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在室温200℃的范围内,对磁控溅射制备NZnO薄膜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中,以ZnO为阴极靶材,通过温度调节器对基片溅射温度进行控制,以实现对ZnO溅射薄膜特性的控制。系统真空度为3×10^4Pa,溅射气压为5.5Pa,溅射时N90min,通过XRD进行表征,用Jade5.0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ZnO薄膜表面平整、结构致密,具有高度c轴择优取向;在室温20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002)衍射峰的位置趋向34.4°。

  • 标签: ZNO薄膜 磁控溅射 X射线衍射
  • 简介:添加合金元素来提高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近年来受到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概述了加钼锆合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添加钼元素对锆合金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微观组织、形变织构、第二相等方面的影响。在锆一铌合金中添加适量的钼,再通过适当的热机械处理,可以得到高强度、耐腐蚀、晶粒细小的锆合金。

  • 标签: 锆合金 腐蚀性能 微观组织 织构
  • 简介:无铅化进程给电子组装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主要阐述了气氛对无铅回流焊工艺和性能的影响。与锡铅焊料相比,无铅焊料的熔点高、润湿性差和工艺窗口窄等一系列问题给无铅回流焊带来了新的挑战。焊接时以氮气作为保护气氛对提高可焊性有明显的效果,惰性气体保护可以明显改善无铅焊料的润湿性,适当降低焊接温度,减少工艺缺陷,形成良好的焊点;此外,还原性气氛(如氢气)也能显著改善无铅回流焊焊点质量。

  • 标签: 电子组装 无铅焊料 回流焊 气氛
  • 简介:经常听到有同志说,希望国家能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企业发展。这些年来,在材料领域,起码有好几百家企业得到了国家各方面不少的资金支持,总数并不算少,但很多企业并不成功。相反,有些并没有拿到国家支持资金的企业做得却不错。象比亚迪当初并没有拿到多少钱,但现在发展特别快,规模也相当大。中科三环启动时资金也很少,而是通过多年的辛苦将企业做好了,得到各方面的青睐,才得到了国家及社会的资金,而且最近,一些国际知名财团对三环也有很强的投资意向。这说明企业的发展不完全取决于所拿到的资金多少,

  • 标签: 自主创新 软环境 企业发展 资金支持 投资意向 不完全
  • 简介:2006年5月19日.西安工程大学校园内喜气洋洋.举校师生参加了大学更名揭牌庆典活动,趁此机会我们走访了西安工程大学副校长、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带头人黄翔教授。

  • 标签: 大学校园 设备工程 建筑环境 副校长 西安 人类健康
  • 简介:使用醋酸镍为前驱体通过一步法和成无毒的M3S2量子点.对M3S2量子点进行光致发光,XRD和透射电镜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硫化镍在365nm的激发波长下的最大发射波长在469nm,量子点的平均粒径介于5-11nm之间.

  • 标签: 量子点 环境友好
  • 简介:以磷渣粉作为磷酸镁水泥的掺合料,研究了磷酸镁水泥(MPC)的凝结时间、流动性、力学性能和物相组成,探讨了磷渣粉对MPC水泥石的火山灰效应强度贡献率和水化机理。结果表明:磷渣粉能明显延长MPC浆体凝结时间,磷渣粉火山灰效应明显,在一定掺量范围内能提高浆体流动性并能提高水泥石后期的抗压强度,随着磷渣粉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却呈下降趋势。MPC水化体系中,磷渣粉电离的OH-抑制了氧化镁的溶解,延缓了水化的快速进行。

  • 标签: 磷酸镁水泥(MPC) 磷渣粉 火山灰效应 水化机理
  • 简介:以高炉渣为主要原料,煅烧高岭土为主要配料制备矿物聚合材料,28d抗压强度为43MPa,抗折强度为6MPa。在固体粉料中添加硅微粉,考察其对聚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硅微粉后,材料气孔率降低,28d抗压强度提高了约30%,达57MPa,抗折强度提高了约50%,为9.5MPa,同时材料的流动性和抗淡水侵蚀能力显著增强。XRD及SEM分析表明,加入硅微粉后,聚合反应完全,产物非结晶态趋势增强,三维架构中形成更多四面体结构,材料裂纹相对减少,且断口参差不齐,材料韧性得到了提高。

  • 标签: 高炉渣 矿物聚合材料 硅微粉
  • 简介:为了探讨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动力学影响因素,研究了氧化电压、氧化电流、电解液等对膜层生长的影响,发现这几个因素都是膜层生长的关键因素,在我们的工艺条件下,电流密度范围在0.2~0.3A/cm^2之间能获得较好的膜层。

  • 标签: 镁合金 微弧氧化 动力学 膜层 影响因素
  • 简介:氧化铜对乙炔的聚合生长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利用弱碱NH3·H2O沉淀Cu(Ac)2,将所得的Cu-(0H)2真空加热到350℃后通入乙炔气体进行碳纤维的催化生长。再把等量的Cu(OH)。放入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中升温到350℃后通入乙炔气体催化生长碳纤维。对所得的样品进行SEM、XRD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铜粒子还是氧化铜都能够催化生长直线型碳纤维,氢气对催化剂的预还原处理能够提高纤维的纯度,纤维的产量受温度影响,并在350℃时达到最大值;温度过高,纤维的产量降低。

  • 标签: 氧化铜 碳纤维 氢气 产量
  • 简介:以四层结构的热胀涂层薄膜/基体材料为基础,利用有限元建立模型分析了界面摩擦对压痕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考虑界面摩擦情况下,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压痕响应越趋近于完全结合时的压痕响应;水平方向的最大位移值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也逐渐增大。界面光滑接触时接触界面力学响应可以忽略。

  • 标签: 热障涂层 压痕 有限元分析
  • 简介:以高岭土、滑石和工业氧化铝为矿物原料烧结制备了堇青石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热膨胀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SiC对烧结堇青石陶瓷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添加不同颗粒尺寸的SiC对烧结陶瓷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SiC添加量的增加,堇青石陶瓷的弯曲强度、致密度和热膨胀系数逐渐增大。当添加SiC的质量分数为5%、粒径为5.0μm时,烧结堇青石陶瓷的强度较未添加时增大了41.9%,而热膨胀系数的增幅不大。

  • 标签: 堇青石 SIC 烧结 添加剂
  • 简介: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接近常压状态下,在氩气(Ar)和氢气(H2)的气氛中,以硅烷为源气体,在沉积区域加载脉冲负偏压对沉积过程进行调节,在基片上沉积得到具有荧光特性的含有Si纳米晶颗粒的SiOx薄膜,并在原气氛(Ar+H2)中进行退火处理,SEM、TEM、FTIR、PL显示,退火后薄膜的网格结构被破坏,颗粒性更加明显,化学成分中Si—H减少,Si-O-Si增加,同时有少量si纳米晶粒析出,退火后的薄膜发光峰出现大幅蓝移,发光基团趋于单一,这与Si纳米晶粒的出现相对应。

  • 标签: 退火 Si纳米晶粒 红外光谱 荧光光谱
  • 简介:以采用物理热蒸发法制备的纯ZnO纳米线和Ag掺杂ZnO纳米线为气敏基料,制备成旁热式气敏元件,用静态配气法对浓度均为100ppm的无水乙醇蒸汽、氨气、甲烷及一氧化碳四种气体进行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g掺杂后,ZnO纳米线对四种气体灵敏度的最高值分别提高了230%,92%,158%,49%,缩短了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

  • 标签: ZNO纳米线 掺杂 气敏性能
  • 简介:采用低温气相传输方法,在不同的氧分压、生长时间、生长温度和衬底上有无Ni等生长条件下合成一系列一维ZnO纳米结构。结果显示,衬底上沉积的Ni会导致产物的结构多样化,温度的不同会影响纳米线的排列分布,并且这些生长条件对产物的尺寸都有影响。因此改变生长条件能改变ZnO的形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ZnO的可控生长。

  • 标签: 氧化锌 可控生长 生长机制
  • 简介:制备了剪切增稠液体(STF)并对其稳态和动态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体系具有明显的剪切增稠现象,用“粒子簇”生成机理能较好地解释这种现象。为降低成本,暂选用普通玻纤织物作为载体,制备出STF-玻纤织物,并将其和纯玻纤织物进行准静态防刺试验。结果表明在面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剪切增稠液体的使用能有效提高玻纤织物的防刺性能,使其项破强力比未处理时高28.14%。

  • 标签: 剪切增稠液体 流变性 STF-玻纤织物 防刺性能
  • 简介:采用真空蒸发法制备相同厚度的PbTe薄膜,再利用RF磁控溅射法在上面制备不同厚度的Ag反射膜,采用XRD、SEM、FTIR和四探针法分别对制备样品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透射率和电阻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薄膜具有明显的〈100〉方向择优取向,呈多晶结构,随着反射膜厚度的增加,薄膜结晶性能先降低后增加;晶粒尺寸增加,表面粗糙程度先降低后增加;薄膜光学性能在一定膜厚范围内,随着反射膜厚度的增加透射率降低,超过一定膜厚时,透射率降为零;随着反射膜厚度的增加,电阻率呈先急剧降低后缓慢降低的趋势。

  • 标签: 反射膜 真空蒸发 薄膜厚度 透射率 电阻率
  • 简介:通过不同异氰酸醢与豆油型多元醇反应制备新型的聚氮酯产品,可用于聚氨酯发泡、弹性体、涂料、粘合荆等领域。聚氨酯产品的性能主要取决予交联密度和异氰酸酯的化学结构。芳香族三异氟酸酯合成的聚氨酯产品具有最高的密度、玻璃化转变温度、模量和拉伸强度.同时具有最低的断裂伸长率、溶涨性(甲苯中)和抗冲击强度;脂肪族三异氰酸醋和二异氰酸酯合成的聚氨酯产品具有最高的断裂仲长率和溶涨性.具有最低的拉伸强度;芳香族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合成的聚氨酯产品性能相近,其测量值在前两类聚氨酯之间。

  • 标签: 聚氮酯 可再生资源 结构
  • 简介:在对市售纳米金刚石进行适当的机械化学改性、分散及分级,制得粒度分布在150nm以内、浓度可调、分散稳定、不含污染镀液成分的复合镀用纳米金刚石悬浮液的基础上,研究了工艺条件、纳米金刚石粒度和表面状态、镀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对铬-纳米金刚石复合镀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硬铬电镀工艺同样适合于铬-纳米金刚石复合镀;纳米金刚石团聚体解聚、粒度分布均匀和在镀液中稳定分散是得到高性能镀层的前提条件;颗粒能否在阴极粘附足够长的时间形成强吸附是颗粒沉积的关键,标准镀液中加入纳米金刚石镀层显微硬度反而降低,添加表面活性剂镀液中的复合镀层晶粒明显细化、显微硬度提高可达35%。

  • 标签: 纳米金刚石 镀铬 复合镀 影响因素
  • 简介:以六偏磷酸钠在水相中分散纳米氧化锌,并将其添加到炻瓷砖原料中。研究了纳米ZnO的添加量对炻瓷砖的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烧结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瓷砖粉料中添加纳米氧化锌可显著降低炻瓷砖的烧结温度并缩短保温时间。通过对瓷砖吸水率、破坏强度及尺寸的测量,得出随纳米氧化锌添加量的增加,瓷砖吸水率显著降低,破坏强度升高,而瓷砖尺寸有明显的收缩,使得瓷砖结构致密化。最佳的实验条件是;烧结温度为1050℃,纳米氧化锌浓度为3%,烧结段保温时间为9min。通过对不同烧结温度下材料的相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添加纳米氧化锌促进了堇青石(Mg2Al4Si5O18)的分解或加合,促进了锌铝尖晶石(ZnO·Al2O3)和鳞石英的形成,且随着添加量增加,堇青石加合、锌铝尖晶石和鳞石英形成的温度降低,有利于炻瓷砖的烧结。

  • 标签: 纳米ZNO 炻瓷砖 烧结温度 晶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