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炎性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浙江省荣军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7例,按照患者入院后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62例与病死组35例;另选择浙江省荣军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功能指标变化;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生存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3.54±0.25)g/L、D-二聚体(D-D)(3.42±1.08)mg/L,病死组血浆Fib(4.08±0.34)g/L、D-D(5.31±1.45)mg/L,均高于对照组的(3.17±0.38)g/L和(0.53±0.16)mg/L(F=6.893、13.245,均P<0.05),且生存组血浆Fib和D-D水平低于病死组(P<0.05)。生存组血清CRP(48.85±6.57)mg/L、PCT(4.35±1.28)g/L,病死组血清CRP(132.52±19.48)mg/L、PCT(10.48±1.96)g/L,均高于对照组的(2.76±0.63)mg/L和(0.10±0.03)g/L(F=48.973、13.241,均P<0.05),生存组血清CRP和PCT水平低于病死组(P<0.05)。生存组CD3+(62.35±3.87)%、CD4+(37.48±2.86)%、CD4+/CD8+(1.40±0.14),病死组CD3+(54.61±3.46)%、CD4+(33.09±2.15)%、CD4+/CD8+(1.07±0.20),均低于对照组的(75.34±4.35)%、(43.87±1.90)%和(1.89±0.16)(F=6.893、13.245,均P<0.05),生存组CD3+、CD4+和CD4+/CD8+高于病死组(P<0.05)。生存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9.28±1.35)分,低于病死组的(15.64±2.48)分(t=16.383,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明显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下降,且凝血功能、炎性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休克,脓毒性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细胞免疫功能 病情严重程度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态评分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其相关严重感染的发生风险。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等英文数据库中,关于来那度胺治疗MM的疗效及其相关严重感染发生风险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其中研究组采用来那度胺或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地塞米松或安慰剂+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由2位研究者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将纳入文献通过改良后Jadad量表进行RCT质量评价。使用R3.3.1软件对来那度胺治疗MM的无病生存(PFS)期、总体生存(OS)期、严重感染发生率、呼吸道严重感染发生率、严重感染相对危险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文献筛选,共计纳入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7篇RCT文献。共计纳入4 007例MM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为2 117例,对照组患者为1 890例。7篇文献均为高质量RCT。Meta分析结果示:①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3年PFS期显著延长(HR=0.54,95%CI:0.36~0.82, P=0.004),而3年OS期无明显受益(HR=0.84,95%CI:0.62~1.14, P=0.262)。②接受来那度胺治疗的MM患者严重感染率为6.67%~21.47%,总体发生率为14.01%(95%CI:11.01%~17.02%),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46%(95%CI:27%~6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来那度胺治疗MM患者相关严重感染发生风险增高(RR=1.92, 95%CI:1.59~2.33, P<0.000 1)。结论来那度胺虽可使MM患者PFS期获益,但其对患者OS期无明显改善,并且所致的严重感染发生风险较高,尤其是呼吸道严重感染。在MM患者接受来那度胺治疗过程中,应对感染进行密切监测,以期实现来那度胺的优化治疗。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来那度胺 感染 呼吸道感染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感染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机制及潜在干预药物,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inibus, GEO)筛选SARS-CoV转录组数据,使用R语言包对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和基因本体学(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使用STRING在线分析网站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关键基因。再应用表观精准治疗预测平台(Epigenomic Precision Medicine Prediction Platform, EpiMed)对关键基因进行多组学关联分析和潜在治疗药物预测。结果选择SARS-CoV全基因组表达谱数据,共筛选出差异基因3 606个,其中上调2 148个,下调1 458个。GO富集主要与病毒感染、白细胞迁移与粘附、急性炎症反应和胶原蛋白分泌等有关。KEGG富集主要与信号转导、急性炎症、免疫反应等有关。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得到PTPRC、TIMP1、ICAM1和IL1B等10个肺损伤相关的关键基因。EpiMed平台预测出白头翁、虎杖、TNF-α抑制剂、泛昔洛韦、氟伐他汀等药物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结论SARS-CoV感染可通过激活一系列炎症相关分子引发肺损伤,可能有效的治疗药物包括白头翁、虎杖、TNF-α抑制剂、泛昔洛韦和氟伐他汀。

  • 标签: 冠状病毒 肺损伤 生物信息学 药物重定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从而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和风险,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1-5]。目前临床上关于严重创伤急救护理的研究比较多,本文将其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严重创伤 急救护理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严重胸部损伤一直是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胸部损伤以高能量损伤为主,伤情严重和复杂,救治难度不断增大。近年来,胸腔镜、体外膜氧合(ECMO)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及创伤救治理念的更新,使得过去许多治疗无望的严重胸部损伤患者获得妥善的救治。目前,对严重胸部损伤的临床治疗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争议,笔者结合文献和临床救治经验,对几类严重胸部损伤的救治方法选择和手术时机等进行分析,为严重胸部损伤的规范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胸部损伤 外科手术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肢体挤压伤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为以后此类患者的救治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年 9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严重肢体挤压伤患者 31例的临床资料 ,总结其临床特点、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情况。 结果 31例严重肢体挤压伤患者治愈 21例,好转 7例,治愈好转率 90.3%;未愈 3例,包括死亡 1例,死因为高血钾致心肺复苏失败。本组发生挤压综合征 14例 (45.2% ),其中发生高血钾 7例 (22.6% )、肌红蛋白尿 14例 (45.2% )、急性肾功能衰竭 5例 (16.1% )。并发软组织感染 3例,骨感染 1例,均治愈。截肢 1例 (3.2% )。 结论 对于严重肢体挤压伤患者,解除压迫前伤肢近端结扎止血带、早期足量液体补充、及时筋膜室切开清创后负压封闭引流应用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严重肢体挤压伤的截肢率。

  • 标签: 肢体挤压伤 挤压综合征 救治
  • 简介:摘要2018年12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伤后17 d由基层医院转入的一对同时严重烧伤的女性孪生患儿,年龄2岁。入院时体格检查见姐妹两人头面部、左上肢、足部等多处严重烧伤,且血型稀有,姐姐为B型Rh D变异血,妹妹为B型Rh阴性血,备血困难。妹妹烧伤总面积为15%体表总面积(TBSA),左耳Ⅳ度烧伤,大部分耳廓脱落,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补液抗休克及营养支持对症处理,分次手术移植左大腿刃厚皮片修复左上肢创面,右大腿薄中厚皮片封闭头面部创面,预留并保存右大腿薄中厚皮片3 cm×1 cm。姐姐烧伤总面积为22%TBSA,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严重肺部感染,病情危重。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补液抗休克及营养支持、雾化祛痰对症处理,一般情况基本稳定并备血充足后,用左大腿薄中厚皮片封闭头面部及左上肢创面,术中将妹妹预留的右大腿薄中厚皮片移植于耳后创面,术后皮片成活、扩展与自体皮无异。姐妹2人分别于住院24、21 d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手术效果较佳。

  • 标签: 烧伤 儿童 孪生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脏器损害是目前严重烧伤最重要的死亡原因,直接阻碍严重烧伤患者治愈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从有效防治休克减轻脏器缺血缺氧损害、加强吸入性损伤处理防治呼吸衰竭、加强感染防治和免疫调理防止炎症反应失控、积极处理烧伤创面防治创面脓毒症、加强器官功能扶持和营养支持调理高代谢、加强基础与转化研究力求精准施策等方面介绍对严重烧伤脏器损害综合防治的思考,供读者参考。

  • 标签: 烧伤 脏器损害 综合防治
  • 简介:摘要1例71岁男性患者因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给予注射用血塞通8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用药前肝功能正常。用药第3天,患者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和皮疹,实验室检查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49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57 U/L,总胆红素(TBil)33.4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0.3 μmol/L,碱性磷酸酶(ALP)51 U/L。次日出现黄疸,ALT 2 597 U/L,AST 2 647 U/L,TBil 74.6 μmol/L,DBil 24.3 μmol/L,ALP 58 U/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0%,国际标准化比值2.4。诊断为严重肝损伤,考虑可能与注射用血塞通相关。停用该药,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保肝治疗。1周后患者ALT 785 U/L,AST 653 U/L,TBil 46.0 μmol/L,ALP 44 U/L,PTA 42%。7 d后随访,患者皮疹消退,ALT 433 U/L,AST 372 U/L,TBil 35.2 μmol/L,DBil 10.1 μmol/L,ALP 48 U/L。

  • 标签: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三七 皂苷类 血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