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对实验组给予砂六君子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胃镜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香砂六君子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效果 胃镜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菊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SUPELCODiscoveryC18(25c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1.0mL·min-1;柱温:3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45℃;氮气吹扫流速为490kPa。采用外标二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在0.52~10.40μg进样量对数值与峰面积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logY=1.622logX+4.503,r=0.9994(n=5);低、中、高3个浓度平均回收率均〉95%,RSD均〈1.6%(n=3)。结论本方法的重复性好、稳定性强、可靠准确,为控制菊胶囊的质量提供基础。

  • 标签: 黄芪甲苷 香菊胶囊 HPLC-ELSD
  • 简介:目的研究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的病因及诊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临床中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16例阴道流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一方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另一面观察组采用新生化颗粒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反应来查看疗效。结果妊娠因素、生殖器炎症、子宫外器质性病变是导致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的因素有很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采用有针对性有区别性的治疗措施,新生化颗粒对阴道流血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妇产科 阴道流血 诊疗措施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菊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6月,于我院收入并治疗的 6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和治疗观察组,每组各 32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给予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观察组治愈率( 96.7%)明显高于治疗对照组( 78.2%);治疗观察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 96.7%)明显高于治疗对照组( 71.9%)。结论:菊胶囊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过程中,具有见效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疾病的复发几率,进而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香菊胶囊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经不同途径或方式给予榄烯对实验兔肝功能及组织学的影响,探讨临床局部应用榄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等分为外周静脉注射、肝动脉灌注、肝动脉碘化油栓塞、肝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及肝脏直接穿刺注射5组,每只兔均给予临床等效剂量的榄烯注射液。抽取实验兔给药后6h及1周时的静脉血检测其肝功能,并制取同时段肝脏的组织学切片。结果:碘化油组、直接穿刺组及明胶海绵组实验兔给药后6h血清AST分别为(414.7±235.2)、(333.3±250.6)和(92.3±73.6)μmol/L,ALT分别为(209.0±116.5)、(118.7±50.0)和(68.3±21.4)μmol/L,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1周这些指标已大部分恢复接近正常;而静脉组或动脉灌注组实验兔的相应指标和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6h碘化油组、明胶海绵组及直接穿刺组实验兔肝组织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凝固性坏死或细胞水肿变性,1周后则见明显的汇管区小胆管增生、炎细胞浸润和脂肪变性。动脉灌注组和静脉注射组实验兔肝组织仅表现为细胞的水肿变性,但动脉组的药物效应明显强于静脉组。结论:临床等效剂量的榄烯经外周静脉或肝动脉给药均安全,经动脉灌注药物显示有明显的"首过效应",经肝动脉栓塞或直接穿刺注射后兔肝局部坏死明显,可为临床对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榄香烯 静脉 肝动脉 穿刺注射
  • 简介:目的探讨连饮中黄芩苷和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UV法测定连饮中黄芩苷和小檗碱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HCC18柱(250×4.6mm,5μm);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nm;流速1ml/min。结果黄芩苷在0.448—112μg/ml的浓度范围,小檗碱在0.424~106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低和高浓度的黄芩苷和小檗碱的精密度(RSD)分别为3.88%、4.84%、4.63%、2.2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3±1.3)%、(97.7±6.9)%;连饮中黄芩苷的含量为(2.67±0.012)mg/ml,RSD为0.45%(n=3);小檗碱的含量为(2.47±0.014)mg/ml,RSD为2.98%(n=3)。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和小檗碱的含量。

  • 标签: 黄芩苷 小檗碱 连梅饮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解决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中溶血与凝聚项下结论判断存在的意见分歧.结论:建议是否删去该标准项下中模糊概念,以对比观察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较客观的判断,避免药检部门与生产单位对结果判断的差异.

  • 标签: 香丹注射液 溶血 凝聚 结果判定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葡萄糖注射液中丹参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以丹参素为对照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C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1%冰醋酸溶液-0.8%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1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灵敏度0.01AUF。结果标示出丹葡萄糖注射液中丹参的4个指纹特征峰,建立了丹葡萄糖注射液中丹参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结论本试验方法准确、重复性好,所建指纹图谱特征性强,为丹葡萄糖注射液的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香丹葡萄糖注射液 丹参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经典名方“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为后期临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香砂六君子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运用不同治疗方案为老年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以下缩写为CG)患者实施治疗,分析加减砂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老年CG患者78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的不用将其分为A组(例数:39例;治疗方案:加减砂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与B组(例数:39例;治疗方案:西药啊治疗)。结果 A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B组患者,P0.05;治疗后A组患者症状评分、CRP与B组患者相比均较低,P

  • 标签: 加减香砂六君子汤 西药 老年CG 症状评分 CRP
  • 简介:目的:优化芩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多功能流化床制粒机以一步制粒法制备芩颗粒。以流化床制粒机的风机转速、进风温度与蠕动泵的进料速度为考察因素,以颗粒成品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芩颗粒的制备工艺参数。结果:最优制备工艺参数为风机转速1700r/min,进风温度65℃,进料速度按照4→6→8Hz进行。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可以用于芩颗粒一步制粒工艺参数的优化,制备的颗粒质量达标。

  • 标签: 芩梅颗粒 BOX-BEHNKEN设计 效应面法 制备工艺
  • 简介:“香干菜:春芥心风干,取梗淡腌,晒干,加酒、加糖、加秋油,拌后再加蒸之,风干入瓶。”——袁枚《随园食单》

  • 标签: 干菜 《随园食单》 风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理论分析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筛选砂六君子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数据库筛选疾病治疗靶点,获取交集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分析获取核心成分,构建靶点蛋白质互作网络并分析获取核心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得到砂六君子汤中药有效活性成分176个,作用靶点272个,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治疗靶点203个,交集靶点34个,经过网络拓扑分析得到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柚皮素、黄芩素等核心活性成分,P53、AKT1、STAT3、VEGFA、IL2、IL6、CASP3、PTGS2等核心治疗靶点,GO分析富集于对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节,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对NO生物合成过程、细胞增殖、基因表达、ERK1和ERK2级联、血管生成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富集于癌症、HIF-1信号、癌症蛋白多糖、黏着斑、PI3K/Akt信号、TNF信号、VEGF信号等通路。结论:砂六君子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机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抑制癌症发生发展可能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香砂六君子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网络药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上利用连金黄散对急性通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处外敷,患者患处的“热、痛”的缓解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一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见的口服西药、中药汤药治疗,并给予常见的中西医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连金黄散对患者的痛风关节处进行外敷。每天一次,外敷时间为24小时,持续一周。观察两组患者在为期一周的治疗后,痛风的大小关节处“热、痛”的缓解情况,利用临床相关标准进行疾病的程度分级,并对比两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痛风关节处其“热、痛”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恢复速度更快,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患者的患处会出现“热、痛”等临床症状,导致患者出现极度不适感,利用敷贴连金黄散对患者的通风处进行外敷,将显著缓解患者的“热、痛”程度,且对比对照组之间的临床效果,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香连金黄散 痛风患者 热胀痛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中药鹿衔草中活性成分笠草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osmosilPacked5C18ARII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72:2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室温。结果笠草素在10.17~203.4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为1.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于鹿衔草药材及相关制剂的质量评价。

  • 标签: 鹿衔草 梅笠草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糖尿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措施不同均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基础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本研究中所得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依从性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在研究中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内分泌科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对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合理运用进行分析,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8.39%和80.64%;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1%和9.67%,其中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推广和研究。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 心绞痛 治疗总有效率 复发率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4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100例分组护理研究,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诊疗依从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护理工作当中重视护患沟通,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的诊疗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护患沟通 高血压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榄烯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59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31例治疗组为应用榄烯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钠,28例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钠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8周内疼痛缓解、体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31例患者中骨痛呈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力改善例数(KPS评分)多余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烯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钠对肺癌骨转移所致疼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能够明确缓解患者骨痛,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 标签: 榄香烯注射液 唑来膦酸钠 肺癌骨转移 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