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在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儿中采取腹腔镜下经腹腔途径手术和经后腹腔途径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参照不同手术方式对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儿进行分组对比,将经腹腔途径手术纳入到对照组(30例),经后腹腔手术纳入到实验组(34例),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儿术后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儿术后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和对照组对应数值进行参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腔手术和经后腹腔手术应用在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儿中均具有一定作用,但经后腹腔腹腔镜镜手术的疗效更显著。

  • 标签: 后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对照组实施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总费用、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总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APP与TEP相比,医疗费用相对较低,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两种术式均无复发情况,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特点及意愿进行选择术式。

  • 标签: 腹腔镜 腹膜外 疝腹股沟 腹腔腹膜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单孔腹腔镜和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接收的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组和三孔组,每组分别为31例。三孔组行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单孔组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手术难度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操作时间等项目。结果单孔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4例(12.90%),三孔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3例(9.68%),单孔组的手术难度评分(5.3±1.4)分,三孔组为(4.9±1.4)分,单孔组的疼痛评分(3.1±1.1)分,三孔组为(2.9±1.5)分,单孔组的手术时间为(56.25±5.14)min,三孔组为(47.25±5.64)min,两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差异(P>0.05)。单孔组切口的美容效果更加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单孔腹腔镜治疗,与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相比,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切口的美容效果更加满足患者对于美的需求。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单孔腹腔镜 三孔腹腔镜 并发症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确诊病患,对其中30例予以新辅助化疗,比较病灶控制效果。结果对照组客观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为73.33%。结论新辅助化疗可达到较好控制病灶进展作用,有效控制癌症分期,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客观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中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对比观察分析两组患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化疗康复期间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肺癌患者 心理护理 化疗期间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辅助化疗(NAC)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NAC的疗效的预测及评估、NAC个体化方案的制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针对NAC的起源、化疗方案、疗效的评估、预测指标以及不同分子分型的NAC方案等方面展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分子分型 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20例乳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全程化疗化疗完成率为100%。出现了一些相应的并发症,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满足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化疗的并发症,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化疗中谷氨酰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34例胃癌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对常规组基础上,对患者增加谷氨酰胺。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3.58%比常规组的53.73%要高,两组相比,差异性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4.48%比常规组的11.94%要低(P<0.05)。结论胃癌患者在进行化疗过程中,增加谷氨酰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反应,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对机体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化疗 胃癌 谷氨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腹腔脓肿穿刺引流术在治疗腹腔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2018年2月入我院进行腹腔感染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CT引导下腹腔脓肿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及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穿刺后,体温及白细胞水平与穿刺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随着时间延长,后一时间段体温及白细胞水平均比前一时间段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腹腔脓肿穿刺引流术能有效地治疗腹腔感染,具有创口小,预后效果好,安全简便的优点。

  • 标签: CT引导 腹腔脓肿穿刺引流术 腹腔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实施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及对照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实施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全程用时多于对照组,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术后住院等用时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虽手术时间延长,但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 标签: 腹股沟疝 经腹腔腹膜前 腹腔镜疝修补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饮食方式。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来我院进行白血病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饮食护理,掌握饮食护理的方式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不良患者发生率(7例,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例,66.67%),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进行饮食护理,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为患者预后提供良好支持。所以,饮食护理方式值得在白血病患者治疗中推广。

  • 标签: 白血病患者 化疗期间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局部复发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间我院收取的48例肺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联合化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CR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年生存率70.83%明显高于对照组54.17%,,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局部复发近期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局部的控制率、耐受良好,对延长生存的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水平的意义尤为重要。

  • 标签: 肺癌局部复发 三维适形放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肿瘤化疗患者治疗期间失眠发生的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12月份——2017年12月份收治的肿瘤实施化疗伴有失眠的患者9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失眠改善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达到93.62%(44/47),较比对照组85.11%(40/47)的结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失眠改善有效率达到89.36%(42/47),较比对照组69.96%(31/47)的改善率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治疗期间伴有失眠的情况造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护理措施,实施综合型护理干预,在治疗、护理、生活等多方面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更全面、更加具有综合性的实施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肿瘤化疗 失眠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患者的凝血指标和临床化疗效果的相关性进行探析。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0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纳入观察中,并根据化疗效果分成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为57例、48例;并选取同期参与体检的6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正常组,均行凝血检查,对比分析肺癌患者、健康者的凝血指标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活动度(PTA)低于正常组(P<0.05),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有效组患者的FIB、D-D、FDP、PLT及APTT等均高于化疗前(P<0.05),无效组患者的FIB、D-D、FDP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部分凝血指标变化能够作为肺癌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评价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凝血酶指标 肺癌 化疗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在肺癌患者进行化疗期间对于患者出现的 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后的体会心得。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为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1月于我院就诊后确诊为肺癌并收治入院的患者 80例,本次研究试验期间给予患者常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将本次所有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 40例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行化疗特殊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实施不同护理方案的肺癌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在应用化疗特殊护理方案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脱发以及过敏反应等明显减少,而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大大提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上对于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进行针对性特殊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痛苦的减轻,提高其生活质量,应在体检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肺癌 化疗 不良反应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期胃癌治疗中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治疗的10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8.49%、32.08%,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手术切除率、根治性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该孕妇孕前病史及本次妊娠过程。结果该孕妇于孕12+5周超声检查发现双胎其一胚胎停止发育,孕30周超声确诊为双胎一胎无心畸形,保守处理至孕33+4周因泵血胎羊水过多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分娩后新生儿无并发症。结论对于该类罕见TRAP病例,孕期需要严密超声随访,掌握终止妊娠时机。

  • 标签: 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 无心畸形 双胎之一宫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