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挑选 50例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被本院所收治患有尿毒症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分别有患者 25例,对照组运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能与免疫功能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有效改善其肾功能,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尿毒症 肾功能 免疫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呼吸训练。然后对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l)、峰值呼气流速(PEF)、峰值呼气流速(PEF)FEVl与FVC比值 (FEVl/FVC)评估患者肺功能,Sheikh躯干控制评分量表(TCT)评估患者躯干功能改善情况,Fugl—Meyer量表 (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FVC、FEVl、PEF、FEVl/FV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呼吸训练 肺功能 上肢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试验组采用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吸功能训练,采用洼田饮水试验、VFS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肺功能(FVC、FEV1、PEF)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及肺功能均有改善,试验组洼田饮水试验、VF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肺功能,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吞咽障碍。

  • 标签: 呼吸功能训练 常规吞咽功能训练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对脑梗塞患者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64例,均为脑梗塞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予以早期护理(观察组,n=32),一组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n=32),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语言功能BDAE评分、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评分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可有效提升脑梗塞患者的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早期护理 脑梗塞 语言功能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OPD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对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自2021年3月起至2022年8月,研究对象共60例,均选自临床呼吸内科,结合住院病历号分组,每组COPD病人3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呼吸内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功能锻炼。结果:研究组COPD患者四项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病人在原有对症治疗基础上开展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改善病人肺功能,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功能锻炼 COPD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8例,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49例)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49例)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两组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数据较对照组提升显著,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吞咽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改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借鉴。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功能 肢体功能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脑梗死患者采用肢体功能锻炼联合时间护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脑梗死患者82例为研究观察对象,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对照组(予以肢体功能锻炼)、观察组(予以肢体功能锻炼联合时间护理),观察两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ugl—Meyer分数更高,观察组NIHSS分数更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在肢体功能锻炼基础上增加时间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时间护理 脑梗死 肢体功能锻炼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方法以现状调查为基础,对175例冠心病患者作包括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内的各项致病因素调查。设计护理干预处方,对175例患者进行1年的康复指导,并测定干预前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结果经过康复护理后,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标签: 冠心病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抽选出2019年10月~2022年10月经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从中抽选出150例病患,并按照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5例患者展开常规康复护理视为对照组,另外75例患者则展开中医康复护理,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患者康复护理前后上下肢功能(FMA)、神经功能评分(NIHSS)。结果:展开护理服务前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施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病情,值得推荐。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患者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弱视视功能软件在视功能敏感度评估、三级视功能检查及联合常规弱视治疗对屈光度异常患者辅助治疗和视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50例屈光性异常弱视患者,根据患者到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奇偶数分组,每组中有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同时视、立体视以及双眼融象情况进行比较,结合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前采用弱视视功能软件和常规弱视检查法对患者同时视、立体视以及双眼融象情况进行检测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6个月后患者同时视、立体视以及双眼融象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视力水平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视力从治疗前的(0.4±0.12)提升到了治疗后的(0.7±0.08),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视力只有稍微改善,从治疗前的(0.38±0.13)提升到了治疗后的(0.54±0.13)。通过治疗,观察组有效率是88%;对照组有效率是68%。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弱视视功能软件对于视功能敏感度、三级视功能检查及辅助治疗和康复训练是有效的。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加强对病人的视功能检查、康复训练和评价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从而更好地帮助视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 标签: 弱视视功能软件 视功能敏感度 三级视功能检查辅助治疗 康复训练
  • 简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显像均是由电子计算机断层(CT)与核素示踪原理相结合的技术[1].示踪剂为核素,核素与不同的标记药物结合成不同的化合物,需静脉注射才能通过血液循环达到靶器官进行扫描成像.本研究对2009年1~6月在我院ECT室做骨扫描检查的360例患者分别应用注射器直接静脉注射和连接静脉输液针注射核素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优劣,为探求一种较为快速、安全、有效注射核素的方法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核素示踪 静脉输液针 直接注射 注射器 CT扫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活单位,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的价值、期望、转变及危机的发生,都会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状态,而个人的健康状态也会影响家庭的功能,甚至使其他的家庭成员产生健康问题。很多的研究表明,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与个人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发生及预后有密切的联系,对家庭功能的评价可以简要地指出家庭问题存在的层次,并可作为治疗的指针。因此,反映家庭是一个系统的家庭功能便受到研究者的注意,并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 标签: 家庭功能 心理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由盆底肌肉、筋膜、韧带及神经等支持结构的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盆腔脏器脱垂(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及膀胱膨出等)、尿失禁、性生活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腔脏器脱垂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对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按照病历号随机的方式,将其对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实施的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无缝隙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结论:无缝隙护理对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配合度,改善了患者心理健康。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血液透析 急性肾衰竭
  • 简介:[目的]评估系统功能训练对骶骨肿瘤病人术后排便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随机将32例骶骨肿瘤术后排便障碍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功能训练。[结果]实验组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发生率及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排便控制功能优良率达81.3%,排便感觉功能优良率达87.5%。[结论]对骶骨肿瘤术后排便障碍病人进行系统功能训练,可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对排便控制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骶骨肿瘤 排便障碍 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