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初步研究了中国海南省的革,共发现37种革,其中绝大部分种类为海南首次报道。锗边刺革孔(Hymenochaeteochromarginata)为中国一新记录种,并对该种进行了描述。台湾丝齿(Hyphodontiataiwaniana)为大陆首次发现。名录中列出了每个种的标本信息。

  • 标签: 锗边刺革孔菌 木材腐朽菌 分类
  • 简介:综述了羊肚(MorchellaDill.exPers)的种类、成份及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开发应用情况.现在对该属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将其分为28个种,另一种分为3或4个种,并且在分子生物学和生化上应用一些方法证明了羊肚属内只含少数几个种.在成分方面主要研究的是羊肚的多糖、氨基酸和脂肪类化合物,另外关于酶、吡喃酮抗生素、无机元素及其他成分也有报道.羊肚的开发利用主要侧重在食用方面,尤其是在羊肚的液体培养上;药理学研究上证明羊肚具有多种活性,主要是增强免疫力.

  • 标签: 羊肚菌 种类 化学成份 多糖 氨基酸 食用价值
  • 简介:利用有机生态对发酵床养鸡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机生态制剂养鸡具有无臭味、无污染、可提高鸡的免疫力等优点,同时省工省饲料,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 标签: 有机生态菌 发酵床 养鸡 提高免疫力 无污染
  • 简介:采自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冷杉产丝齿(Hyphodontiaabieticola)是中国新记录种,一般生于针叶树上。该种特征为子实体平伏,子实层体表面深赭色,具有长管状的囊状体和圆柱形至近腊肠形的担孢子。根据采集的材料对该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冷杉产丝齿菌 木生真菌 分类 木腐菌
  • 简介: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RH)是动物下丘脑分泌的一种十肽,分子量为1180,通过调节脑垂体分泌LH和FSH以及直接作用于性腺发挥生理作用,在控制机体生长发育和性周期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畜牧业生产上,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能有效诱导和加速排卵,促进发情,提高动物繁殖率,能有效治疗卵巢囊肿。目前生产普遍使用化学合成的LRH类似物,但成本高。如果能人工表达LRH,将会在畜牧业

  • 标签: 促黄体激素 释放激素 大肠杆菌中表达 卵巢囊肿 机体生长发育 大学研究
  • 简介:采用人工感染法,对严重联音免疫缺陷小鼠(scid小鼠)进行夜现周期性斑丝虫实验感染研究。结果表明,斑丝虫经人工感染后能在Scid小鼠体内发育成熟并产生微丝蚴,且虫体回收率较高为6-30%,平均14.8%:感染的10只小鼠均在外周血中检获出微丝蚴,及解剖收集到成虫,感染成功率高达100%。作者认为Seid小鼠由于T、B淋巴细胞功能缺如,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丝虫感染抗体,是一种感染成功、潜伏期短、微丝蚴密度及成虫回收率高的较理想的实验动物。

  • 标签: SCID小鼠 微丝蚴 丝虫感染 鼠模型 体内发育 免疫缺陷小鼠
  • 简介:采用形态、解剖及化学等传统分类方法,对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山山脉采集的伊叶属地衣标本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7个分类单位,其中假杯点伊叶(Melanelixiasubaurifera)为新疆新记录种,同时提供了地衣名录、分布地区和新记录种的描述。研究结果为新疆的地衣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 标签: 伊氏叶属 地衣 新记录种 新疆
  • 简介:黏膜念珠病主要包括口咽念珠病、外阴阴道念珠病和念珠性包皮龟头炎。上述3种病症各自有不同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特点。

  • 标签: 念珠菌病 黏膜 治疗
  • 简介:实蝇类昆虫(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茎秆和水果,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果蔬贸易,被许多国家列为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实蝇共生对宿主实蝇的取食、生殖、发育及环境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有21个属的共生细菌(Enterobacter、Klebsiella、Citrobacter、Pseudomonas、Providencia、Erwinia、Acetobacter、Serratia、Proteus、Hafnia、Cedecea、Arthrobacter、Lactobacillus、Micrococcus、Streptococcus、Staphylococcus、Vibrio、Hafnia、Deinococcacea、Bacillus、Wolba-chia)以及1个属的共生真菌(Candida)被鉴定。其中,肺炎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产酸克雷伯Klebsiellaoxytoca、成团泛Pantoeaagglomerans、费柠檬酸杆菌Citrobterfreundii、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和沃尔巴克体Wolbachia普遍存在于实蝇中且备受大家的关注。Wolbachia作为初级共生,主要分布于宿主的卵巢和产卵器中;其他次级共生则主要分布于宿主的消化道内。共生与宿主种群、宿主的地理分布、寄主植物以及宿主入侵能力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研究实蝇共生,对于发现新的实蝇诱饵,提高不育实蝇的环境适应性,以及提出新的实蝇防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实蝇共生的分布、种类、生物学特性、功能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探讨了下一步的研究热点。

  • 标签: 实蝇 共生菌 研究进展 问题 展望
  • 简介:在对黑龙江省东部和南部地区木腐调查中,发现两种多孔:红斑波(PostialateritiaRenvall)和烟曲色干酪(TyromycesfumidicepsG.F.Atk),均为中国新记录种.前者发现于宁安市地下森林公园内的松树倒木上,后者采集自虎林市七虎林林场内的阔叶树上.根据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并对相似种进行了讨论.

  • 标签: 黑龙江省 多孔菌 分类
  • 简介:寄生真菌能寄生在其他真菌并抑制其生长这一特性,在防治病原真菌时显示巨大潜力。综述了近年来寄生真菌在寄生过程中的识别、信号传导、侵染机制等方面的研充进展,并讨论寄生真菌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菌寄生真菌 识别 信号传导 侵染 水解酶
  • 简介:为掌握辽宁省的黏资源,在位于辽宁省宽甸县的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桓仁县的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黏标本的采集,并根据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复核了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保存的辽宁省产的黏标本,明确了辽宁省已知黏5目8科24属90种,其中有5个属为辽宁省新记录属,有34个种为辽宁省新记录种。

  • 标签: 黏菌 新记录种 辽宁省
  • 简介:记载和描述了伞菌目(Agaricales)、小皮伞科(Marasmiaceae)、脉褶属(CampanellaHenn.)真菌3种,确认采自吉林省长白山地区的暗淡脉褶[Campanellatristis(G.Stev.)Segedin]为中国新记录种,并提供线条图。

  • 标签: 伞菌目 小皮伞科 暗淡脉褶菌
  • 简介:报道1例由球形孢子丝所致的婴儿固定型孢子丝病。患儿女,3个月,因左眼下内侧皮损2个月就诊,皮损脓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真菌培养阳性,镜下可见典型的套袖样菌丝。钙调蛋白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药敏试验显示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对该菌株的菌丝相最低抑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0.5μg/mL和0.5μg/mL;对该菌株的酵母相的MIC值分别为0.25μg/mL和0.5μg/mL。给予患者口服特比萘芬32.5mg/d治疗10周后皮损消退呈瘢痕化修复。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例为球形孢子丝所致固定型孢子丝病,特比萘芬治疗本病例显示较好疗效。

  • 标签: 婴儿 孢子丝菌病 球形孢子丝菌 特比萘芬
  • 简介:为提取桦褐孔质各活性组分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将桦褐孔质醇提后分别梯度萃取获得各极性组分,将残渣沸水浸提醇沉得粗多糖;将获取的各活性组分别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并测定各组分中总多酚、总三萜的含量;同时与桦褐孔菌核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质和菌核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其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相应的其他组分(P〈0.01);质的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菌核相应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质和菌核的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的总三萜和总多酚含量较高。结果显示桦褐孔质的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总多酚和总三萜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的强弱可能与该二者活性成分的含量相关。通过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制得的桦褐孔质体外抗氧化作用较好。

  • 标签: 桦褐孔菌菌质 活性组分 DPPH自由基 OH自由基 亚铁还原能力实验
  • 简介:11月8日,罗诊断454测序技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的数十名基因组研究专家齐聚翠宫饭店,共同探讨454测序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革,讨论会上,专家学者们认真听取了罗生命信息部主任杜雷博士及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升跃博士所作的报告,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标签: 人类基因组 诊断 中国 助推 测序技术 专家学者
  • 简介:目的评估BDPhoenix^TM酵母鉴定板对酵母的鉴定能力.方法选取白念珠18株,热带念珠22株,光滑念珠19株,克柔念珠8株,近平滑念珠20株,新生隐球菌14株,季也蒙念珠4株,平常念珠1株,葡萄牙念珠1株,头状地霉2株,挪威念珠1株,链状念珠1株,乳酒念珠1株,木龙念珠1株,解脂念珠3株,皱褶念珠1株,菌膜念珠3株,共计120株.借助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使用BDPhoenix^TM酵母鉴定板鉴定上述菌株.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与ITS4对所有受试菌株的rDNA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并作为金标准与BDPhoenix^TM酵母鉴定板的结果比较,同时使用MALDI-TOFMS质谱分析对试验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BDPhoenix^TM酵母鉴定板除了对1株挪威念珠、1株平常念珠、1株解脂念珠、1株皱褶念珠未能鉴定以及1株链状念珠、1株克柔念珠、2株菌膜念珠、1株解脂念珠鉴定错误外其余试验菌株鉴定均正确,鉴定准确率为92.5%.所有鉴定结果均在17h内获得,而白念珠、热带念珠、近平滑念珠的鉴定时间均小于6h,并且不受推荐培养基的限制.所有菌株MALDI-TOFMS的鉴定结果与其rDNAITS序列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BDPhoenix^TM酵母鉴定板对多数酵母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到种,但对某些少见酵母的鉴定能力有待进一步考证.

  • 标签: 酵母菌 鉴定 BD Phoenix^TM酵母菌鉴定板 序列测定 质谱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濮阳地区部分浅部真菌病中两种及两种以上真菌混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对临床确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456例,取标本行10%KOH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登记确诊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中}昆合感染的发病特点。结果确诊皮肤癣和念珠混合感染病例36例,分离率为7.89%,多见于股部(58.33%)和足部(27.78%);分离菌株72株,皮肤癣中以红色毛癣为主(75.00%),念珠中以非白念珠为主(72.22%)。结论濮阳地区部分浅部真菌病中混合感染主要为皮肤癣和念珠的混合感染,多见于股部和足部;致病菌以红色毛癣和非白念珠为主。

  • 标签: 浅部真菌病 混合感染 红色毛癣菌 非白念珠菌
  • 简介:为研究桦褐孔质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Sevag法脱蛋白后透析,再经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柱进一步分离纯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桦褐孔质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到3个多糖纯化组分JZP1、JZP2、JZP3;粗多糖(JZPC)、精制多糖(JZPJ)和纯化多糖(JZP3),能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最大增殖率分别为59.04%(1000μg/mL),44.58%(20μg/mL),39.76%(20仙g/mL)。JZP1和JZP2在1000μg/mL时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15.66%和13.25%。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粗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强于纯化多糖,不同多糖组分表现出不同的免疫学活性,并且其免疫活性与其浓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桦褐孔菌菌质 多糖纯化 淋巴细胞 增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