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添加防霉剂是防止饲料霉变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防霉剂主要有丙酸盐类、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富马酸及其酯等.由于各种防霉剂的化学组成不同。其在饲料中的添加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陈代文等.以常用的丙酸型防霉剂为对照,比较考察了在仔猪饲粮中添加重庆民泰公司新研发的防霉剂“五百克”(主要成分为天然植物提取物)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

  • 标签: 生产性能 防霉剂 仔猪 天然植物提取物 四川农业大学 饲料霉变
  • 简介:中国农业大学王学东等选取条件相近的长白怀孕母猪3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6头母猪,探讨在母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饲用活性干酵母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同时检测母猪胃内容物中的菌群变化情况。试验母猪分别饲以含有活性酵母菌0×10^7、0.5×10^7、1×10^7,2×10^7、4×10^7CFU/g的日粮。试验期为母猪配种7d后至生产下仔猪21d结束.试验结果显示.活性干酵母添加量为1×10^7CFU/g和2×10^7CFU/g组母猪所产仔猪21日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添加适量活性干酵母具有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提高仔猪断奶率及改善母猪胃内菌群结构的作用。

  • 标签: 活性干酵母 生产母猪 生产性能 猪胃内容物 中国农业大学 断奶仔猪
  • 简介: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杨国荣等,将5813龄36头PIC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试验组设2重复,对照组无重复。试验组饲喂红薯藤青贮,前期(1~30d)每头每132kg;后期(31~72d),每头每133kg。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饲喂未经青贮的红薯藤。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精料相同。按50妇体重前每头每13喂1.5kg,50kg体重后按3%~4%供给。试验结束,每组抽出6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全期平均日增重920禹比对照组820g提高100g。试验组料肉比1:1.57,对照组料肉比1:1.78。试验组屠宰率、净肉率、瘦肉率、腿臀比和骨肉比平均分别为77.26%、87.01%、73.92%、34.88%和1:7.23;对照组的分别为71.40%、86.39%、70。02%、34.37%和1:6.79~屠宰率测定试验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屠宰率和瘦肉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高5.86和3.91个百分点。

  • 标签: 红薯藤 屠宰指标 生产性能 青贮 育肥猪 平均日增重
  • 简介:杭州市种猪试验场夏彩锋等,在仔猪保育阶段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复合和单一益生素,探讨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分析不同种类益生素的使用效果。试验Ⅰ:选取21日龄断奶重7kg以上、均匀度良好的保育仔猪468头。试验Ⅱ:选取21日龄断奶重6kg以下、健康无病的保育仔猪75头。随机分组.

  • 标签: 保育仔猪 生长性能 益生素 促进效果 试验场 保育阶段
  • 简介:猪群繁殖力是养猪生产水平高低和是否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核心.而后备母猪的生产性能对整个种猪群的生产潜力十分重要,因其不仅影响头胎的生产成绩,可以影响两三胎、甚至更长;同时猪场疾病的控制和净化也应从后备猪开始,控制好源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传人基础母猪群,提高母猪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 标签: 规模化猪场 生产性能 后备母猪 南方 生产潜力 经济效益
  • 简介:选用景宁县生源良种母猪养殖场体重、胎次相近,产后20d仔猪,胎产8头以上的60头长大经产母猪进行对比试验,对产后20~45d采用不同的营养水平饲养,探讨对成年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标签: 哺乳母猪 日粮营养 发情时间 哺乳仔猪 生产性能
  • 简介:选择60&断奶杜约二元杂交猪分二组实验.实验Ⅰ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育肥猪15头;实验Ⅱ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育肥猪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饲养92d后观察效果。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抗病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减轻粪尿恶臭。净化环境。

  • 标签: 复合微生态制剂 育肥猪 生长性能
  • 简介:郑会超等将48头体重相近的杜洛克生长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研究苜蓿草粉对杜洛克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和10%的替代率使得生长猪的日增重显著增加(分别为10.4%、6.28%);料肉比下降不显著(7.62%、9.97%);对猪日采食的影响也不显著。

  • 标签: 生长性能 苜蓿草粉 生长猪 杜洛克 养分消化 替代率
  • 简介:王潇等选择96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公母各半)。Ⅰ组为对照组,为普通玉米豆粕等配制的日粮;Ⅱ,M,N组分别以占日粮20%、40%和60%含量的膨化玉米替代日粮中的玉米,其它饲粮成分不变。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膨化玉米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膨化玉米的各组都显著提高了0-14d的平均日增重;

  • 标签: 膨化玉米 养分消化率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平均日增重 普通玉米
  • 简介: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霍文颖等,用256头健康的杜×长×大三元肥育阉割公猪(体重55kg左右)为试验对象研究肥育猪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NSP)水解酶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分玉米-豆粕型日粮组(A)、玉米-豆粕型日粮加酶组(B)、小麦-豆粕型日粮组(C)和小麦-豆粕型日粮加酶组(D)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猪。4个处理的配方营养水平符合NRC要求,且保持一致。

  • 标签: 多糖水解酶 非淀粉多糖 生长性能 肥育猪 玉米-豆粕型日粮 河南农业大学
  • 简介:抗生素应用于畜牧业,对动物疾病防治、促进畜禽生长、提商饲料利用率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抗生素的残留及耐药性等问题所带来的弊端和危害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天然中草药植物添加剂由于能较好的解决抗生素长期使用带来的一些普遍弊端而引起人们的关注。牛至油是从植物牛至中提取的一种挥发油,牛至含有300多种抗菌化合物,因而牛至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非药物生长促进剂。

  • 标签: 牛至油 生产性能 安来霉素 植物添加剂 仔猪 动物疾病防治
  • 简介: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周双德等,选用60日龄的大约克仔猪4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3‰霉菌毒素清除剂,结果表明,对照组日增重503.7g,试验组日增重为569.7g,试验组日增重提高13.0%,两组间差显著(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饲料转化率分别为2.39和2.13,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1.2%,差异显著(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添加霉菌毒素清除剂,每头仔猪可增加收入17.49元,说明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清除剂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养猪收益%。

  • 标签: 饲料转化率 霉菌毒素 生产性能 清除剂 仔猪 动物科技学院
  • 简介:2003年采捕的野生哲罗鱼Huchotaimen幼鱼养至2008年性成熟,人工繁殖获得了G0代苗种,G0代性成熟后又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性成熟,人工繁殖获得G1和G2代苗种。2017年9月(3月龄)、12月(7月龄)和2018年3月(11月龄)随机抽取相同条件下饲养、混交繁殖的各世代幼鱼50尾,测量体长和体质量,比较3个选育世代哲罗鱼早期的生长性状。结果显示:3个世代不同月龄的哲罗鱼体长由大至小依次为:G00.05);11月龄G0代与G2代苗种间体长、体质量差异均显著(P=0.008、P=0.002),其余不显著(P>0.05)。体长与体质量关系式W=aLb中,b值在2.8337~3.2819之间,4月龄到11月龄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表明,G2代苗种的生长性能略优于G1代,二者生长优势明显优于G0代,但还需持续监测和评价,以获得具有生长优势的新品种。

  • 标签: 哲罗鱼 体长 体质量 不同世代 生长
  • 简介:为研究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小肠形态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1±1)日龄断奶、(6.62±0.03)kg健康“长×大”杂交仔猪36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6头仔猪,公母各半。试验日粮是在以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1%丁酸钠。试验期为21d。饲养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丁酸钠可显著降低断奶后1周的腹泻发生率(P〈0.05),提高断奶仔猪7-21d的平均日增重(P〈0.05),对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性影响(P〉0.05)。小肠组织形态观察结果表明,0.1%丁酸钠可显著提高断奶后第一周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和降低隐窝深度(P〈0.05)。

  • 标签: 丁酸钠 断奶仔猪 腹泻率 平均日增重 小肠形态
  • 简介:为探索酸化剂对杜长大系列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张伟力等将40头4周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或杜大长)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添加酸化剂BGIFEX001组、添加酸化剂BGIFEX002组、添加酸化剂BGIFEX003组),每组10头(母猪和阉公猪各半),测定4周龄至90k只体重时的生长性能,并测定达90kg屠宰体重时的胴体性能及肉质性能。结果显示,BGIFEX001组和BGIFEX002组有改善日增重和料肉比的趋势,4~10周龄阶段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9.88%和8.70%,全期料重比分别降低5.19%和4.81%;各处理组未对屠宰和胴体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生产性能 酸化剂 杜长大 商品猪 屠宰体重 品质
  • 简介:本研究以建立的虹鳟(Oncorhynchusmykiss)全雌全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受精卵在12℃避光孵化至上浮,上浮后设置了四个温度处理组进行饲育,分别为12℃、15℃、18℃、20℃和水温4~7℃之间(平均水温约为6℃)常规涌泉水流水养殖对照组。30d后,所有处理组均转入与对照组相同条件的流水养殖。生长性能数据采集于上浮后的30d、60d、90d、120d,测量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稚鱼体重、体长等生长性状,对测量数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并采用Tukey-KramerHSD检验(P〈0.05)进行各实验组均值间的多重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0日龄,体重性状单因素方差均值18℃组的最高,依次为15℃、20℃、12℃,对照组最低。体长性状15℃组的最高,依次为12℃、18℃、20℃,对照组最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对于体重性状,18℃、15℃组,处于最高水平;对于体长性状,15℃组处于最高水平。在60d时,12℃、15℃、18℃、20℃四个处理组的体重性状均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此时15℃组的单因素方差均值仍处于最高,90d和120d时仍保持这种状态。上述结果显示,15℃可能是虹鳟全雌家系初浮稚鱼的最适生长温度,只需在稚鱼上浮后给予30d15℃的水温调控,虹鳟全雌家系即可在之后持续的3个月中保持显著的生长优势。

  • 标签: 虹鳟 全雌家系 温度 生长
  • 简介:去皮膨化是油脂企业为提高榨油效率而增加的一道加工工艺。据称大豆经膨化后榨油效率和产品质量可提高20%-30%。去皮膨化豆粕是在油被浸出后剩下的一种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原料。经膨化后能使豆粕中的营养抑制因子活性降低,从而使其养分消化率提高。为此我们在仔猪配合饲料中使用去皮膨化豆粕代替带皮豆粕,配制成相同营养浓度,从仔猪增重、饲料转化率、腹泻等指标观察仔猪生产性能方面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膨化豆粕 粗蛋白含量 生长性能 保育猪 营养抑制因子 仔猪增重
  • 简介:化学工业(全国)饲料添加剂工程技术中心刘祥银等,选择了胎龄相同、胎次相近、产期相近的杜长和大约克纯种母猪32头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头,各组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对照组日粮中外加无机铁一硫酸亚铁(FeSO4)100×10^-6(以铁计,下同)和0.008%甘氨酸,试验组日粮中外加氨基酸铁络合物(Gly—Fe)60×10^-6和无机硫酸亚铁40×10^-6,

  • 标签: 氨基酸铁络合物 纯种母猪 甘氨酸 生产性能 乳猪 工程技术中心
  • 简介:为研究天蚕素抗菌肽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2700尾体质量约57g的鲤鱼进行试验,分别设置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组在对照组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100mg/kg和200mg/kg的天蚕素抗菌肽,进行为期30d的试验,观察鲤鱼生长和摄食情况。试验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可显著提高鲤鱼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

  • 标签: 天蚕素抗菌肽 网箱养殖 鲤鱼 生长性能
  • 简介:为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进行饲料对比试验。选择由常熟畜禽良种场提供的28日龄断奶仔猪,6窝(54头),分成试验1和试验2,各27头,断奶体重差异不显著。试验组1用上海征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征泰红宝宝”.试验组2用上海某饲料公司生产的“550T”。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1和试验组2,28—35日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21±0.07)kg和(0.18±0.07)kg,差异极显著(P〈0.01);28—35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为(48.38±3.80)g和(44.57±5.61)g;28—35日龄料肉比分别为1、29:1和2.41:1,差异极显著(P〈0.01)。饲用“征泰红宝宝”比“550T”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更好。

  • 标签: 断奶仔猪乳猪料 日增重 料肉比 采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