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对乳腺癌患者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微信组48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和宣教,微信组在对照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送乳腺癌相关知识和护理宣教,6个月后收集两组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信组在治疗依从性上规范用药、合理运动、合理饮食、规范化疗、良性心理等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出血、积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也从80%提高到9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增加乳腺癌术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乳腺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健康教育 乳腺癌患者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以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突显心理危机。高校作为培养健康成长、适合社会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我校为例,已逐渐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的重要意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形成完整的教育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好适应社会。

  • 标签: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教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对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的效果。方法对参加体检并伴有血脂异常的患者76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给予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护理前后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的患者疾病认识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中给予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加强对疾病防治知识的了解,能够对血脂进行有效的控制。

  • 标签: 健康教育 行为干预 体检人群 血脂异常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进行循证护理,分析其价值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4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比较差异明显。结论通过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进行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更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 健康行为
  • 简介: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青少年时期是从童年期走向成人期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疑惑,这也是他们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所必经的,但是倘若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那么他们很有可能走上一条不适当的道路。我们只有清晰地了解了青少年的成长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预防并灌输给他们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才能帮助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青少年时期 身心健康 成瘾性 行为 成人期 童年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美学在口腔修复中得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为常规修复,实验组为美学修复,观察患者修复满意率。结果实验组修复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可应用美学修复,修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口腔修复美学 口腔修复 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对口腔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牙周正常体检者10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行口腔细菌培养,经碱性磷酸酶活性(ALP)检测。结果观察组正畸后球菌、杆菌、螺旋体、梭状菌、弯曲菌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正畸后AL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会影响患者口腔细菌微生态环境,临床应重视口腔卫生,避免发生牙龈炎病变。

  • 标签: 口腔正畸 细菌微生态 ALP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128例糖尿病患者,同时,选取同期到我院进行口腔检查的50例检查者,进行口腔行为及GOHAI调查。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各项GOHAI评分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较差,主要受患者自身特点、口腔健康行为等因素影响,应改善患者的口腔行为,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口腔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对其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治疗结束出院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疗效显著,能显著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改变自身不良行为,防止疾病进展,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糖尿病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健康宣教在开窗引流配合囊肿塞治疗颌骨囊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90例开窗引流配合囊肿塞治疗颌骨囊肿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基础服务,实验组予口腔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开窗引流配合囊肿塞治疗颌骨囊肿患者满意指标;开窗引流治疗依从性、囊肿塞治疗颌骨囊肿知识掌握度、口腔保健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焦虑状态、口腔清洁等级;口腔感染等不良事件率。结果实验组开窗引流配合囊肿塞治疗颌骨囊肿患者满意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开窗引流治疗依从性、囊肿塞治疗颌骨囊肿知识掌握度、口腔保健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焦虑状态、口腔清洁等级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焦虑状态、口腔清洁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口腔感染等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健康宣教在开窗引流配合囊肿塞治疗颌骨囊肿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和口腔保健依从性,减轻焦虑和保持口腔清洁,降低口腔感染风险。

  • 标签: 口腔健康宣教 开窗引流配合囊肿塞 颌骨囊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术后患者容易罹患口腔炎、溃疡、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良好的口腔护理对于肝癌术后患者的生理舒适、口腔健康以及疾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肝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口腔护理的关系,口腔护理方式及其护理人员水平与口腔护理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制定相应专科口腔护理规范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癌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对口腔感控的影响。方法从人员、设备方面的要求和操作前、中、后的常规操作与四手操作对比来讨论四手操作技术对口腔感控方面的影响。结果从2004年开始实施四手操作技术以来,未发生患者之间及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对预防医院感染影响很大,能有效控制口腔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交叉感染。

  • 标签: 四手操作技术 感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溃疡中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遵循随机的分组原则,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口腔溃疡康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口腔溃疡康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联合应用于口腔溃疡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口腔卫生意识,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可推广。

  • 标签: 口腔护理 口腔溃疡 饮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组织瓣修复术后适宜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已进行口腔颌面组织瓣修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的口腔护理,实验组行改良后的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中术区的红肿和疼痛程度、缝合处的分泌物情况以及口腔的清洁度、舒适度等方面。结果实验组的各方面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84.44%,高于对照组(57.78)(P<0.05);口腔中术区的红肿和疼痛程度更轻,缝合处的分泌物更少,口腔的清洁度及舒适度更好。结论对于口腔颌面组织瓣修复术后的患者,改良后的口腔护理方法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伤口恢复的时间,预防术后的感染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使口腔有更好的舒适度。

  • 标签: 口腔颌面 组织瓣修复术后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溃疡开展口腔及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94例口腔溃疡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比组采取口腔护理,观察组同时进行饮食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掌握两组溃疡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饮食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对比组为82.9%,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口腔溃疡在治疗中开展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提高临床疗效,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口腔溃疡 口腔护理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青春期痛经患者认知水平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青春期痛经患者138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认知水平与健康行为。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认知水平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在饮食、作息、个人卫生、情绪状态方面的健康行为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够提高青春期痛经患者认知水平,促进健康行为养成。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青春期痛经 认知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连续性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对其健康行为的依从性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01月-2016年10月间在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00例,根据住院号尾数奇偶数之分分为两组,对照组内50例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内50例则加以实施连续性护理方案,两组患者在接受定期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依从的患者45例(占90%)高于对照组25例(占50%),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在予以有效治疗的同时,通过实施连续性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对患者疗效有效提升,而且还能改善其预后,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健康行为 依从性 连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安康市汉滨区老年人对健康知识认识、行为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人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康市汉滨区抽取已加入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对健康的认知、生活行为等内容。采用一般统计分析方法对老年人健康知识认识和行为方式现状分析;利用分类树模型对影响健康相关认知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安康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13.5±1.4分(共15分);总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0.0%,“献血对健康是否有害”及“保健食品是否可以代替药品治病”两个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0.8%和74.2%;健康行为平均得分为8.8±1.3分(共10分);部分老年人存在不健康生活行为,如与家人合用毛巾(24.2%)、抽烟(11.0%)、饮酒(13.0%)等。分类树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健康相关认知的可能影响因素有首选就诊机构、性别、文化程度和年龄;健康相关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有性别、婚姻状况、个人月平均收入和首选就诊机构。结论安康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行为持有情况尚可,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应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不同特征的老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服务。

  • 标签: 家庭医生服务 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乡市城乡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为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新乡市6所城乡中、小学校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84%,其中城市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8%,农村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0%;健康相关行为总形成率为83%,其中城市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5%,农村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0%。部分单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较低。结论要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

  • 标签: 中小学生 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 调查分析 Xinxiang city urban and rur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9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比采用社区分级管理干预(观察组,103例)与未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94例)的在血压控制与健康行为变化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常规治疗及上述干预措施后,其收缩压下降到了(126.5±12.1)mmHg,舒张压下降到了(81.2±9.3)mmHg;对照组收缩压下降到了(138.2±16.4)mmHg,舒张压下降到了(92.5±10.7)mmHg,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适当运动、低盐饮食、戒烟、戒酒或限酒、控制体重、按时服药等健康行为方面人数比例均有明显升高,干预效果显著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时可采用社区分级管理干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加强患者的健康行为,可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干预 社区 高血压 心血管健康行为 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