,争取最佳抢救时机。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机械振动排痰仪 排痰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背心式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背心式组为研究组和传统人工叩击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量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及量。结果  在第1d和7d总量与血氧饱和度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背心式排痰仪 COPD急性加重期 人工叩击 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肺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使用咳嗽和呼吸功能训练,观察该种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78例肺肿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 2018年 3月到 2020年 3月,并且根据使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使用咳嗽和呼吸功能训练。结果:( 1)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是 7.97±1.31( d)、 4.26±0.96( d),对照组是 12.35±1.47( d)、 6.27±0.99( d),( 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 2)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为 97.43%,对照组为 79.48%,( 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肺肿瘤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咳嗽和呼吸功能训练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 标签: 咳嗽排痰 吸功能训练 肺肿瘤 护理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讨论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对慢阻肺患者疗效的影响及护理。 方法 : 选取我院治疗的慢阻肺的患者 90 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 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康复护理。 结果 : 在训练前,实验组的 FEV1.0/FVC 百分比( 48.57 ±1.67 ) ( % ) 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肺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使用咳嗽和呼吸功能训练,观察该种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78例肺肿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 2018年 3月到 2020年 3月,并且根据使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使用咳嗽和呼吸功能训练。结果:( 1)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是 7.97±1.31( d)、 4.26±0.96( d),对照组是 12.35±1.47( d)、 6.27±0.99( d),( 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 2)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为 97.43%,对照组为 79.48%,( 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肺肿瘤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咳嗽和呼吸功能训练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 标签: 咳嗽排痰 吸功能训练 肺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法与拍背法在改善先心患儿术后肺不张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不张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术后接受拍背,对照组患儿术后采用机器拍背,比较两组患儿的不同拍背方式改善术后肺不张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肺不张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62.50%)(P<0.05);观察组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机器可改善先心术后患儿肺不张效果,增加排量,改善患儿血氧饱和度,提升护士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拍背排痰 机械排痰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能够产生振动正向压力(PEP)来帮助患者清除肺部和气道中过多的分泌物,研发了一款振动仪。本仪器采用压差式的压力传感器进行采样测量,内置采用基于Google的安卓操作系统的智能APP应用软件,通过软件设置可实现振动频率为10~32Hz的振动波形。本仪器的振动频率与哮喘(10~35Hz)和慢性阻塞性肺病(10~32Hz)患者呼吸系统的共振频率基本一致。本仪器产生的振动频率,其范围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纤毛运动和呼吸系统共振频率范围内,可有助于促进患者肺部分泌物的排出。本仪器通过试验对比与Acapella Choice产品的性能基本一致,本仪器可为患者提供振动PEP治疗,帮助患者咳痰。

  • 标签: 振动排痰仪 压力传感器 振动正向压力 PEP 咳痰 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