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强化饲养管理是增强牛体健康,减少营养性不足的基本方法。因为母牛喂过多的精饲料而运动又不足,容易使奶牛过肥,发情异常,妨碍生育。尤其高产奶牛精料过多,更易引起代谢疾病,进而造成不孕和犊牛生长期营养不良,发育受阻,影响生殖器的发育,易造成初情期推迟,初产期出现难产或死胎,既影响繁殖性能,也影响生产性能。

  • 标签: 奶牛不孕 技术 防制 发育受阻 饲养管理 高产奶牛
  • 简介:随着养猪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舍空气污染也日趋明显。特别在冬季的封闭保温猪舍,由于卫生管理跟不上,粪尿堆积,饲料垫草发酵、腐败分解等,导致猪舍内混杂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当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较低时,猪会出现轻微临床症状;浓度过高时,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眼结膜炎等呼吸道疾病,给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充分运用空气调节技术,改善猪只生存环境,对搞好冬季养猪生产至关重要。

  • 标签: 空气污染 调节技术 猪舍 冬季 封闭 有毒有害气体
  • 简介:美国中部衣阿华州的一家公司希望他们的产品能使将来的猪肉比今天更加美味。Biotronics公司日前引进了一种名为“BioSoft肉猪工具箱”的超声波图像捕捉和破解系统。研究者称该软件程序是同类产品中首个能准确预测活猪体内肌内脂肪,或者是肥瘦相间猪肉所占比例的产品。

  • 标签: 检测技术 肌肉脂肪 行业 养猪 图像捕捉 肌内脂肪
  • 简介: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由于纳米材料理化性质的奇特性,其将给动物营养带来巨大的革命。本文就纳米技术在动物营养的应用作一概述。

  • 标签: 纳米技术 动物营养
  • 简介:奶牛生后12个月达到性成熟,18个月以后就可以参加配种。发情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发情持续时间在24-6h之间,平均30个小时。排卵时间在发情母牛“打稳栏”后的8~12h之间进行。即早晨“打稳栏”晚间输精,第二天早晨再输一次,或晚间“打稳栏”。第二天早晨输精,当天晚间再输一次。其有掌握母牛的发情规律和配种时机,才能保证母牛排出的卵子和输入的精子在生命力最强的时间内相遇造成更多的受精机会。

  • 标签: 奶牛 受胎率 发情持续时间 技术 发情母牛 配种时机
  • 简介:饲养后备牛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因不断淘汰而减少的成年牛群,而将多余的进行出售。养好后备牛,对发挥奶牛的生产潜力和提高养牛经济效益至关重要。随着后备牛的成长,其消化系统和营养需要也逐步有两个改变,当犊牛在4~8周断奶时,它的瘤胃还相当小,尚未得到发育,胃壁也很薄,这样可便于吸收由瘤胃发酵而产生的大量乙酸、丙酸和丁酸。此外,此时的瘤胃尚不能容纳足够的粗饲料来满足生长需要。

  • 标签: 后备奶牛 管理技术要点 不同月龄 饲养 瘤胃发酵 后备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