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疼痛护理干预在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把72例骨科术后患者按随机表法分成甲乙两组,其中甲组患者予以常规止痛措施,而在此基础之上,对乙组患者予以疼痛护理干预措施,且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加以观察与对比。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术后6小时、术后1天以及术后2天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术后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骨科 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如何管控骨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预防并减少骨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方法统计骨科老年患者125例,针对骨科老年患者的特点,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管控护理风险发生。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期间,除1例因摔倒致重型颅脑损伤,转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后死亡;另外一例在住院期间发生脂肪栓塞,肺栓塞经重症医学科治疗后好转,其他都痊愈出院。结论分析骨科老年患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管控护理风险,提高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

  • 标签: 骨科 老年患者 护理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住院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80例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40例 ,观察组采取有针对的综合护理干预 (主要为术后机体护理及心理干预等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骨科功能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科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 95.00%,对照组为 6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1),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骨科住院患者的功能康复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 功能康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手术中使用抗生素进行抗干扰治疗的给药时间及药物持续时间,并分析防治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76例,并随机分为A、B、C三个组别,其中A组162例患者手术前给药,术后24h停止用药;B组127例术前22~24h给药,术后3d停止用药;C组87例术后给药,常规全程使用抗生素至切口拆线≥7d。结果:A组术后感染4例;B组术后感染7例,C组术后感染10例,其中有1例伴随有二重真菌感染。讨论:从感染数据上来看,我院骨科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基本合理,手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抗感染效果较好,值得推广;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术后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使用时间长,不但给患者带来不便,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增加感染机会和抗生素耐药,效果不是很好。

  • 标签: 骨科术后 抗感染 给药时间 持续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小儿进行相关骨科手术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各项不安全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予以预防,从而保障小儿骨科手术安全性。方法 通过选取在我院当中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录的200名小儿骨科手术患者资料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以是否实施危险因素预防对策作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的对比分析,实施前组为对照组100名,实施后组为实验组100名,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医患纠纷以及满意度作为此次评估数据,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实践过程当中的危险因素及措施。结果 通过比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以及对医者各项技术服务水平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发现在实验组当中采取危险因素防护措施能够得到患儿家属更高的满意度,相关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骨科 手术风险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骨科手术因为受到的创伤大,麻醉效果消退以后都会出现手术部位的疼痛,特别是患者手术创面比较大或者是骨科手术,或者是患者平时就对疼痛特别敏感。术后疼痛对全身整体系统功能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同时对老年、儿童、体质弱或是存在有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疾病及出现代谢紊乱的病人机体也有着不良反应。如何有效地控制疼痛,减少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已成为护理人员和病人的共同目标。本文就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疼痛的评估方法、疼痛的控制及加强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骨科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骨科 护理干预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损伤控制骨科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效果,是本文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12例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接受损伤控制治疗的被设置为观察组,另外56例则接受常规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我们对比了两组术后的恢复状况,并得出了以下结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26/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23/29)。这表明,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对骨创伤治疗是可行的。

  • 标签: 损伤控制骨科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科患者接受艾灸干预对改善其疼痛程度的影响。 方法 以骨科 患者 50例(时间所选为 201 8年 8月 -201 9年 2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简单化分组,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实验组同时接受艾灸干预,分析 2 组骨科患者治疗的结果。 结果 实验组干预的总有效率( 94.00% )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 72.00% )高, P<0.05 ; 2 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其中实验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骨科患者接受艾灸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疼痛程度而定缓解,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艾灸 骨科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