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观察舒适护理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112例,根据自愿接受的护理方法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56例。研究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舒适护理的患者住院时间短、生活质量高、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常规护理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肝动脉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由于肝或肝内细胞发生癌变导致的疾病,属恶性肿瘤,其特点是发现较晚、死亡率高。患者往往在感觉不适后才行体检,而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多为中晚期发现,许多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治疗方法,在肿瘤供血靶动脉中置入导管,以适当的注射速度注射适合患者剂量的栓塞剂,使供血动脉闭塞,肿瘤组织和细胞因为缺少供血而坏死。 TACE对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具有临床认可的疗效,但因其手术的特殊性,栓塞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且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局部出血、血管创伤夹层、假性动脉瘤、发热、呕吐、局部疼痛等并发症,需要更加严密的护理。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视作心理、生理、社会层面上完整意义的成员,护理人员以患者的舒适为目的展开综合全面的护理,凭着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周到体贴的服务态度使患者享受到生理、心理的双重舒适 [1-2]。本文就舒适护理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112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56例。研究组男 29例,女 27例,年龄 34~ 69岁,中位年龄( 45.19±7.52)岁,病程 3~ 15个月,中位病程( 8.28±3.73)个月;对照组男 31例,女 25例,年龄 36~ 68岁,中位年龄( 44.89±6.94)岁,病程 4~ 19个月,中位病程( 8.85±4.08)个月。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对比均衡性。本次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做好术前的基本准备和中紧急情况应对,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的术后疼痛和一系列的并发症进行个体针对性的治疗。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腹部、腿部按摩,保持身体清洁。    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知识普及,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原理、治疗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必要时可配合图片和幻灯片帮助患者理解。对患者进行双侧腹股沟备皮,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前 1天对患者进行探视,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术前安慰,倾听患者诉说,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以此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并告知患者在手术全程会有护理人员陪伴,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做好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取患者及家属的充分信任,以便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 2)术后生理护理: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协助搬运患者,并告知搬运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对穿刺点进行仔细检查,查看是否有渗血,观察下肢皮肤颜色,若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动态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检查患者足背脉搏。调节病房内温度、湿度为最佳状态,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协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严密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患者术后因化疗药物刺激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叮嘱患者适量饮水、采用物理降温。若患者出汗较多,需及时更换床单、病服,保证患者的体表舒适,注意保暖。( 3)术后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交流,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介绍防治方案。对于出现各种并发症要向患者解释原因,发热情况是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和药物外源性致热,恶心、呕吐、腹部胀痛是由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肝区疼痛是由于血管栓塞导致的肿瘤供血不足和化疗药物刺激。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讲解并发症的原因,消除患者的不安与困惑,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心理放松训练,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使用镇痛剂减轻痛感。( 4)家庭护理:鼓励患者亲友对患者进行探视和关怀,多与患者进行积极交流,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增加对抗疾病的信心。( 5)社会支持:医院与相关社会公益机构和高校大学生社团结成合作,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患者进行关怀和帮助,向家庭经济困难或无亲友相伴的病人伸出援手,通过探视、慰问、关怀等志愿行为使患者克服孤单、无助的心态,帮助患者建立对生活的信心。     1.3指标观察    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四个维度,各 100分;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住院环境等方面,共 100分,满意( >80分)、基本满意( 61~ 80分)、不满意( <60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行 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用( x±s),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表示,行卡方检验。 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47例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肺癌患者应用围期护理的体会认识。方法:从2018年4月到2020年2月在本医院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肺癌患者中抽取94例观察对象,以抽签结果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47,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47,围期护理)。比照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其护理满意度更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肺癌患者应用围期护理的效果理想,可降低其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并提高其满意度,应在临床积极推广。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支气管动脉灌注 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在介入栓塞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8.1-2020.1,随机取 84例,分为 2组,一组是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n=42),另一组是加用综合护理的实验组( n=42),评价患者介入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加用综合护理的实验组患者介入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P< 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在行介入栓塞治疗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收治的 40例手指各部位软组织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20)和观察组( n=20),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邻近皮瓣或腹部皮瓣修复,观察组利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后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动态和静态两点辨别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M2PD和 S2PD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利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重建手部感觉,恢复手功能,恢复后手外形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皮瓣 修复 手指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颅内动脉瘤栓塞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时期内诊疗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共70例,划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5例。甲组为常规围期护理,乙组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期护理,比较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57%,乙组为8.57%,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乙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甲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于围期护理期间倡导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既可预防术后并发症,还可增强机体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围术期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5日于我院就诊的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我院就诊的8例患者均出现了咳嗽、咳痰或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新型冠状病毒RT-PCR核酸检测均为阳性,5例出现发热,肺CT检查1例肺部并无明显异常;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8例患者均为普通型病理,给予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药治疗,部分患者给予鼻导管氧疗;目前8例患者病情稳定,趋于好转。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不伴有发热,CT检查可无明显异常。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点 病例
  • 简介:摘要: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出现传播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为控制疫情传播,加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我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在各级县领导及各部门的配合下迅速建立集中医学隔离点,现将集中医学隔离点医疗护理团队建设工作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新冠肺炎 密切接触者 集中隔离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造影及选择性栓塞在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样本选择为本院于 2017 年 4 月到 2019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12 例颈部副神经节瘤患者,其中 8 例接受颈动脉造影、选择性血管栓塞, 4 例仅接受颈动脉造影,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剥离肿瘤与颈动脉的治疗措施,对比术前接受选择性血管栓塞与未实施选择性血管栓塞的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 所有患者经影像学诊断,颈动脉副神经节瘤均处于颈部之上,下颌之下,胸锁乳突肌前缘。 8 例接受颈动脉造影、选择性血管栓塞患者在完成颈动脉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后血管造影显示,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出存在着明显的异常血管 团 ,且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分叉较大。 8 例接受颈动脉造影、选择性血管栓塞患者中出血量较少;手术用时较短; 4 例选择实施选择性血管栓塞的患者出血量较多,手术用时较长。 结论: 在颈部副神经节瘤的诊治中通过将颈部血管造影与选择性血管栓塞,从而有效的降低手术难度,减少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使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颈动脉造影 选择性栓塞术 颈部副神经节瘤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采取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产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 于本院筛选出 86 例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病历资料来源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使用抽签法对 83 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 43 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方式为对照组,给予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为实验组,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对 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 95.35% 高于对照组 81.40%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 P< 0.05)。 结论 对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给予放射介入联合动脉栓塞治疗有显著疗效,相较于常规内科治疗方式能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止血速度,促进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内科 动脉源性胃出血 放射介入 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冠状静脉窦扩张的超声诊断方法和思路。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4月进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显示冠状静脉窦扩张的孕妇43例设定为研究组,同期选择产检冠状静脉窦正常孕妇43例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胎儿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胎儿冠状静脉窦特点。结果: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冠状静脉窦矢状切面面积逐渐增大;研究组胎儿的冠状静脉窦矢状切面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

  • 标签: 产前检查 冠状静脉窦 扩张 超声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隔离期的护理干预方法 进行 研究。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期间 于我 院进行隔离 的 78 例 新型冠状病毒 患者 ,通过 随机数字表 法将其 分为对照 组( 39 例,实施 常规护理 ) 和研究 组( 39 例,实施 优质护理 ) 。对 两组的 SAS 评分、 SDS 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在此次 研究中, 研究 组的 SAS 评分、 SDS 评分 低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 新型冠状病毒 患者实施 优质护理 , 能够显著 缓解其抑郁、焦虑心理, 该 护理 方法具有一定使用 价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隔离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第 八人民医院观察八区在 2020 年 1 月收治了 14 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人,她们都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密切接触者。最小年龄只有 2 岁半,最大是 63 岁,最后经过 胸部 CT 检查及 核酸的检测。 有 3 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 目前,全国疑似病例累计已达到六十万人以上,这数据无比庞大,那么通过这几天对他们的观察和护理中,发现大部分患者 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在 我们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 ,多加于安慰与关怀 , 并尽量满足她们的需求,尊重她们,最后得到了她们一致的好评。 现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人 隔离 心理问题 措施 。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隔离消毒的措施及应用。方法:采用资料分析及询证方法分析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资料,探讨病毒消毒隔离的措施及应用。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为防止病毒进一步的扩散,及时自觉且严格的开展消毒隔离工作是阻止人传人最重要的的措施。结论:从个体、医疗结构、高聚集性地点三个方面下手,严格按照上级措施实行消毒隔离制度,缩小传染范围,防止交叉感染,对于人口密集的我国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消毒隔离 措施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OVID-19)发病过程中肝脏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COVID-19患者,其中普通型组30例,重型及危重型组15例.对纳入病例病程中出现的与肝脏功能相关的临床表现、超声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脏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