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受饮食结构和生活模式变化的影响,肥胖人群有增加的趋势。尤其在城市,一方面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频繁的社会交往活动使人们的饮食结构失衡,大量进食海鲜、动物内脏、脂肪、蛋黄等高胆固醇饮食及烟酒(烟酒刺激降低肝脏对胆固醇的代谢);另一方面人们的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导致高脂血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对高脂血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 标签: 护理干预 药物 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镜检查在消化内科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疑似胃肠疾病患者共101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无痛组.常规组患者接受插入式电子胃肠镜检查,无痛组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结果两种胃肠镜检查方式均能够有效地检出各种胃肠疾病等消化内科疾病,无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常规组为53.8%,无痛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疼痛、放弃治疗等情况低于对照组,焦虑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诊治消化道疾病较常规胃肠镜检查效果更显著,能大幅度降低患者的痛苦,但临床上对胃肠镜检查方法的选用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消化 临床应用 安全性
  • 简介:<正>回顾性分析105例SARS患者使用NIPPV治疗的情况,包括适应证、参数调节、疗效和副作用观察,以及进行NIPPV治疗期间医务人员的感染率。结果:使用NIPPV者共24例,死亡5例。使用NIPPV最常见的副作用为皮下气肿,共出现4例,发生率为16.7%。治疗过程中无1例医务人员发生感染。提示NIPPV是治疗重症SARS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合理的使用NIPPV

  • 标签: 副作用观察 临床观察 参数调节 气肿
  • 简介:目的探讨腹水浓缩自体回输治疗肝性腹水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肝炎肝硬化19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隐原性肝硬化2例)在基础药物治疗上行腹水浓缩自体回输。治疗前后对病人临床症状,肝肾功、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游离血红蛋白、电解质、肿瘤坏死因子等指标评定;并与同期、同类病人予单纯放腹水及输血浆、白蛋白等传统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比较。结果腹水浓缩回输技术对于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患者,能迅速改善压迫症状,改善肝肾功能。采用肝素、抗生素、鲁南欣康、地塞考松、普萘洛尔等预防不良反应,使治疗安全可靠。结论取材方便,装配简易,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腹水浓缩自体回输 肝性腹水
  • 简介:内镜医师在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取石操作时,主动运用导丝引导技术,利用导丝前端富有弹性、无组织损伤性及湿润时非常光滑的功能探索胆管,穿过阻塞或狭窄处,引导附件通过,可以减少插管次数和造影剂的应用,有效提高胆管的首次插管成功率,并对降低术后胰腺炎等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益[1].

  • 标签: 术后胰腺炎 导丝引导 远期疗效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质量观 EST
  • 简介: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而甲状腺手术中采用的头低肩高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体位,要求患者肩背部垫高,头部尽量后仰,达到下颏、气管、胸骨接近直线,以利术野最佳显露.但这种体位易造成患者术后出现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术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喉痉挛,术后头颈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体位综合征 体位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NT/A)注射治疗帕金森病(PD)流涎的疗效。方法:24例诊断为PD[Hoehn&Yahr(H&Y)分级Ⅲ级20例、H&YⅣ级4例]的严重流涎患者经腮腺、下颌下腺体表解剖定位,分多点局部注射BoNT/A共计100U(双侧腮腺70U、双侧下颌下腺30U),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采用流涎评分量表(DRS)、流涎程度频率量表(DSFS)评估流涎症状改善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让患者自评注射疗效,自评改善〉50%定义为治疗有效。结果:患者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前DRS评分[(4.92±2.15)分比(12.25±2.58)分]、DSFS-S评分[(1.83±0.82)分比(4.17±0.87)分]、DSFS-F评分[(1.87±0.74)分比(3.50±1.14)分]、DSFS-T评分[(3.71±1.33)分比(7.67±1.83)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3例患者VAS评分〉50%,治疗有效。结论:BoNT/A经解剖定位,局部注射腮腺、下颌下腺可能是一种显著改善PD患者流涎症状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帕金森病 流涎 A型肉毒毒素 解剖定位
  • 简介:<正>对照组30例予血栓通10ml静滴每天1次。治疗组30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0.4ml,每天2次腹部脐旁2cm处皮下注射。疗程均为10天。结果:按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疗效标准评定,治疗组基本治愈12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6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分别为7、6、3例和53.3%,P<0.05。治疗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基本治愈 血栓通 老年脑梗塞
  • 简介:<正>对照组29例,常规用地高辛或其他强心剂、利尿剂、硝酸酯类及抗感染等。治疗组26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始量2.5,以后据血压、心率情况,每2周调整剂量1次,至最大耐受量。治疗12周后,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最大耐受量 心率情况 射血分数 心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贝尼地平治疗稳定型心绞痛(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应用一般治疗+盐酸贝尼地平(4mg2/d);对照组25例,应用一般治疗+硝苯地平(10mg2/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变化,患者的药物耐受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盐酸贝尼地平组总疗效率86.5%,对照组总有效率48.0%,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90.5%和50.2%,动态心电图缺血发作次数、总缺血时间均有显著减少(P〈0.05),且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贝尼地平不仅是有效的降压药物,而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绞痛药物。

  • 标签: 盐酸贝尼地平 心绞痛 稳定型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肝素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38例中31例症状明显缓解,2例症状缓解,5例症状缓解不明显,总有效率达86.9%。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组可随时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症,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最大可能的保存心肌细胞,防止疾病恶化;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药物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肌酶 低分子肝素钠 硝酸甘油 肝素
  • 简介:<正>我国已广泛推行的六个月短化方案:2SHRZ4HR,为初治菌阳肺结核最佳方案之一,在全程督导下能获得很高的治愈率。在化疗中一个引起人们注意的现象是:使用同一化疗方案的病人,疗期内病人

  • 标签: 强化期 化疗方案 痰菌阴转 短疗程 肺结核病人 全程督导
  • 简介: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目前为止病因仍不很清楚。主要临床表现为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上扩心病患者逐渐增多。现将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30例扩心病做一回顾,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电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胸部X片检查 诊断 临床特点
  • 简介:<正>对照组30例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改善脑循环,防止感染及预防并发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HGF-200亚低温治疗仪治疗:温度控制在32~34℃,持续降温5~7天。2组在治疗2周后复查CT。据1995年全国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疗效标准评定,治疗组基本治愈11

  • 标签: 脱水降颅压 临床观察 基本治愈 亚低温治疗 脑循环 电解质紊乱
  • 简介:目的比较善宁和垂体后叶素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再出血发生率。方法58例经急诊胃镜证实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善宁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善宁治疗组和垂体后叶素治疗组。结果联合用药组止血有效率为87.1%,善宁组为78.3%,垂体后叶素组为66.7%,再出血联合用药组为11.1%,善宁组为10.0%,垂体后叶素组为28.6%。结论联合用药组止血效果优于善宁组和垂体后叶素组,再出血发生率联合用药组和善宁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组,联合用药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 标签: 善宁 垂体后叶素 治疗 食道静脉破裂出血 肝硬化 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