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祭祀在殷商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花子卜辞中记载它吏祭的共43版,71条。卜辞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设祭的用牲种类及数量;致祭的对象;放祭的时间;放祭的地点或祭所;设祭与其他祭仪及用牲法之间的关系等。

  • 标签: 花东子卜辞 放祭 殷商 甲骨文
  • 简介:<正>山西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掘,是我国晋南新石器考古的重要收获之一。这个遗址的文化堆积丰厚,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对了解晋南新石器文化的发展状况有其重要意义。遗址的位置地处黄河北岸,与陕、豫毗邻,其文化面貌和陕、豫毗邻地区有共同的因素而又有区别,因此,具体地分析这一遗存的文化性质和年代,对探讨陕、豫、晋毗邻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相互关系亦有其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 标签: 庙底沟类型 半坡类型 文化遗存 文化性质 新石器文化遗址 文化面貌
  • 简介:宜侯见于西周重器宜侯吴簋,其封地所在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宜侯吴簋铭文所载,宜地位于"国"之内。"国"意为东部地区,亦可称为"东土"。从传世文献看,西周"东土"所指有二:一为陕县以东的区域,可谓广义"东土";一为成周地区以东的区域,可谓狭义"东土"。金文中的"国"与"南国"、"中国"、"内国"并见。表示方位的"内"与"中"概念近似,"内国"应即是"中国"。"国"名,"南国"名南,都是以"中国"为中心。金文中的"国"就是传世文献中的狭义"东土"。此"国"抵于大海,西止于黄河,南不越淮水,北不逾九河。宜侯封地当于此间寻找,洛邑边鄙说、丹徒说、宜阳说、阳平乡说和仪征说均可排除。

  • 标签: 宜侯吴簋 西周东国 宜地
  • 简介:<正>1984年4月和1990年5月,寿县津乡柏家台农民在取土时,先后于台南百米处、台东500米处发现一座砖室墓和一座石板墓,编号为M1、M2。墓葬位于寿县城关东郊约3公里,淝河的西岸,寿蔡公路北约200米(图一)。县博物馆、文管所分别对这两座墓葬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于后。

  • 标签: 寿县 大泉五十 博物馆 墓葬结构 砖室墓 汉墓
  • 简介:2003年12月,为配合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生活区七号楼施工,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对施工区内的4座唐代墓葬进行了发掘,出土了瓷器、陶器、铜镜等随葬品,其中出土的两件"盈"字款瓷器,为邢窑白瓷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 标签: 邢台市 唐代 墓葬 发掘简报 地理位置 考古研究
  • 简介:湾仔北遗址是香港回归后首次发掘的遗址,出土了丰富的遗迹遗物,特别是发现了一批保存有人骨的墓葬,很受瞩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遗址的分期、年代、文化特征和墓葬的特点等。将遗址原第二、三期遗存分为两期,大约为商代中晚期。将墓葬分为三个群组,各群组的随葬品各有特色,可能与所从事的生业有关。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均不高,但随葬品已出现一定的差别,说明贫富分化已现端倪。

  • 标签: 东湾仔北遗址 分期 墓葬 群组
  • 简介:山西省潞城市春秋时称潞子婴儿国,后属晋。汉置潞县,隶上党郡。北魏真君十一年,移县别置,日刈陵。隋开皇十六年,复置潞城县。唐天祜二年更日潞子,宋后复日潞城,习称潞城为婴城、刈陵。

  • 标签: 潞城市 龙王庙 山西省
  • 简介:由张忠山主编,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货币组各成员省区学会集体编写的《中国丝绸之路货币》一书,近期已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西汉至明清时期的沙漠绿洲丝绸之路与货币、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与货币、南方丝绸之路与货币,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与货币。

  • 标签: 丝绸之路 西汉 张忠 中国钱币学会 银币 货币
  • 简介:<正>一、昭武九姓诸国的由来与地理位置昭武九姓诸国是唐代在中亚地区几个小国的总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康国传》所记:“康国即汉康居之国也。其王姓温,月氏,先居张掖、祁连山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南依葱岭,遂有其地。枝庶皆以昭武为姓氏,不忘本也。”《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西域传>云:“康者一日萨末鞬,亦日飒秣建。元魏所谓悉万斤者……君姓温,本月氏人,始居祁连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

  • 标签: 昭武九姓 新唐书 西域传 唐西域 旧唐书 突厥
  • 简介:<正>顺治、康熙年间,李来亨领导的李自成余部,以鄂西山区的兴山县为根据地,坚持了十余年的抗清斗争。农民军的遗址、遗迹和遗物,在兴山县境留存甚多,“小李王”(当地群众对李来亨的称呼)的事迹,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但是,古今文献对其活动地域,众说纷纭。为了辨明真相,据我实地调查,并参照有关资料,试作如下探讨(图一)。

  • 标签: 夔东十三家 李自成 抗清斗争 鄂西山区 康熙年间 清朝统治者
  • 简介:本文将下冯商城、垣曲商城、府城商城作为研究对象,从考古学文化、商城年代的角度加以探讨,试图解析其建立及废弃的原因.指出:三座商城乃夏商文化冲突的产物.

  • 标签: 夏商文化 冲突 东下冯商城 垣曲商城 府城商城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为筹措抗日经费、调剂金融市场、开展赈灾救灾,先后发行了多种公债券,以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对巩崮根据地经济与财政建设、峰持持久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活跃在华南地区的东江纵队第二支队就在东江抗口根据地的路解放区发行了生产建设公债。

  • 标签: 抗日根据地 公债券 东江 抗日民主根据地 考述 抗日战争时期
  • 简介:新疆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国与西方交流的桥头堡,自古与中亚、西亚、印度、阿拉伯、乃至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有联系,源于东西方的各种文物因素在这里交汇、融合,所以这里出土的很多珍贵文物,表现出多元文化之特色,新疆丝路沿线发现的发现罗马金币、马人武士裤装、对人对兽树纹厕袍、玻璃杯、绢画等珍贵文物,都是汉唐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例证。

  • 标签: 经济文化交流 珍贵文物 东西方 东罗马 金币 丝绸之路
  • 简介:2005年12月~2006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新乡市风泉区老道井墓地同古墓区所占千渠墓群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9座,为该地区汉墓的研究增添了新资料。

  • 标签: 新乡市 老道井墓地 东同古墓区 汉墓
  • 简介:拉弦乐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民族乐器正式分为“吹、拉、弹、打”四大系统门类,但由于拉弦乐器在历史上的使用和记载相对零散,导致目前学术界对拉弦乐器缺乏系统性研究。榆林窟第3窟、第10窟和千佛洞第7窟壁画中出现的5件拉弦乐器图像,作为已知最早的拉弦乐器图像史料,对它们进行分析、溯源和归类,不仅可以为拉弦类乐器的研究补充相应的材料,而且能够为我国民族乐器史的梳理提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 标签: 榆林窟 东千佛洞 拉弦乐器 胡琴 奚琴 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