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顺产和产后出血的影响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我院科室收集我科室的孕妇共200例进行研究,她们的年龄在21~34岁之间,平均为27岁;孕周在37~42周之间。结果通产妇在经过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其顺产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结论对产妇积极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其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以及产后出血,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 标签: 规划化服务 全程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姑息关怀科室实施死亡教育对减轻护士焦虑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姑息关怀科室护士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死亡教育,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分(SAS)。结果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开展死亡教育,使护士不再认为死亡和濒死时需要回避的事情,有效缓解护士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 标签: 死亡教育 姑息关怀 护士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掌握现阶段居民肺癌的发生频率及分布规律,探讨影响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其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密市死因监测系统2007~2009年肺癌及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恶性肿瘤死亡共计3402例,肺癌死亡1054例人,占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30.98%。肺癌死亡为41.21/10万,其中男性死亡为56.97/10万,女性死亡为25.30/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498,p﹤0.01).结论2007~2009年肺癌死亡居恶性肿瘤之首,肺癌是对高密市居民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

  • 标签: 肺癌 死亡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姚县死亡登记漏报情况,准确估计人群死亡,查找居民死因登记工作漏报原因,为进一步规范死亡登记报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辖区内所有的户籍人口作为本次漏报调查的调查对象,通过入户调查获得每户家庭2014年度居民死亡信息,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进行匹配、查重、数据清洗,统计漏报。结果2014年大姚县居民死亡漏报6.83%,未做漏报调查前的粗死亡为6.95‰,校正死亡为7.44‰。男女性死亡漏报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603,P﹥0.05);5岁以下婴幼儿漏报最高(42.86%),其次为80岁及以上年龄组(7.23%);死因监测报告机构中民政部门殡仪馆登记死亡人员漏报最高,漏报高达34.37%;系统疾病中漏报占比位居前三位的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占45.71%)、呼吸系统(占18.57%)、意外伤害(占15.72%);漏报位居前三位的是内分泌系统疾病(20.00%)、其他不详(9.76%)、心脑血管系统疾(7.67%);结论大姚县居民死亡登记漏报严重,5岁以下婴幼儿、80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人群是漏报的重点人群,民政部门殡仪馆漏报最高,应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按照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公安部文件要求,强化督导和培训,加强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建立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提高死因监测报告质量。

  • 标签: 死亡报告 死亡率 漏报 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低年资护士护理死亡患者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利用现场录音及笔录采集10名ICU低年资护士在护理死亡患者过程的真实体验。运用Colaizzi的关于现象学资料的7步分析法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ICU低年资护士护理死亡患者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不良心理状况恐惧,害怕,悲伤,无奈。寻求帮助或陪伴希望得到同事帮助。人生反思均有不同程度的联想与疑病。结论ICU低年资护士面对死亡患者在心理,家庭,社会方面均承受着无形的压力及心灵创伤,层级越低者伤害越大,医院管理者应根据低年资护士的特点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多关注年轻护士的身心健康,并进行心理疏导,尽可能减少年轻护士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ICU 低年资 心理体验 死亡患者 质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庆阳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全市孕产妇死亡制定有关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资料来源于2005年~2009年庆阳市妇幼卫生年报,孕产妇死亡卡,死亡调查表,病历及市、县(区)级评审资料。方法采用“十二格”表评审方法,从三个环节、四个方面,对2005年~2009年全市74例死亡孕产妇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2005年~2009年全市5年平均孕产妇死亡为58.79/10万。孕产妇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44例、内科合并症1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8例。74例死亡的孕产妇中56例为可避免死亡,18例为不可避免死亡。在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中个人态度及家庭因素为第一位占72.97%,医疗保健因素占20.27%,社会团体管理因素占4.05%。结论发挥政府在妇幼卫生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协调部门关系,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快标准化产科建设步伐,认真落实妇幼卫生项目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孕产妇 死亡 分析 对策
  • 简介:探究基于个体生命意义感下,死亡提醒对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的增强效应。采用2×2两因素组间设计。自变量一是生命意义感:高生命意义感、低生命意义感;自变量二是组别:死亡提醒操作组和非死亡提醒操作组。因变量是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结果发现不论生命意义水平高低,外显自尊均显著增强,而在低生命意义条件下,死亡提醒组的内隐自尊削弱了。研究更进一步揭示了死亡提醒与自尊的关系。

  • 标签: 死亡提醒 生命意义感 自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儿接种疫苗后死亡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的特征。方法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省疑似预防接送异常反应检测系统报告的数据及死亡病例,分析病发人群、季节分布及临床诊断,分析评估死亡个案接受疫苗的安全性及死亡。结果本次研究中发生预防接种后死亡婴儿25例,接受疫苗共35剂次,其中在预防接种后12h死亡41.89%,偶合症22例,接种异常反应1例,不明原因死亡2例。异常反应报告发生、AEFI报告发生死亡报告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导致婴儿预防接种后死亡的最主要类型为偶合症,婴儿死亡发生的风险与预防接种无显著相关性,明确死因的重要因素为尸体解剖和个案调查。

  • 标签: 婴儿 接种疫苗 死亡 疑似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特征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科学的迅速发展,剖宫产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青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制约手术技术的安全性保障、孕妇及其家属单方面的意愿倾向以及医生超负荷的心里压力。本文依据临床的事实考证,分析了导致提高剖宫产的原因,以便于孕妇、家属以及医生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综合考虑埋下伏笔。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人文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健康教育在提供预防接种知识知晓以及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迪庆藏族自治州2000例儿童家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这2000例儿童家长实施健康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对其接受健康教育前以及健康教育后的接种知识知晓、计划免疫接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健康教育之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以及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均明显较健康教育前提高(P<0.05)。结论为儿童家长实施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可促进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了解的提高,同时可以将计划免疫接种几率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效果、致残、病死和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急诊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一体化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61例患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综合指标(急诊停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急诊转至手术时间)均比较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72%,致残为1.64%,病死为1.64%,并发症发生为4.92%,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0.33%,致残为11.48%,病死为8.20%,并发症发生为18.03%,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实施一体化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显提升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病死和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尽快转危为安。

  • 标签: 急诊 严重创伤 一体化护理 病死率 致残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于我院进行维持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患者死亡原因,并对引发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经维持血液透析出现13例死亡患者,死亡为16.25%,其中8例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剩余患者死于器官衰竭等其他并发症,死亡患者的血肌酐、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而同时,死亡患者的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患者,根据对死亡患者相关独立因素的回归性分析可以看出,高胆固醇、低血红蛋白及低血浆白蛋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胆固醇、低血红蛋白及低血浆白蛋白是终末期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患者多死于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维持血液透析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降低育龄妇女死亡。方法对全区2012-2015年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武进区2012-2015年发生育龄妇女死亡554例,疾病死亡442例,占79.78%(其中恶性肿瘤266例,占疾病死亡的60.18%);意外死亡91例,占16.43%;自杀19例,占3.43%;不明原因2例,占0.36%。疾病死亡前五位顺位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乳腺癌。意外死亡顺位交通意外、溺水、药物中毒。结论恶性肿瘤及意外死亡是育龄妇女死亡首要因素,因此做好育龄妇女的定期体检工作及安全知识宣教是今后妇女保健的首要任务。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剖宫产现状,了解当前剖宫产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降低剖宫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从产妇及家属方面和医疗护理方面分析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并说明剖宫产的利弊,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多种原因导致高剖宫产持续不下。结论剖宫产升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降低剖宫产应从原因源头抓起,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经阴道分娩,合理降低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率 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原因调查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3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3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47例死亡死亡为10.8%。死亡原因中以心脏疾病为主要因素,其余依次为脑血管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原因。根据对患者进行死亡单因素回归分析可以得出,老年、营养不良、高血甲状旁腺激素和高容量负荷以及贫血等指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患者尿素清除指数在1.2以下以及血红蛋白大于等于90g/L,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起到保护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死亡的因素较多,主要原因在于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因此,临床上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患者死亡的发生。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死亡原因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高密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分布特点及流行趋势,分析意外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分布规律,给政府决策者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方法居民意外伤害死亡资料来源于死因监测系统,使用ICD-10进行分类编码。结果2008-2009年高密市意外伤害死亡762人,占全部死亡的6.98%,死亡为46.03/10万,在全死因顺位中居第4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交通事故、自杀和淹溺是高密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意外伤害死亡的分布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并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和控制措施是有必要的。

  • 标签: 意外伤害 死因 去死因期望寿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2例急诊脓毒血症患者进行探讨,根据其病情不同分为脓毒血症组(22例)和严重脓毒血症组(40例),同时根据患者28d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41例)和死亡组(21例),对两组患者APACHEII评分、MEDS评分和SOFA评分和血乳酸水平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严重脓毒血症组患者其SOFA、MEDS、APACHEII评分、血乳酸水平和死亡均明显高于脓毒血症组患者(P<0.05);死亡组患者年龄SOPF、MEDS、APACHEII、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随着MEDS危险分层的增加,脓毒血症患者死亡明显升高。结论急诊脓毒症病死评分系统(MEDS)由于其操作简单,需要的指标数据较少等优点可作为临床评估脓毒血症患者危险分层以及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 脓毒血症 危险分层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