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抢救,观察组自此基础上给予损伤控制外科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出血量、PT恢复时间和DIC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效果显著,能快速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急诊 外科 多发伤救治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6期
  • 机构:由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307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相关课题组历时30年联合开展的“成体干细胞救治放射损伤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获得该领域首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通道外科技术在腹部术前术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96例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快通道外科技术进行术前积极的心理护理与详细的健康教育、不作常规的胃肠道准备、缩短的禁食禁饮时间,术后合理镇痛、早期肠内营养、早期下床活动等护理干预。结果96例腹部手术患者在病情知晓率、护理配合程度、手术安全性、满意度调查方面明显提高,术后肛门排气排便均提前,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而且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结论应用快通道外科技术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干预,能更合理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能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术后快速康复,能更有效地提高医疗护理资源的利用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通道外科技术 腹部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医学科技期刊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学术质量,审稿是保障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严格把握三审终审制,积极解决审稿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期刊自身的特点完善审稿制度的各个环节,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审稿,把好学术质量关,促进期刊的稳定、健康发展。

  • 标签: 医学科技期刊 三审终审制 学术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腹部外伤患者,探讨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的20例腹部外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例患者都通过腹腔镜进行探查,其中有3例为脾破裂。2例为腹壁损伤,4例为肝破裂,1例为腹膜后血肿,3例为小肠破裂,1例为胰腺损伤,3例为腹膜后血肿,2例为膈肌穿孔,4例为肠系膜血管破裂。所有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其中有4例中途转为开腹手术,20例患者均治愈,住院时间最短为6天,最长为14天,平均(8.3±1.4)天,腹腔镜下手术的16例患者,在手术后两天左右排气,没有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腹部外伤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探查,其不仅有利于诊断,也有利于治疗。该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其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手术后并发症现象少,且患者恢复较快,值得在腹部外伤诊断和治疗中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微创手术 腹部外伤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50例,均为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与骨折合并发生的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回顾相关资料。结果本组50例,存活49例,占98%;因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术后血栓形成2例,合并ARDS1例,粘连性肠梗阻、肺栓塞1例,隔下脓肿1例。行平均5个月的随访,患者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患者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应用,与病理生理特点符合,使生命得到了有效挽救,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免疫水平等情况,为大学生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择枣庄科技职业学院2014—2016年入学的6597名新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份入学的新生间HBsAg和抗-HBs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女生HBsAg阳性率低于男生,城市组HBsAg阳性率低于农村组,城市组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V极易在聚集性集体生活中传播,高校应对学生普及乙肝基本知识,提高保护意识,同时做好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可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HBsAg 抗-HBs 大学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学论文被引用状况。方法从中国知网检索2005年-2011年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论文作为统计源数据,统计该院医学论文被引用状况。结果2005-2011年该院医学论文发表53篇,被引篇数20篇,被引率37.74%,被引频次40次,均篇被引频次0.75次;前2名论文多产作者黄世雄论文被引率46.15%(6∕13),均篇被引频1.54次。黄明柱论文被引率22.22%(2∕9),均篇被引频次2.22次(20∕9)。单篇论文被引频次排名前3名依次为《中分子右旋糖酐、糜蛋白酶联合灌注防治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研究》8次,《外伤性膈疝23例诊治体会》5次;《填塞止血疗外伤性肝破裂22例体会》4次。结论该院论文数量少,被引率及均篇被引频次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医学 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技术在颌面部陈旧性骨折治疗中应用的先进性、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本组颌骨陈旧性骨折病例62例,男性42例,女性20例。均采用口内切口或口外联合入路(如合并上颌骨、下颌角或髁状突骨折),修整骨折断端,去除骨痂,上预制定位颌板,进行坚强内固定,术后均行简单的颌间弹性牵引固定1~2周。结果术后感染3例,抗感染后骨折延迟愈合,2例重新手术后1期愈合,6例术后咬合关系欠妥,颌间牵引固定,调合后改善。其他病例创口一期愈合,术后经简单调颌,颌关系恢复正常。结论正颌外科技术治疗颌面部陈旧性骨折术后效果稳定,颌关系恢复良好。

  • 标签: 正颌外科技术 颌面部骨折 钛板 钛钉坚固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运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对结石性脓肾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泌尿外科接收的结石性脓肾病人中选出93例,全部病人均行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先实施经皮肾微造瘘引流术,然后58例(A组)施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35例(B组)施行经尿道输尿管取石术,评估两组病人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A组、B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且对照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都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用于结石性脓肾的治疗中的疗效确切。

  • 标签: 结石性脓肾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两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不同,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住院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应快速康复外科技术使患者加速术后康复,并发症明显减少,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技术与多种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足外科近几年来46名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常规修复,研究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多种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和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修复成功率为100.00%,常规组为78.26%,两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未发生感染,常规组的感染率为17.39%,P<0.05。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与多种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技术 皮瓣修复 跟腱外露创面
  • 简介:摘要在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统计学方法运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存统计学教学模式,提出在课堂教学中作出相应调整,以提高学生对统计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 标签: 预防医学 本科毕业论文 统计方法运用
  • 简介:摘要内环境改善了,免疫提高了,各种细菌、病毒、变异细胞都会被自身的免疫细胞杀灭和清除。我们接受了周心芳大夫的研究理念,以周心芳大夫的专利处方“八珍神农饮”为基本方,经过重组,组成对结核有特殊疗效的“神农克痨汤·丸”,整体疗效远优于统一化疗方案,生活质量更比化疗方案高出许多。对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灶发展迅速,对统一化疗方案有严重副反应,合并肺大泡、肺气肿,合并肝/肾功能异常,或结脑,顽固性胸水等,中药结合高科技生物技术→“改良干细胞”,多能迅速转危为安。

  • 标签: 结核病 中医 高科技生物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助产士行核心能力培训对专科技能提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产科2015年13名临床助产士,采用自评、他评方式为13名临床助产士层级进行评定,对不同层级制订不同的培训内容与目标。比较临床助产士在培训前后使用催产素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会阴侧切率、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及培训前后的专业技能、教育与培训、专科理论、应急抢救、综合管理能力等考核成绩。结果临床助产士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后的初产妇使用催产素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会阴侧切率、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培训前,比较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护士经培训后的专业技能、教育与培训、专科理论、应急抢救、综合管理能力等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培训前,比较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助产士行核心能力培训能够有效的提高助产士的专科技能。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期
  • 机构:在2014年12月15日召开的中国科协会员日暨表彰大会上,来自中华医学会、中华药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团体的医药卫生计生领域近百人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沈中阳获得“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丁列明等7人获得“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方法现场急救联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2013年1月—2018年12月救治的400例多发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PTC方法现场急救与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征指标恢复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00%)高于对照组(73.00%),体温恢复时间、剩余碱(BE)恢复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恢复时间、乳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多发伤救治中应用PTC方法现场急救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联合可有效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外科 PTC 损伤控制 多发伤
  • 简介:摘要生血宁片源自蚕砂提取物,主要成分为铁叶绿酸钠,临床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总有效率达91.43%。上市10年来的进一步研究显示能在分子与基因水平改善铁代谢,提高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降低铁代谢相关基因DMT-1、IREG1、Hephaestin表达,使之恢复正常;无生殖毒性、对孕妇、低体重儿、早产儿、老年患者等各年龄组的缺铁性贫血有效;对肾性贫血、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手术后贫血、失血性贫血有治疗作用。服用安全。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蚕砂提取物 铁叶绿酸钠 生血宁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DCO技术应用,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患者中,采用DCO应用与患者外伤发生后的生理病理特点符合,使生命得到有效救治,为进一步实施稳定的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