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外固定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架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9
/ 2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外固定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架的临床疗效分析

周宪华 1 王秋玲 2

1、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急诊外科 , 山东济宁 272000 2、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新兖中心卫生院 ,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外固定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架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时间选择于2019年5月-2020年6月在院接收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进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进行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复位情况、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1.15±1.16)周、掌倾角(5.63±1.94)°、尺偏角(18.91±4.20)°、桡骨长度(13.12±1.56)mm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45(90.00%)优于对照组25(50.00%),P<0.0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加速腕关节恢复能力,患者骨折愈合快,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外固定;解剖钢板内固定;疗效

在临床中,桡骨远端骨折是属于桡骨远端关节面2-3厘米之间的骨折[1]。发病率较高,在急诊骨折中极为常见,桡骨远端骨折处理不当,会导致患者功能受限和关节僵硬等危害[2]。目前,有手术治疗、手法整复外固定等治疗方案。本次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外固定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架的临床疗效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以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桡骨远端骨折标准;②年龄20-70岁;③患者自愿参与;④骨折时间不超过10天。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患者;②合并神经以及血管损伤骨折患者;③精神病患者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

对照组女25例,男25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4.65±2.51)岁。观察组中女24例,男26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6.36±2.34)岁。以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相对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采用5毫升利多卡因进行血肿内麻醉,顺着前臂长轴位置牵引拇指和手掌处,腕部偏向尺侧,将前臂伸展,促使腕关节弯曲,同时给予桡骨远端骨折位置推压尺侧和掌测,使腕部保持旋前,轻微偏位掌屈,透视C臂复位情况,将其复位后采取夹板外固定。

观察组实施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给予患者仰卧位置,麻醉行臂丛神经,在桡骨远端掌测进行切入,切开长度约7厘米,牵引桡侧腕肌、正中神经、拇长屈肌拉向尺侧,露出骨折端并保护桡动脉,必要时通过切开腕关节,露出骨折关节面,拉扯骨折并复位,复位后采取钢板固定桡骨远端掌测,透视C臂确定钢板位置已调整,防止螺钉进入桡骨远端关节面。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复位情况、腕关节功能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用X2检验、t检验,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24.0软件,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2.1对比2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1.15±1.16)周、掌倾角(5.63±1.94)°、尺偏角(18.91±4.20)°、桡骨长度(13.12±1.56)mm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复位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骨折愈合时间(周)

掌倾角(°)

尺偏角(°)

桡骨长度(mm)

观察组

50

11.15±1.16

5.63±1.94

18.91±4.20

13.12±1.56

对照组

50

20.41±2.18

8.25±2.54

21.10±3.12

11.98±1.56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观察两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45(90.00%)优于对照组25(50.00%),P<0.05。如表2:

2: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观察组

50

30(60.00)

15(30.00)

5(10.00)

45(90.00)

对照组

50

15(30.00)

10(20.00)

25(50.00)

25(50.0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一般是由于外伤引起,如摔倒、强烈撞击等原因[3]。桡骨远端位置在皮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由于生活中腕关节活动范围广泛,时常会出现关节受伤或骨折的现象[4]

在临床中,手法整复外固定操作易简单,虽不给予创伤手术,但极度容易造成二次移位,尤其对于粉碎性骨折治疗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患肢血运障碍、运动障碍[5]。钢板固定远端骨折,稳定性较强,组成内支架,防止复位后骨折改换位置或关节面的塌陷,减少软组织损伤,使患者伤口更快愈合,是更多临床病人的首选[6]。本次研究,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1.15±1.16)周、掌倾角(5.63±1.94)°、尺偏角(18.91±4.20)°、桡骨长度(13.12±1.56)mm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45(90.00%))优于对照组25(50.00%),P<0.05,说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加速腕关节恢复能力,骨折愈合快。

综上所述,经过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伤口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汉洋.手法整复超腕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伸直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6例[J].福建中医药,2019,50(2):83-85.

[2]王健.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0):68-69.

[3]尹义峰.优化手法整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J].心理月刊,2019,14(8):30-31.

[4]杨林,方瑞,王德志.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2例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9,9(19):209.

[5]邓建华.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1):132-133.

[6]杨灵森,毕荣修.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治疗手段的分析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35):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