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方案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其入院顺序,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按医院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延续护理 肾病综合征 遵医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为分析法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患者80例作研究对象,行行为分析法临床治疗,治疗前后运用Gesell发育量表和孤独症评定量表测算。结果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和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有显著变化,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行为干预法在儿童孤独症治疗中能获取显著效果。

  • 标签: 行为分析法 治疗 儿童孤独症 应用
  • 简介:药品回扣是医药市场的不和谐因素,在我国有些医院,药品回扣涉及大部分医生,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中关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医生收受药品提成的行为心理,为医生过度用药的治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行为经济学 药品回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成为当前社会舆论的焦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情况,及随之不断增加的医疗纠纷,众所周知有部分医疗纠纷因医患沟通不畅所致。在口腔诊疗中的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屡见不鲜。本文从医务人员的角度浅析口腔诊疗中医患沟通的语言行为,从而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语言行为 沟通 口腔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中心理行为评估的干预价值。方法:以社区儿童为研究对象并以2019年11月~2021年11月为时间背景,样本共122例,按照随机数表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n=61)以基础儿童保健,给予观察组(n=61)以基础儿童保健联合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针对两组儿童的保健情况做差异分析。结果:针对两组生长发育情况做差异分析,观察组的身长、体质量、头围以及发育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情况,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家长的育儿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中联合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对减少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家长的育儿知识也得到极大丰富。

  • 标签: 儿童保健 心理行为评估 干预价值 健康意识
  • 简介:摘要:心理行为问题是现阶段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生长的最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不良行为问题有着一定上升趋势,对儿童身心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害和影响。因此,为保证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社会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于影响干预因素以及健康教育了解更加全面。本文就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心理行为问题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行为干预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价值展开分析。方法:与某疾控中心合作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受艾滋病知识调查的120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艾滋病对致病原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中实施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增强防范意识,降低传染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 简介:    【摘要】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本研究证明良好的健康行为可延缓伴随增龄而来的疾病和失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健康行为 老年人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惩罚敏感性在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间的作用。方法:使用相关量表对区域内2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量表测定,分析相应结果。结果: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惩罚敏感性与NSSI之间呈两两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消极认知情绪、惩罚敏感性易加强父母心理控制,使得NSSI发生情况提升。

  • 标签: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惩罚敏感性 父母心理控制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影响。方法:将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体质量维持情况、SDS评分及SAS评分变化。结果:认知行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体质量维持良好比例高于对照组(P<0.O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增加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血液透析 依从性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男男性行为的早期进行入手,对MSM人群人口学特征、早期的生活经历、早期性经历、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的了解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早期的经历对于成年之后性行为以及对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影响。

  • 标签: 男男性行为 早期经历 艾滋病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BM)模型的康复护理干预对其康复知信行行为的影响。方法:本文观察对象为髋部骨折患者共45例,收取时间段在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5例予以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BM)模型的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护理。在护理结束后,将两组各指标结果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知信行评分、髋关节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BM)模型的康复护理能改善其康复知信行行为,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髋部骨折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BM)模型 康复护理干预 知信行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行为管理能力的改善。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理论框架制定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行为管理能力的改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1.89%,对照组患者的依从率为72.97%,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对比P1>0.05无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意义。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理论框架制定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也更能改善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 冠心病 治疗依从性 自我行为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行为干预在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市疾控中心收集的200例某社区居民,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问等方法进行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对比行为干预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 行为干预后,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知识认知度大幅度提升(P

  • 标签: 行为干预 艾滋病 预防控制 效果
  • 简介:摘要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分析影响口腔健康影响因素及牙齿修复问题,改善人们的口腔健康行为,是口腔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对影响口腔健康的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烤瓷牙修复、青少年牙列不齐矫正两个方面对牙齿修复问题做了探讨,为临床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口腔健康 影响因素 牙齿修复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