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固定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桡骨远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内固定,观察组44例患者行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1.8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56.82%,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固定物易取花费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8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固定结合后期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成效。方法笔者2014年6月~2016年10月早期应用固定固定,后期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骨折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28~67岁,平均44±13岁。右侧12例,左侧10例,双侧3例。结果本组中未出现感染病例,4例浅表感染经换药愈合。均随访12-18个月,骨折平均5.5个月愈合,术后无钢板断裂、松动、骨不连等问题,关节功能满意。结论胫骨远端骨折早期行固定固定,后期行锁定钢板手术时安全、合理方案。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锁定钢板
  •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使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13例,均为RuediⅢ型。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7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骨折全部愈合,平均8个月。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分,优4例,良6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76.9%。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其创伤小,早期固定可靠,可显著减少皮肤坏死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是治疗严重Pilon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架 PILON骨折
  • 简介:目的总结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固定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004年以来对48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在"C"型臂x光透视机定位下,骨折闭合复位,固定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结果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全部治愈,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等发生.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固定固定的方法,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合并有心、脑、肺、肾慢性疾病的患者的治疗,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外固定架 股骨粗隆间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2l例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5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0.9%。结论胫骨Pilon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手术治疗方式,可以获得较好效果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外固定架 有限 内固定 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联合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按照研究纳入标注与排除标准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编号0-80号,输入电脑进行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采取固定联合内固定术(ORIF)治疗,手术规范开展后,对比指标:(1)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2)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3)骨折复位情况;(4)生存质量情况;(5)术后疼痛情况。结果:在不同手术治疗后,得出如下结果:(1)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更低;(2)实验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高;(3)实验组患者骨折复位率更高;(4)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更高;(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低。上述五项指标差异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ilon骨折 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骨折复位 并发症 术后疼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固定架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199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40例,男28例,女12例。其中内固定术后前不连2例,内固定术后失效2例,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1例,局部浅表感染2例。闭合性骨折16例,开放性骨折24例,(GustiloI型1例、II型20例、IIIB型3例)。闭合复位3例,开放复位37例。予自体骼骨植骨5例,胫骨拉力螺钉固定8例,腓骨克氏针固定2例。局部皮瓣转移3例,创面游离植皮3例。结果随访7-41个月,平均20个月,无一失访。1例中年患者术后死于肝癌,1例术后针道感染,1例CustioIIIb骨折骨不连,其余病例均骨折愈合,无骨感染和畸形愈合发生。结论固定是治疗胫腓骨折的一种主要方法,有其独特优势,提高固定稳定性,降低针道感染和固定针松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架 外固定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应用固定支架的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小腿骨折患者 (开放性小腿骨折、粉碎性小腿骨折、复杂性小腿骨折 )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 62例应用固定支架治疗小腿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其临床特征、疾病类型、主要并发症等,讨论其主要疾病的防治以及术后的相应护理。结果 本组 62例患者均达到良好的骨性愈合,骨性愈合的平均愈时间为 4个月,患者成功拆除外固定支架的平均时间为 8. 5个月。其中出现愈合延迟者 5例 ;出现固定针松动 6例 ;出现骨折成角畸形 3例,通过调整固定支架后完全矫正。无断针、针道感染情况,未出现肢体肿胀情况。 结论 采用固定支架的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小腿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越,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 ] 小腿骨折 外固定架 应用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固定与解剖钢板内固定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时间选择于2019年5月-2020年6月在院接收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进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进行手法整复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复位情况、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1.15±1.16)周、掌倾角(5.63±1.94)°、尺偏角(18.91±4.20)°、桡骨长度(13.12±1.56)mm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45(90.00%)优于对照组25(50.00%),P<0.0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加速腕关节恢复能力,患者骨折愈合快,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外固定 解剖钢板内固定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比目鱼肌内侧肌、骨膜复合瓣结合固定治疗伴软组织缺损的胫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伴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陈旧性胫骨骨折、骨不连、骨缺损患者采用比目鱼肌内侧肌、骨膜复合瓣结合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18例骨折均愈合,软组织缺损得到修复,下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伴软组织缺损的胫骨骨折采用比目鱼肌内侧肌、骨膜复合瓣结合固定治疗,手术安全、可靠,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外固定器 胫骨骨折 复合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治疗儿童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治疗儿童胫骨下段骨折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6~13岁,平均9.6岁;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所有患儿经X线确诊,按AO/ASIF分型A1型10例,A2型6例;B1型3例,B2型2例。记录术前、术后放射学检查结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下肢长度及踝关节活动度,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15.6(4~36)个月。术后出现固定针松动2例,针道渗液5例,无针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术后拆除外固定时间平均为2.2(2~3)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所有患儿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末次随访,未发现骨骺早闭现象,无肢体短缩及畸形。Johner-Wruhs评分优19例,良2例。结论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治疗儿童胫骨下段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 标签: 胫骨下段骨折 儿童 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对于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儿童胫骨骨折治疗的患者共60例,在治疗期间对于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10周,平均8周,经过随访,未发现延迟愈合、下肢缩短或过度生长等症状,未出现针道感染的症状,所有患者对于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对于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康复,值得加强临床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架 胫骨骨折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固定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探讨了84例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入组,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抽签分组后,一组采用常规的内固定进行治疗,为普通组,另一组采用固定进行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23%(40例),普通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95%(34例),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牵引、固定针道的护理方法。方法127例骨牵引及固定患者随机分为第一组63例和第二组64例,第一组针道常规滴75%酒精,第二组则采用外科换药护理针道,观察两组患者针道感染情况。结果对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换药与传统护理相比较能有效防止针道感染,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护理方法。

  • 标签: 骨牵引 外固定架 针道 护理 感染
  • 简介:高龄老年人骨质疏松,肢体不灵活,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或大粗隆部直接触地时,易造成骨折。这些老年人一般都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肾功能不全,不能承受较大的手术,或术后创口不愈合、感染。单纯长期牵引可引起并发症导致生命危险,我院选用固定可减小手术风险,得到满意效果,并且使患者早期离床,减少肺炎、褥疮等并发症,报告如下。

  • 标签: 外固定架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人 股骨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盆固定支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近4年来有完整资料的采用骨盆固定治疗的21例骨盆骨折患者,研究骨盆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21例骨盆骨折,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后,积极处理并发症,行骨盆骨折固定手术。必要时行相应的内固定手术。结果21例随访6个月~3年5个月,平均20.4个月。无1例死亡。螺钉松动1例1钉;钉道轻微炎性变2例4钉。术后8~24周骨折均愈合。按Majeed评估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优14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急诊骨盆前固定可增加骨盆的稳定性,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是损伤控制骨科理论的关键性技术。对X线片诊断的单纯耻骨上下支骨折的A型骨折,前路固定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达到早期起床活动的目的,可以作为最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骨盆前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