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喹硫配伍帕罗西汀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患有双向情感障碍,且进入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一组为研究组,给予喹硫配伍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单独给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整体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在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喹硫配伍帕罗西汀对双向情感障碍的疗效高于单独使用帕罗西汀,同时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喹硫平 帕罗西汀 双向情感障碍
  • 简介:“健康是民生之本。”在今年的济南两会上,医疗卫生改革一直是代表和委员非常关注的话题。不少政协委员开出“药方”,要在所有公立医院推广基本药物制度、预约挂号、单病种限价和质量控制等进行深入改革。对此,济南市卫生局局长贾堂宏告诉记者,继去年济南在全市105所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基本药物零率基础上,基本药物制度将逐步在所有公立医院推广,将大大降低市民的看病费用。

  • 标签: 基本药物制度 公立医院 济南市 零差率 报销比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 X 线摄影(DR)片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2022年8月-2023年11月,选择5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为对象,患者进行DR片诊断、临床综合诊断(金标准),统计诊断结果、效能及图像质量优良率。结果:临床综合诊断确诊32例肋骨骨折,诊出率64.00%;DR片准确诊出31例,诊出率62.00%,敏感度96.88%、特异度100.00%、准确性98.00%;患者的DR图像质量优良率98.00%。结论: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DR片,诊断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高,图像质量优良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数字 X 线摄影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伪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前后,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伪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0例出现伪心律失常、伪基线漂移;伪低电压率、伪ST段改变率均为1.92%,数据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伪发生率(P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护理干预 动态心电图伪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片、CT诊断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4月收录的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放射片和CT诊断,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虽高于放射X线片,但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X线片的诊断评分低于CT检查,组间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内过程中,放射X线片与CT相比之下,后者很短准确率更高,可准确表现患者的损伤程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放射平片 CT 脊柱骨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将喜炎与思密达联合用于治疗小儿腹泻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腹泻儿童88例,按其生日单双数分入研究组(44例)、参考组(44例)。参考组使用喜炎对患儿进行医治,研究组在参考组之上加用思密达,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指标显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喜炎与思密达共同使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药物,且有着较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喜炎平 思密达 小儿腹泻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通过强化皮肤护理降低动态心电图伪和皮肤不适反应的作用。方法 随机于2019年10月-2020年10间在我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选取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来完成分组,即常规组(n=59)与皮肤护理组(n=59)。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知识宣教,皮肤护理组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施予皮肤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伪发生率、皮肤不适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动态心电图伪发生率相比,常规组为15.25%,显著高于皮肤护理组(3.39%)(P

  • 标签: 动态心电图伪差 皮肤护理 皮肤不适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 r-tpa溶栓效果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30例 r-tpa溶栓效果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加用替罗非班静脉泵入,详细记录溶栓治疗前、溶栓治疗后以及使用替罗非班后患者的 HINSS评分,并记录第 90天 mRS评分;结果 30例患者使用 r-tpa溶栓治疗时症状仍有进展或波动,加用替罗非班后症状完全得到控制,治疗前后 NIHSS评分减少,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0﹤0.01)。所有患者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结论 替罗非班对 r-tpa溶栓效果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安全有效,但需要大样本及循证医学支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