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祭祀在殷商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卜辞中记载它吏祭的共43版,71条。卜辞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设祭的用牲种类及数量;致祭的对象;放祭的时间;放祭的地点或祭所;设祭与其他祭仪及用牲法之间的关系等。

  • 标签: 花东子卜辞 放祭 殷商 甲骨文
  • 简介:字体在卜辞类型划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类的目的就是为断代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在研究字体类型的基础上,对这批卜辞的刻写时代做出推定,必将进一步推动对非王卜辞的认识与理解。

  • 标签: 花东卜辞 字体特征 类型划分
  • 简介:妣庚是商代甲骨文中一位重要的女性祖先,在以为占卜主体的甲骨文中妣庚受祭次数尤多。岁祭是对妣庚进行祭祀的重要祭祀方式。本文以妣庚为代表将甲骨卜辞中享受岁祭祖先时所用的相伴祭名、祭品、地点、原因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其与妣庚进行对比,并将王卜辞与非王卜辞中对妣庚的祭祀进行了初步比较。

  • 标签: 花东甲骨文 岁祭 妣庚
  • 简介:对子组卜辞《合》21374、21579、21535、21727、21529、21527、21645、21774、21693、21627和《合》21626等进行了新的释读,认为在上举卜辞所讨论的事项中,卜辞命辞中的“开”、“啓”、“戠”皆为动词,非人名。原隶释为“歹孟、殪”者应为“因”字。“古”、“娜”直声,假借为医治之“治”。此中之“商”为“伤”字假借,“梦”也非人名,而是动词,“迎”义。“尹又商”义为“迎接伤者”,此伤者盖指方国战俘,“奠又(有)商(伤)”即将战俘“奠”到某地。“组”家族曾有一次涉及很多人的迁移。

  • 标签: 直、值(治) 商(伤)
  • 简介:体育课上到最后,竟然又失踪了!老师大手一挥,发动全班同学开始了“大搜捕”和“大围剿”。老师说,不要放过操场周围任何一处可能藏人的犄角旮旯!总是特立独行。四周前的体育课上,突发奇想,趁老师不备,竟然爬到操场边两层楼高的看台上。他端坐在栏杆上,两手伸直,仰着头,一副享受自由、无比浪漫的模样。可下面的人都吓得半死。两层楼高啊,下面是水泥地面,摔下来不死也得残。

  • 标签: 水泥地面 老师 体育 操场 看台 栏杆
  • 简介:米,中世纪阿拉伯数学家,生于波斯北部城市花拉子模(现属俄罗斯),曾长期生活于巴哥达,在阿拔斯王朝哈里发马蒙的朝廷中任职,他对天文历法、地理地图、代数学等方面均有所贡献。

  • 标签: 阿拔斯王朝 天文历法 地理地图 数学家 阿拉伯 俄罗斯
  • 简介:从萝卜堆里跳出来(2008年11月18日)梦说——我也爱买打折商品。那个价格上的今夕对比,让我感到实实在在地占到了便宜。我白天买打折商品,晚上睡着后仍然遇到了一家卖打折商品的小店。那是个日用品店。我看见毛巾便宜,牙膏便宜,香皂、洗衣液、地板蜡……啥都贼便宜。我一件一件地拿,抱在怀里,最后是抱不住了。我的怀抱还是很有限的,还是无法帮助我把更多的东西据为己有。

  • 标签: 萝卜 电热毯 日用品 毛巾 青蛙 商品
  • 简介:西王母的传说起源甚早,《山海经》、《穆天子传》、《竹书纪年》中就有相关记载。西王母究竟是人抑或是神?学术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趣的是,殷墟甲骨文中也有“西母”,与“西母”并提的还有“母”。甲骨文中的“西母”与载籍中的“西王母”有无关系,值得认真研究。本文将载籍中的“西王母”与甲骨文中的“西母”作了仔细比对,发现二者虽有差别,却也不无相似性和关联性。二者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周及其以后的西王母崇拜习俗或可追溯自殷商时代。

  • 标签: 殷墟卜辞 方神崇拜 神话传说 西王母
  • 简介:研究发现,殷墟卜骨中,除了大部分为牛肩胛骨外,也有象胛骨.作者曾在北京图书馆看到一片卜骨,骨质特厚,据分析很可能也属于象胛骨.

  • 标签: 卜骨 殷墟 卜辞 发现
  • 简介:甲骨卜辞是商代语言和文字的主要载体,是商代最主要的言语活动,其最重要的言语模式之一是代言模式。从内容上看,代言主要集中在宗教与世俗两个领域。在宗教层面,代言主要指的是代神灵言;在世俗政治层面,代言主要是代商王言。宗教代言是世俗代言的直接源头与精神基础。从形式上看,甲骨刻辞的代言又分为甲骨卜辞系统的代言模式和甲骨文字的代言模式,前者以卜辞中的占辞为主,后者以卜辞中的具体成语和文字为主。代言对商代人神关系的构建和世俗秩序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奠定了先秦言说方式的一些基本特征。

  • 标签: 甲骨刻辞 代言 占辞 人神关系 世俗秩序
  • 简介:田猎卜辞是关于商代王室贵族进行田猎活动的占卜刻辞。田猎卜辞中有关猎物的信息,对于研究商代气候与田猎地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讨论商代田猎活动中的虎、兕、獐、麂等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它们的栖息环境偏重于山麓、湖沼,皆属亚热带动物群落。田猎动物的生境,既是商代气候环境研究的重要指标,也是探讨田猎地域和田猎方法的制约因素。

  • 标签: 甲骨文 田猎卜辞 田猎动物 田猎地理
  • 简介:甲骨卜辞中有个地名"疋"。通过甲骨文材料、传世文献资料、出土器物综合分析,"疋"的地望在陕西省汉中盆地中东部的城固、洋县一带,其核心区域在湑水河下游两岸的平原地带。"城洋铜器群"可能是古"疋国"的文化遗物。

  • 标签: 甲骨文 湑水 城洋铜器群
  • 简介:甲骨文中的“菔”字是象形宇,典型字例可参看《甲骨文合集》中的320、473。《说文》云:“菔,弩矢菔也。从竹,服声。《周礼》仲秋献矢菔。”卜辞中的“菔”字用为祭名,又是一种用牲方法,读为“副”。《说文》云:“副,析也。”《山海经·中山经》云:“其祠泰逢。勋池、武罗,皆一牡羊,副。”郭注云:“副,谓破羊骨磔之以祭也。”又,《说文》云:“磔,辜也。”《史记·李斯列传》云:“十公主砘死于社。”《索隐》云:“磔,谓裂其肢体而杀之。”……

  • 标签: 殷墟卜辞 甲骨文合集 《周礼》 象形字 典型
  • 简介:曾国在商代晚期的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由甲骨卜辞结合西周金文、考古遗存、锡料来源等多方面来看,商代曾国地望应该在两周时期曾国位置,即今湖北随州,曾国与商王朝是睦邻友好的军事同盟关系。学者曾引用一些卜辞中的“曾”并非作为地名或国名使用,而是一种副词用法,因此不能据此来说明商代曾国的地理位置。此外,商代曾国也难以断言族姓,与夏代姒姓鄫国的关系还需探讨。

  • 标签: 卜辞 曾国 地理位置 商王朝
  • 简介:<正>《西游记》第21回《护法设庄留大圣须弥灵吉定风魔》中写到,孙悟空为救唐僧,与黄风怪打斗,黄风怪用三昧神风吹伤了悟空的眼睛,使悟空"眼珠酸痛"、"冷泪常流",败下阵来。幸好护教伽蓝点化庄园,化为老者,用药治好了悟空的眼病。这药据化为老者的护教伽蓝介绍:"我这敝处,却无卖眼药的,老汉也有些迎风冷泪,曾遇异人,传了一方,名唤‘三膏’,能治一切风眼。"随后,老者(护教伽蓝)

  • 标签: 悟空 迎风冷泪 唐僧 护教 风眼 西游证道书
  • 简介:本文以+660kV银直流耐张瓷绝缘异常放电为例,分析了耐张瓷绝缘异常放电原因,同时分析了悬垂串积污情况,并提出了防止银直流线路绝缘异常放电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 标签: 绝缘子 异常放电 分析
  • 简介:本文考察殷墟卜辞施受句式,通过对施受关系的语义分析,辨明其施受成分的语序位次,以了解殷墟卜辞与传世典籍的施受句式之同异点.殷墟卜辞比照传世典籍,就施受句式的结构法则看,基本句型经相沿而因循,转换形式由多样而规范,明晰地透示了在历史沿革中汉语句法的继承发展之一般状态,从中可看到施受句式之沿袭现象、施受句式之消失现象、施受句式之变异现象、施受句式之生发现象,显现了汉语句法历史嬗变的一定轨迹.

  • 标签: 殷墟卜辞 施受句式 施受关系 施受成分 语义分析 语序位次
  • 简介:阐明语法是训诂的重要内容之一,阐明语法对于正确训释词语、疏通文意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甲骨文研究中,人们对甲骨文字词的考释比较重视,而对甲骨文语法的研究则有些忽略。本文以笔者曾研究过的几个语法问题为例,说明甲骨文语法研究在字词训释中的重要作用,希望有助于甲骨文语法研究和字词考释的进一步结合。本文所引甲骨文辞例,引自《甲骨文合集》者径出片号,引自《小屯南地甲骨》的简称“屯”,引自《怀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的简称“怀”。

  • 标签: 语法研究 卜辞训释
  • 简介:传世文献所载'殷人重屋',反映出早在殷商时期先民的建筑技术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地步。这点也已经为考古发掘的非文字资料所证实。学者多依据地下出土的甲骨卜辞来揭示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包括殷人的建筑技术,目前业已取得了不少成绩。在诸家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甲骨卜辞中的'室'作进一步整理,以期更好地了解殷人先进的建筑技术。

  • 标签: 殷商时期 建筑技术 甲骨卜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