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评价对 首发 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 84 例首发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 42 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 42 例,实施常规护理 + 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 SAS 、 SDS 评分较常规组低, GQOLI-74 评分较常规组高( P < 0.05 ) 。结论 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首发高血压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地扦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38例首发脑带中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自编问卷调查患者心理状况,针埘调查结果予以心理干预,内容包括支持心耻治疗、认知心理治疗、健康教育。观察4周。于心理干预后采用上述量表再次进行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71.05%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其中36.84%仔在焦虑情绪,50.00%存在抑郁情绪;77.14%怕爱人和孩子不关心,68.42%怕成为家人拖累,47.37%担心病治不好,60.53%担心经济负担过重,42.11%怕失去工作或劳动能力。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餐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颅前(P〈0.01);干预后自编问卷调查结果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0.01)。结论首发脑卒中患者存在着叫显情绪障碍,早期心理干预能照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有助首发脑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干预 汉密顿焦虑量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首发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而后以患者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评判标准不良心理状况、血压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改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与血压指标,值得我院临床进行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 首发高血压 心理健康状况 血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值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肝硬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肝硬化 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意外骨折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估骨折后患者常见负面心理症状抑郁和焦虑的阳性率,为开展骨折患者心理辅助治疗提供实践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7~10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住院的意外受伤骨折患者,筛选出150例,进行基本人口社会学资料统计,通过患者填写抑郁和焦虑自评表调查问卷(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self-ratinlgdepressionscale,SDs),评估抑郁和焦虑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意外骨折后患者抑郁阳性检出率为38%,女性抑郁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值为0.002〈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焦虑阳性检出率为33%,男女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外骨折后抑郁的危险因子包括女性、无业、收入不稳定和教育程度较低如初中文化等;焦虑的危险因子包括无业、个人收入不稳定、家庭收入低和教育程度较低。结论:意外事件骨折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患者在突发事件骨折后存在负面心理情绪,通过抑郁和焦虑自评表调查问卷可以筛选出存在心理负面情绪的患者;意外骨折是发生或加重抑郁和焦虑的高危因子,应该重视对骨折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

  • 标签: 意外事件 骨折 心理评估 抑郁 焦虑
  • 简介:目的探讨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验。结果100例性病患者SCL-90检测的阳性率为51%;100例性病患者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性病患者心理问题无性别差异。结论性病患者存在广泛的心理问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心理方面的治疗和疏导。

  • 标签: 性病 心理健康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的促进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66例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33。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15d心理健康状态。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及对照组SAS,SD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各项指标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肿瘤患者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5月,样本共计7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参照组(35例)施以常规药物治疗,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35例)施以心理健康教育,比对组间治疗前后SDS评分、CSS评分、SPBS评分、MMSE评分。结果:治疗前组间SDS、CS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DS(45.06±3.27)分、CSS评分(12.28±4.65)分均比参照组要低(P0.05),治疗后SPBS评分(32.15±3.88)分相比参照组(34.21±4.05)分要低,MMSE评分(25.29±2.79)分相比参照组要高(P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脑卒中后抑郁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5月,样本共计7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参照组(35例)施以常规药物治疗,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35例)施以心理健康教育,比对组间治疗前后SDS评分、CSS评分、SPBS评分、MMSE评分。结果:治疗前组间SDS、CS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DS(45.06±3.27)分、CSS评分(12.28±4.65)分均比参照组要低(P0.05),治疗后SPBS评分(32.15±3.88)分相比参照组(34.21±4.05)分要低,MMSE评分(25.29±2.79)分相比参照组要高(P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脑卒中后抑郁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患者常常伴随着瘙痒、发红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护理对湿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于湿疹患者心理健康护理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还相对较少。本文旨在综合总结湿疹患者心理健康护理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实践经验分享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湿疹患者 心理健康护理 综述 实践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军校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高压环境下,军校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新学员很容易由于对军校环境的不适应,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影响学员正常训练和生活。本文首先对团体心理辅导特点以及军校学员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探究团队心理辅导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军校学员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评价其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70例作为志愿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先分别予每名患者SAS、SDS评测,两组患者均予降压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加以心理护理,8W后复测SAS、SDS,分别对比前后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两项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可降低患者心理负担,改善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社区 老年高血压患者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颅内肿瘤围术期中辅以心理护理,对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2.10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70例,以数字奇偶法分作相同例数两组,分别运用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比对护理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不良情绪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利于缓解患者围术期不良心理的同时,还能增加其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颅内肿瘤 心理护理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健康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自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0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择 76例作为案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均分 2组,参照组 3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讨组 38例患者辅以心理健康护理,分析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 经干预后,研讨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价均低于参照组,同时空腹血糖、餐后 24小时血糖值均低于参照组, P< 0.05,组间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健康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具有积极的影响,不仅促使不良情绪得以改善,而且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能够满足护理的要求。

  • 标签: 心理健康护理 糖尿病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