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15岁。主诉:前牙开(牙合)。一、临床检查1.口外:面部不对称,下颌右偏,凹面型,高角,面下1/3过长。2.口内:双侧磨牙关系完全近中,全牙列反(牙合),二、X线检查侧位片显示上颌后缩,下颌前突,高角,开(牙合)。正位片显示下颌右偏。左手腕显示:Fishman骨骼成熟指数SMI为11。

  • 标签: 下颌第二磨牙 手术矫正 畸形 骨性 拔除 面部不对称
  • 简介:孪生姐妹同患下颌前突畸形一例矫治报告程丽一、典型病例:张娜、张伟,女,7.5岁,因同患"地包天"而要求矫治。姐妹俩面形十分相似。追问病史,其祖父有下颌前突畸形。患者母诉两人幼儿时曾用奶瓶喂奶。检查:姐妹俩均是凹面型,下颌都能退至前牙对刃,均为替牙。张...

  • 标签: 下颌前突畸形 孪生姐妹 矫治方法 活动矫治器 同患 遗传性
  • 简介:摘要沉井下沉是沉井施工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在挖土下沉过程中若控制不好,就会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在下沉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对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 标签: 沉井下沉 偏斜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金属手术定位片辅助半面短小畸形患者下颌骨截骨的可行性和精确性。方法选择2018年5至11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就诊的PruzanskyⅡ型半面短小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术前拍摄CT,通过Mimics 19.0设计截骨方案,制备金属手术定位片。术中在手术定位片的引导下,行半面短小畸形的截骨、牵引器置入术。待牵引达到术前设计的长度后结束牵引,拍摄CT。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Control对术前和牵引完成后的2组下颌骨数据进行配准,随机选取截骨面上的6个点获得误差值,取其平均值记作截骨面之间的距离误差,同时计算截骨面之间的夹角,记作角度误差。距离误差采用2 mm作为参考值,角度误差采用5°作为参考值,在SPSS 25.0中进行单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入组10例半面短小畸形患儿,男6例,女4例,年龄3~8岁,平均4.9岁,左侧3例,右侧7例。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牵引器置入术,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无明显并发症。所有患儿均随访1年,牵引成骨效果良好,面部不对称改善明显,咬合平面偏斜的情况基本矫正。通过Geomagic Control配准,可直观展现术前和术后下颌骨的误差分布,2组下颌骨拟合的误差为(0.94±0.92) mm。截骨面之间的距离误差为(2.05±0.40) mm,角度误差为(4.76±1.95)°,与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手术定位片辅助半面短小畸形下颌骨截骨具有可行性,精确性较高,有利于术前设计方案在术中实现,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半侧面部偏小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骨生成,牵张 手术定位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患者采取两期矫正治疗的效果。方法:与我院接受两期矫正治疗的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患者中随机抽取25例作文研究对象,给予两期矫正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头影测量结果、咀嚼功能、咬合力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ANB(3.29±1.10)°,SNA(76.24±3.08)°,SNB(75.91±3.67)°,Y轴(69.60±4.83)°,GO-PG(74.90±4.91)mm,PP-SN(8.72±0.12)°,MP-FH(27.90±3.24)°,1-SN(105.20±5.39)°,MP(101.24±2.75)°,Z角(78.43±6.35)°,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咬合力(128.76±4.35),咀嚼功能(75.34±5.18),显著优于治疗前[咬合力(89.54±5.20),咀嚼功能(59.75±4.26)]。治疗后患者对牙齿的满意度(92.14±3.79)分,显著优于治疗前[满意度(80.65±4.90)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的患者,采取两期矫正治疗可有效恢复正常的咬合,恢复整齐牙列,纠正面部畸形状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 两期矫正治疗 头影测量结果 咀嚼功能 咬合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患者采取两期矫正治疗的效果。方法:与我院接受两期矫正治疗的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患者中随机抽取25例作文研究对象,给予两期矫正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头影测量结果、咀嚼功能、咬合力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ANB(3.29±1.10)°,SNA(76.24±3.08)°,SNB(75.91±3.67)°,Y轴(69.60±4.83)°,GO-PG(74.90±4.91)mm,PP-SN(8.72±0.12)°,MP-FH(27.90±3.24)°,1-SN(105.20±5.39)°,MP(101.24±2.75)°,Z角(78.43±6.35)°,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咬合力(128.76±4.35),咀嚼功能(75.34±5.18),显著优于治疗前[咬合力(89.54±5.20),咀嚼功能(59.75±4.26)]。治疗后患者对牙齿的满意度(92.14±3.79)分,显著优于治疗前[满意度(80.65±4.90)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的患者,采取两期矫正治疗可有效恢复正常的咬合,恢复整齐牙列,纠正面部畸形状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 两期矫正治疗 头影测量结果 咀嚼功能 咬合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部下份不对称畸形的临床矫治方法,提高临床治疗下颌骨偏颌畸形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7-2016.1期间7例成人下颌骨偏颌畸形病例,通过口内进路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改良手术矫治,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36个月,6例患者偏颌畸形得到明显矫形,咬合恢复,张闭口功能正常,下颌骨截骨区愈合良好,口内创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并发症。1例因术前正畸未做术后咬合不佳,经术后正畸治疗咬合恢复正常。结论通过口内切口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改良手术矫治下颌骨偏颌畸形疗效明显,手术创伤小,恢复正常咬合,

  • 标签: 下颌骨 偏颌畸形 矢状劈开 术后正畸
  • 简介:摘要在隧道施工期间,水平钻孔是一项常用的技术,在特殊地质环境中,如何保证钻进方向的准确性,成为施工人员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指出钻孔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技术要求,介绍了冻结孔水平钻孔时的偏斜控制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卵石层 水平冻结孔 技术要点 偏斜控制 质量要求
  • 简介:目前,在立井地面预注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注浆孔数及参数(如浆液的扩敞距离等)都是按铅直孔的要求设计的。但在实际施工电几个注浆孔很难都打成直孔,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偏斜,一般工程的允许斜率是0.5~0.8%。

  • 标签: 注浆工艺 注浆孔 注浆质量 钻孔偏斜 斜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正颌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1年1月~2015年1月。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各有5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美观程度、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美观度为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8.95±4.32)分、(37.18±4.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4±6.23)分、(46.39±5.07)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0.24±6.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2±6.03)分(P<0.05)。结论在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颌面美观程度,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 颌面 正颌外科 正畸 护理
  • 简介:本文主要从数字化技术在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测量数据研究的角度来证明相关数据的联系,探究其意义.利用数字化技术测量下颌骨体的长度、下颌骨的角度,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对比,探究两者在骨性Ⅲ类错颌畸形中的意义.并且对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做出阐述.

  • 标签: 数字化技术 骨性类Ⅲ错颌畸形 数据测量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固定式下颌前移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收治时间: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均行固定式下颌前移矫治器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SNA矫正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NB、ANB、U1-SN、L1-MP、PFH、AFH矫正前后比较,SNB、PFH、L1-MP、AFH增加,ANB、U1-SN减少,矫正前后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Ⅱ类错牙合畸形 固定式下颌前移矫治器 疗效
  • 简介:摘要:总结1例主动脉弓缩窄合并心内畸形并发重度先天性喉软化症及小下颌畸形患儿的术后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重视气道管理,做好循环系统的监测,预防及治疗胃食管反流,给予个体化的镇痛管理及严密的口腔和伤口护理,积极预防感染,通过渐进式喂养及经口喂养改善患儿营养,促进预后。本例患儿经152d 的治疗和护理后病情稳定出院,出院3个月后返院复查心功能恢复良好,成功取出延长器,小下颌矫形效果良好,呼吸平稳,喂奶无呛咳,体重增长满意。

  • 标签: 主动脉弓缩窄 喉软骨软化症 小下颌畸形 婴儿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煤矿钻探工作也正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的井下工作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此篇文章当中就主要针对煤矿井下施工钻孔偏斜的原因进行一个分析以及就那个影音提出一些对策进行一个了解。

  • 标签: 煤矿井下 钻孔偏斜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地铁地铁运营线小半径曲线施工时采用“轨排法”施工,“轨排法”施工时轨排在铺轨基地制作时为直线状态,曲线段轨排制作时需要将轨排从曲线状态还原到直线状态进行制作,主要方法是将曲线段轨排以轨排中心线的切线方向,将轨排从中间向两端自然展开为直线状态。曲线段轨枕按轨排中心线向轨排两端扇形均匀分布,曲线外侧轨枕分布增加该轨排缩短量的一半,曲线内侧轨枕分布减少该轨排缩短量的一半。现场轨排安装完成后满足要求,经过长时间地铁运营,扣件各种零部件发生变化,从而发现轨距块与钢轨存在不密贴现场,轨道状态发生变化,容易导致列车行驶不平稳乘车舒适度差等现象。为了解决地铁运营线小半径曲线地段轨枕偏斜导致轨距块与钢轨不密贴现象展开研究。。

  • 标签: 地铁 轨道病害 小曲线 轨枕偏斜
  • 简介: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繁荣,促使起重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扮演着主要角色。现阶段,我国的桥门式起重机共分为两个类型,即门式起重机和桥式起重机。分析门式起重机大车偏斜运行的原因,介绍了门式起重机的安全检测,门式起重机的安全评估分析。

  • 标签: 门式起重机 偏斜运行
  • 简介:下颌骨骨折在颌面骨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下颌骨的髁突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颌骨发生骨折时,会对颞下颌关节的骨组织及软组织造成直接及间接的损伤。本文就下颌骨骨折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选择早期、正确、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下颌骨 骨折 颞下颌关节
  • 简介:下颌骨缺损后的整复治疗,旨在重建骨的完整性,恢复其功能,矫正颌面矫形。利用自体骨移植整复下颌骨缺损,是目前最常用而有效的一种方法,但切取自体骨有增加患者痛苦的缺点,用以整复下颌骨大型缺损,每因塑形困难,效果往往不够满意,尚有不少病例,如切除下颌骨的恶性肿瘤(尤以儿童病例),则不宜立即采用自体骨移植修复,而异体骨移植

  • 标签: 下颌骨切除 下颌骨立即 切除下颌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正畸对骨性Ⅲ类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关节盘和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骨性Ⅲ类畸形患者20例,通过影像科医生的诊断判定关节盘移位类型,通过对颞下颌关节磁共振图像进行关节间隙测量判定髁突位置情况,观察术前正畸治疗前后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变化。结果术前正畸治疗不会导致关节盘的位置变化(P>0.05)。术前正畸前后TMJ关节间隙和关节间隙指数变化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正畸治疗不会导致骨性Ⅲ类畸形患者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变化。

  • 标签: 术前正畸 骨性Ⅲ类畸形 颞下颌关节 关节间隙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