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考察罗红霉素聚乳酸药膜的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罗红霉素的含量.测定波长为482nm.结果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药物释放量超过80%.在最可能形成粘连的5~7d内,药物充分发挥了作用.结论该药膜对罗红霉素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用于防治术后粘连.

  • 标签: 聚乳酸 罗红霉素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药物释放
  • 简介:目的 介绍一种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新方法。方法 血肿区常规直切口、钻骨孔、纤维胆道镜进入血肿腔反复冲洗,冲洗结束后腔内局部灌注混有凝血酶原复合物200U的生理盐水,不置引流。结果 全部4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采用此方法均一次治愈,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此方法对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纤维胆道镜 凝血酶原复合物
  •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外用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治疗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78例;年龄12~48岁,平均年龄24.5岁。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A、B、C3组各40例,A组为穴位内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组,B组为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组,C组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组。6周、3个月后分别进行对比疗效观察及复发率观察。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是57.5%、52.5%、95.0%;复发率分别是33.33%、50.00%、3.85%,C组疗效最高、复发率最低,优于A、B组(P〈0.05);观察期间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外用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治疗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扁平疣 干扰素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穴位注射
  • 简介:据DaySE[NatMed,2007,13(11):1382-1387]报道,利用超极化^13C核磁共振影像学和光谱学可观察化学药物治疗效果。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原则上所有自旋不为零的核元素都可以用于成像,例如氢(^1H)、碳(^13C)、氮(^14N和^15N)、磷(^31P)等。

  • 标签: 核磁共振影像学 ^13C 治疗效果 化学药物 光谱学 核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