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用蛋白质组学iTRAQ技术分析下齿槽神经缺失大鼠下颌张成期新生组织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6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下齿槽神经缺失大鼠下颌张成,对照组为正常大鼠下颌张成,均进行单侧下颌,速率:0.2mm/12h,期为10d,下颌张成期第10d取材.将取材的新生组织标本进行理化性分析、蛋白质提取及蛋白质定量检测.应用iTRAQ技术对蛋白质样本进行检测,寻找及鉴定差异蛋白.结果:应用iTRAQ技术质谱鉴定出置信度95%的蛋白315种,共鉴定出差异蛋白146个,其中上调≥1.5倍的39个,下降≤0.8倍的58个.结论:感觉神经系统在张成的成过程中起到一定调控作用.筛选出多种下齿槽神经缺失下颌张成期新形成相关的差异蛋白,为进一步验证感觉神经缺失对下颌张成形成相关蛋白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牵张成骨 下齿槽神经 iTRAQ技术 蛋白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犬牙槽张成(alveolardistractionosteogenesis,ADO)区新生长和改建的规律,为ADO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建立萎缩下颌牙槽动物模型。3个月后随机选择一侧萎缩下颌行牙槽切开术,植入2枚内型垂直向牙槽器,经过7d的间歇期,以每天1次,每次1mm的频率进行垂直向增高,连续5d。在固定期的第4、8和12周各处死4只犬并取材,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联用仪观察区新超微结构和测定其Ca、P元素含量。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区新不断钙化的过程,0~4周为新形成早期,〉4~8周为中期,〉8~12周为后期;X-射线能谱分析显示了成熟的过程,Ca、P含量逐渐增高,12周时和宿主含量相当。结论在牙槽张成的固定期,新逐渐形成并改建,至12周时成熟。

  • 标签: 牙槽骨牵张成骨 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皮肤器治疗跟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外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收治的9例闭合性跟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19~61岁,平均42.6岁;初次内固定手术至本次手术间隔时间14~75 d,平均47.3 d。其中术后伤口脂肪液化伴裂开1例,伤口皮肤坏死2例,伤口感染6例;伤口常规扩创后形成类梭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面积为5.0 cm×2.0 cm~7.0 cm×3.5 cm,且所有患者创面Pinch试验均阳性。于创面两侧缘各置入1枚直径为2.0的克氏针,安装新型皮肤器,术中根据创面两侧软组织条件,可急性闭合5 mm左右(宽度),术后每天调整器的螺纹杆以逐渐缩小创面,创缘靠拢后无张力缝合。记录创面张过程中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创面靠拢时间、速度、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创面瘢痕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创面均获得顺利闭合,创面靠拢(至缝合时)时间8~15 d,平均12.1 d;速度为1~3 mm/d,平均2 mm/d;创面完全愈合时间(至拆线时)22~30 d,平均26.8 d,期间VAS评分为3~7分,平均为4.9分;VSS评分2~7分,平均为4.1分;无术口感染复发、皮肤再坏死及需再手术患者。结论新型皮肤器治疗跟骨折内固定术后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外露,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创面原位修复器械;建议操作时设定速度为平均2 mm/d,患者耐受性好。

  • 标签: 跟骨 骨折 感染 创面修复 皮肤牵张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移植结合Ilizarov技术重建下肢解剖结构、恢复下肢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9年4月,应用组织移植结合Ilizarov技术重建患肢解剖结构及功能治疗51例,其中胫骨近端缺损17例、胫骨远端缺损27例、跟部分缺损4例、前足跖骨缺损3例。手术分期进行,一期组织瓣移植覆盖创面,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33例、腹股沟皮瓣8例、股前内侧皮瓣5例、胸脐皮瓣3例、背阔肌皮瓣2例,切取面积3.5 cm×15.0 cm~8.0 cm×25.0 cm;二期安装Ilizarov环形架或自行设计的器,采用Ilizarov环形架44例、自行设计器7例。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例股前外侧皮瓣部分坏死,3例皮瓣术后感染,其余47例皮瓣全部成活。36例胫骨采用搬运方法修复缺损,8例采用搬运与肢体延长结合恢复长度,4例跟采用横行或纵向恢复跟外形,3例前足跖骨缺损采用纵向或横行恢复足弓。随访9个月~2年,无骨髓炎复发,搬运对合端及延长区均获性愈合。按Paley性评分标准评定,结果优良率为98.0%,按生活质量评价表SF-36评分平均88.9分,按美国踝关节外科协会(AOFAS)评分平均79.5分。结论组织移植结合Ilizarov技术可重建下肢骨与软组织缺损,最大程度恢复患肢功能。

  • 标签: 下肢 Ilizarov骨牵张技术 骨缺损 外科皮瓣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一种简单合理的SD大鼠股骨张成模型。方法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雄性成年SD大鼠30只(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施行右侧股骨截断术,安装带有张成功能的外固定装置,静息期7 d后,以0.5 mm/d的速度,每天分2次进行,期为14 d,总长度为7.0 mm。实验期间观察大鼠活动;结束后进入矿化期,将矿化期分为2、4、8周3个时间点,在每个时间点随机抽取10只大鼠行影像学检查;在每个时间点随机抽取10只大鼠处死,取双侧股骨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本组造模时间为(25±5)min;实验过程中,大鼠活动良好;14 d,大鼠股骨基本获得预期距离。标本大体照片提示,在矿化期随着时间的增加,区域颜色由棕色变成灰白色,质地逐渐变硬;X线片提示,随着时间的增加,区新生痂逐渐增多,云雾状痂逐渐矿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在早期,区域主要是成纤维细胞,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出现小梁,在后期,小梁增大变粗,相互交织成网状,并出现钙盐沉积。结论经过14 d及8周矿化,成功构建SD大鼠股骨张成模型,该模型设计合理、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具有较好的科研、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牵张成骨技术 股骨 矿化 SD大鼠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张成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口腔颌面外科后,已逐渐成为治疗唇腭裂的重要选择。据研究报道,截线的设计、器的类型、上颌前移量、手术年龄等因素或将影响张成术的预后。本文主要针对唇腭裂上颌张成的最新进展,从治疗方法、患者类型和辅助治疗三方面,对可能影响唇腭裂上颌张成疗效和稳定性的相关因素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实践中制订恰当的治疗策略,改善手术预后提供参考。

  • 标签: 唇裂 腭裂 牵张成骨 颅面骨发育不全 预后
  • 简介:摘要机的使用要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配合起来。放线区段地的选择、场的确定及机器的摆放位置,决定着张力架线的施工安全和效率,因此,必须对设备的选场布置进行研究。

  • 标签: 牵张设备 选场布置 输电线路
  • 简介:摘要设备是公司的核心施工设备,在公司的生产施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设备的现场管理科水平,发挥其最佳效益,并争取获得设备寿命周期总费用最低的目的,应加强设备的现场预防性管理及设备全过程管理。

  • 标签: 牵张设备 电力 现场管理
  • 简介:摘要设备是用于电力工程机械,是目前220千伏以上架线施工必不可少的设备,随着电力施工事业的发展,对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必须对设备进行规范操作。

  • 标签: 牵张设备 规范操作 电力工程
  • 简介:目的:探讨用蛋白质组学iTRAQ技术分析大鼠下颌张成过程中新生组织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6只大鼠进行单侧下颌,速率:0.4mm/d,期为10d,术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下颌张成期第10d及下颌张成固定期第14d取材。将取材的新生组织标本进行蛋白质提取及蛋白质定量检测。应用iTRAQ技术对蛋白质样本进行检测,寻找及鉴定差异蛋白。结果:应用iTRAQ技术对大鼠下颌张成的新生组织成功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质谱鉴定出置信度95%的蛋白质共567种,共鉴定出差异蛋白207个,其中上调≥1.5倍的47个,下降≤0.8倍的58个。结论:筛选出多种与张成过程中新形成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验证与新形成相关的蛋白质奠定基础。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牵张成骨 iTRAQ技术 蛋白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同种异体脱钙、自体在胸腰段屈曲骨折后外侧融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胸腰段屈曲骨折患者,比较运用同种异体脱钙复合自体骨髓或自体髂骨进行后外侧融合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接受自体髂骨植,47例接受脱钙复合自体骨髓植;平均随访15个月;脱钙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自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后凸矫正效果、植融合效果和ODI评分没有显著差异;自体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脱钙组。结论复合了自体骨髓的同种异体脱钙可以作为胸腰段后外侧融合的植替代材料。

  • 标签: 同种异体骨 自体髂骨 屈曲牵张骨折 脊柱骨折
  • 简介:目的研究固定期放疗对兔下颌张成形成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实验动物行双侧下颌皮质切开术并植入器,5d后开始牵引,速率为0.5mm/次,2次/d,连续10d,共延长下颌10mm,固定10周;B组实验动物行双侧下颌皮质切开、植入器,进行,结束后固定10周,并在固定4周后开始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双侧下颌,5.4Gy/次,隔日1次,共5次,总剂量为27Gy;C组动物为对照组.固定期结束处死动物后,取各组动物区新生痂行X线检查、组织学观察、形态计量学分析、骨密度测定及三点弯曲试验测试牵引区抗弯强度.结果大体观察和X线检查显示所有进行下颌的实验动物间隙均有新形成,小梁沿方向排列,骨密度较高;组织学观察显示A组实验动物区均充满排列整齐的新生编织,B组可见较多的胶原纤维成发及软骨岛,新生小梁不及A组致密、成熟;形态计量学分析和机械力学分析结果显示B组的新生在骨密度和新生小梁数目上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在新矿化程度方面,固定期放疗组较差,其机械强度也较低(P<0.05).结论在张成术的固定期进行放疗仍可以出现区的新生形成,但软骨成分较多,机械强度较低.张成术用于颌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颌早期重建是可行的.

  • 标签: 下颌骨 修复外科手术 骨牵张 放疗
  • 简介:摘要液压设备主要用于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液压设备的安全性能影响着整个线路的施工要求,设备都是野外施工,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设备故障,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加快排除设备故障。文章对设备现场常出现的故障维修主要从设备的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执行部分与辅件四大方面进行阐述,使得维修工作能有针对性、全面性的,保障设备能快速进行使用。

  • 标签: 液压牵张设备 设备故障 维修 快速
  • 简介:摘要国家电力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轻型设备应用技术的飞跃,研究轻型设备的组合式应用,对于提升其应用效果与效率,保证电力工程事业的顺利推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并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轻型设备的组合式应用进行了研究,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 标签: 轻型牵张设备 组合式 应用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离断修复对大鼠张成再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运用随机抽样法分为A、B、C组。B、C组先分别于右侧坐骨神经行离断修复术,待神经愈合到8、12周后,3组分别行右侧股骨截延长外固定术(Ilizarov术)建立张成模型。股骨截延长术(Ilizarov术)前及术后行肌电诱导仪(EMG)检测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术后每周行X线检查生成情况。矿化2、4、6周分别取材行四点弯曲实验和组织学染色检测张成区的再生情况。应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运用非参数检验评估,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表通过GraphPad Prism 8.0绘制。结果A组在术前及术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优于B、C组;矿化第2、4周,X线片示B组成优于A、C组;HE及Safranin O染色示B组局部毛细血管及软骨形成明显多于A、C组;免疫组化染色示B组区骨桥蛋白(Opn)和钙素(Ocn)表达量高于A、C组;矿化第6周,四点弯曲实验示B组骨质量优于A、C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延长组的再生较单纯延长组愈合良好,股骨延长过程造成坐骨神经损伤后其电生理改变呈周期性变化,该损伤在术后6周可逐渐恢复。

  • 标签: 神经修复 Ilizarov技术 肢体延长 动物模型 大鼠
  • 作者: 朱跃良 徐永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骨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骨科,昆明 650032 朱跃良现在浙江大学医学院 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骨科,昆明 65003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搬移后张成不良的X线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并有随访资料的胫骨搬移患者321例,其中42例(13.1%)X线片显示成不良;男27例,女15例;年龄4~65岁,平均33.1岁;成不良发生部位:胫骨近端26例,胫骨干3例,胫骨远端13例。胫骨缺损长度为3.5~21.7 cm,平均6.7 cm。胫骨搬移并发的张成不良根据X线表现可分为4种类型:纵向型缺损,横向型缺损,虫蚀型缺损,全长型缺损。治疗的主要流程为:全身评估、局部评估、调架刺激和手术干预。调架刺激方法包括减调、停调、回调、手风琴技术,手术干预主要为二处截和植。使用外固定指数评估张成愈合及矿化情况,以Paley搬移治疗缺损肢体功能评价系统评估肢体功能。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71±11.7)个月(范围24~72个月)。成不良分型:纵向型缺损25例(59.5%,25/42),横向型缺损8例(19.0%,8/42),虫蚀型缺损2例(4.8%,2/42),全长型缺损7例(16.7%,7/42)。经治疗后,除2例截肢外,其余40例成不良均愈合,恢复行走功能。40例外固定指数为1.55~2.83个月/cm,平均1.76个月/cm。Paley搬移治疗缺损肢体功能评价标准:优27例,良10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92.5%(37/40)。治疗后再次出现的并发症包括:钉道感染(3例),搬移段轴向偏移(4例),马蹄足(2例),截肢(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2%(11/42);经对症处理后均纠正。结论根据X线表现,胫骨搬移中的截处成不良可分为纵向型缺损、横向型缺损、虫蚀型缺损、全长型缺损;按分型采用全身及局部对症治疗、调架刺激和手术干预,成不良的补救结果优良。

  • 标签: 胫骨 伊利扎罗夫技术 骨生成,牵张
  • 简介:背景:牙槽张成是解决严重牙槽萎缩的重要方法,其成过程和生物力学对于以后的种植和修复极为重要,目前一直缺少相关的实验研究。目的:分析犬牙槽张成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特点。方法:先拔除12只杂种犬双侧下颌前磨牙,牙槽修整后,制作萎缩牙槽模型。3个月后,植入骨内型牙槽器。经过7d的间歇期,以1mm/d,1次/d的频率进行牙槽垂直向增高。在固定期的1,2和3个月,对后的牙槽进行临床、生物力学、放射学和组织学检测。结果与结论:所有器与周围组织愈合良好。结束时,临床和放射学检查显示:萎缩牙槽分别增高(4.80±0.50)mm和(5.12±0.67)mm。组织学检测发现小梁在固定期的1-3个月成熟,其剪切力逐步提高,固定期3个月时和自体的剪切力相当。结果显示牙槽张成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性能在固定期3个月时与自体骨相当。

  • 标签: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牙槽骨牵张成骨 力学 组织学 牙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护理干预在皮罗综合征患儿行下颌张成术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进修三个月期间护理的皮罗综合征患儿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5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将组间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显示,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得到良好提高,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较少,患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对皮罗综合征患儿手术护理中开展综合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儿术后身体恢复。

  • 标签: 下颌骨牵张成骨术 皮罗综合征 术后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目的:建立SD大鼠胫骨模型,研究Wnt/β-catenin通路在大鼠胫骨张成中的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胫骨模型,以0.15mm/12h的速率延长胫骨。实验组大鼠期每天在间隙注射rrDkk1(recombinantratDkk1,25μg/kg),稳定期每3d注射1次。对照组大鼠相同时间接受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注射。于第1、3、6、12天和稳定期第10天获取痂标本,进行实时定量荧光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稳定期6周后获取痂标本,进行X线检测、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显微CT和组织学检测。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中,多种Wnt配体、辅因子、受体和抗体在痂区广泛表达。并在期表达上调。实验组在rrDkk1作用下,这些因子中大部分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显著下调(P〈0.05)。组织学和显微CT检查显示。rrDkk1组的愈合区无成熟的愈合。结论:Wnt/β-catenin通路参与了张成全过程,临床进行张成术时应避免Wnt/β-catenin通路受到抑制。

  • 标签: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牵张成骨 成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