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原因研究发现:劳动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与劳动收入比重之间互为因果。我国劳动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会使行政垄断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下降,行政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劳动收入比重下降,进而会使资本实际价格下降,增强行政垄断企业的市场力量,加剧劳动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程度。因此,减弱劳动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是稳定劳动收入比重的关键。

  • 标签: 劳动收入比重 资本价格 市场力量 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
  • 简介: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实现人口城镇化的主要内容是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和市民化.从农村剩余劳动的形成及转移机制出发,利用效用函数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决策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措施,即增强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的吸纳能力,实现多渠道多层次转移;优化政策制度,保障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转变和稳定人力资本的流向;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转移劳动素质与信息渠道建设.

  • 标签: 人口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路径
  • 简介:本文基于劳动市场分割理论探讨了劳动市场的动态变化与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必须探讨劳动市场的构成及其变化状况,并将其作为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在本科职业教育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是防止本科职业教育办学层次虚高;二是加强宣传,积极引导转型,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三是增加高职毕业生出路,优化社会阶层结构。

  • 标签: 本科职业教育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简介:与其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劳动转移更加困难和迫切。文章选取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为调研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法深入考察了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劳动转移状况。调查发现,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劳动转移存在转移成本高、人力资本水平低、劳务信息传递不畅、工业化水平低、受困户籍、社保、土地制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快"三化"发展、提升医疗和教育水平、完善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三位一体"技能培训系统、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议。

  • 标签: 少数民族 特困地区 劳动力转移 田野调查
  • 简介:大量农村劳动在城乡之间进行非永久迁移,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劳动流动的一个鲜明特征。基于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的中国式分权体制,构建一个城市政府行为模型探讨劳动非永久迁移现象的决定过程和形成机制,得出结论:中国的劳动迁移政策是由城市政府单方面制定的;在中国式分权体制的影响下,城市政府具有偏重劳动非永久迁移而忽视劳动永久迁移的制度激励。只有改变这种局面,才能实现劳动从非永久迁移向永久迁移的转变,且这种转变既有利于推进人口城市化,也有利于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劳动力迁移 非永久迁移 永久迁移 中国式分权 城市政府 城镇化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向城市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顺利转移的核心问题在于农村人力资本含量的高低。农村剩余劳动文化知识欠缺、专业技术缺失等人力资本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必须从人力资本视角出发,不断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增加政府投入与培训、建立健全劳动市场机制,为顺利实现劳动转移提供保障。

  • 标签: 人力资本 农村 剩余劳动力
  • 简介:农村女性劳动技能提升关系着农村劳动转移及城镇定居,关系着新型城市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基于143户农村女性劳动调查数据,论文探讨了女性劳动知识技能提升意愿,通过构建数量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女性劳动技能提升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婚姻状况、工作技能、政府的引导等是影响女性劳动技能提升的主要因素,缺少非农工作技能、早婚的女性更倾向于安于现状,不注重个人劳动技能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政府帮扶及培训工作的开展能有效提高农村女性劳动改变知识技能的意愿。

  • 标签: 新型城市化 农村女性劳动力 知识结构升级意愿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 简介:“民工荒”现象的发生令劳动供给成为影响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造成的企业内迁行为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发展契机。H省G县的引进企业在当地遭遇招工困难的情况,导致G县政府“十二五”规划实施受阻。研究显示,招商引资的实施办法和考核方式导致竞争式招商;规划未能正确估算G县人力资源的承载能力,导致劳务输出过量,共同造成劳动供不应求。上述制度层面的问题短期难以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可以通过选择科学的方法对G县剩余劳动规模进行估算得到解决。

  • 标签: 规划 承载能力 考核制度 剩余劳动力
  • 简介: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485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多项Logistic模型,研究多重资本约束下劳动转移对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转移对农户选择农业专业型生产经营模式具有积极影响,而对农户选择其他生产经营模式具有消极影响。因此,劳动转移有利于瓦解农户兼业模式,促使农户重新选择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的简单农业生产和采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实施的规模化生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多重资本约束 劳动力转移 生产经营模式
  • 简介:本文使用二元及多元Logit模型对我国云南省少数民族聚集的农村地区劳动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重点就地区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对男性、女性劳动外流及就业决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及家庭因素中除老年人数量外,其他变量对男性和女性外出决策的影响方向一致;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整体提高在抑制劳动外流的同时,对个体选择从事本地非农业劳动产生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提高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对调节劳动合理外流、促进地区非农业经济发展及解决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民族地区 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 LOGIT模型
  • 简介:在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劳动者是自身劳动的所有者,劳动使用价值即劳动的支配者是联合的个人即社会,劳动不再是商品。本文着重从劳动商品理论入手,考察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形式演变,进一步分析得出,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所有制,即“重建的个人所有制”是指对劳动者自身劳动的占有,而不包括对劳动的使用价值即劳动的占有。这一结论对深化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个人所有制 劳动力 劳动力使用价值
  • 简介:摘要为解决宁夏中南部山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等基本生存问题,宁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做出大规模生态移民搬迁的重大决策,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惠民目标。笔者在政府推动、校企结合中结合职业院校办学特点做好技术培训,落实贫困地区劳动转移,探讨校政企合作发展模式。

  • 标签:
  • 简介:海安县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最北部,下辖10个区(镇),233个行政村(社区)。现有总人口96万,其中农村户籍人口64.74万,农村劳动35.54万,农村劳动就业率达83%。农村劳动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面对农业产业化、工业转型升级、企业用工需求增加的新形势,近年来,海安县紧紧围绕就业工作重点,以"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促发展"为目的,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为抓手,量体裁衣,以县实际情况为依托,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村劳动转移就业工作。

  • 标签: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海安县 江苏省 体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简介:金融化是指全球金融利益主导着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金融化是三个彼此不同又相互联系的过程,共同推动了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弹性劳动机制的角度分析,这些变化带来的风险最终仍将由劳动者承担。政府一方面放松金融管制,另一方面却通过弹性劳动机制加强对劳动的管制。弹性劳动机制使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流入金融部门,如果没有弹性劳动机制,全球金融及其运行网络就无法维持。全球金融资本主义试图借助全球化和金融化发展壮大,而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金融化过程中,必然衍生全球危机。因此,当务之急是寻求一种有利于劳动者的劳动制度,以对抗金融化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

  • 标签: 金融化 全球金融 劳动力市场 新自由主义 新帝国主义
  • 简介:农村劳动向城镇转移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但是农村劳动转移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黑龙江省的农村城市化移民,就面临着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性、职业技能培训意识淡薄、难以得到所需的教育等问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积极发挥应有作用,为农村劳动转移提供教育保障、就业培训、就业跟踪服务和职业培训平台。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区域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 简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作为准司法机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在仲裁程序中应注意避免先人为主的倾向性.不轻易调查取证,以保守依法中立、公正的立场.维护仲裁的公信力。但为查清案件事实。在特别情况下.有必要进行调查取证。基于仲裁委的中立地位.为防止仲裁擅断.避免偏袒不公.仲裁委调查取证应当严格限制在一定条件范围内.

  • 标签: 调查取证权 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争议案件 仲裁程序 司法机构
  • 简介:为了更好保护和利用冬虫夏草(Cordycrpssinensis)资源,对互助县冬虫夏草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互助县共有10个乡镇分布有冬虫夏草,分布面积12186hm2,蕴藏量约293kg.其中加定镇和巴扎乡为主产区,另外8个乡镇为零星分布区.

  • 标签: 互助县冬虫夏草 调查报告
  • 简介: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既关乎女性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也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在对青海省非国有企业女职工调查采访的基础上,探讨分析非国有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现状和缺陷,剖析其深层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女职工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 标签: 非国有企业 女职工 劳动权益保护
  • 简介:为掌握东乌珠穆沁旗野生资源植物种类、数量及用途,确定该旗植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于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期间,根据不同植物生长期、植被类型,采用不同路线,历时30天,对东乌珠穆沁旗野生植物进行了综合考察,并进行分析、研究、论证。结果表明,东乌旗野生维管植物有94科383属1027种,按照主要用途将东乌珠穆沁旗野生资源植物分为7类,即饲用植物共有28科132属455种,药用植物83科229属392种,食用植物20科29属38种,工业用植物17科27属49种,水土保持植物18科28属84种,观赏植物25科55属107种,濒危植物9科12属13种,并分析其开发利用途径,提出了4点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

  • 标签: 东乌旗 野生资源植物 分类 利用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