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傅志寰,铁路专家,1998年至2003年任铁道部部长,铁路大提速的主要推动者和决策者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主持设计、试制了韶山一型至韶山四型电力机车以及我国第一列电动车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铁道部工作期间,组织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机车、内燃机车、货车等20余种产品,形成国产品牌系列,

  • 标签: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铁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部长 访谈录 记忆
  • 简介:对于1921年11月17日以洛阳为起点爆发的陇海铁路大罢工,党史界和工运史界历来认为是工头领导的,或说是工人自发的,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关。理由是,罢工爆发时,陇海路上尚无党的组织和党员活动。罢工爆发后,北京和武汉党组织虽派人前往领导,但当他们赶到郑州、开封时,罢工已经结束了。虽然罗章龙在《陇海铁路大罢工》的回忆文章中说他受北京党组织和李大钊同志的派遣到了洛阳,参与了此次罢工的领导工作,但在李大钊同志的日记文章中未有文字记载,缺乏有力证据。

  • 标签: 党的领导 陇海铁路 罢工 回忆文章 党的组织 领导工作
  • 简介:遵循毛泽东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战略部署,修文县根据安顺地革委和安顺军分区的决定,派出干部职工123人,民兵2061人,共计2184人,按照军队建制,于1970年10月,组建湘黔铁路会战修文民兵团,赴黄平县谷垅区参加修建湘黔铁路大会战。当时,我作为民兵团司令部参谋长,将这段历史作一回忆。

  • 标签: 铁路 三线建设 干部职工 军队建制 毛泽东 军分区
  • 简介:为了让火车跃上世界第三极,参加修筑铁路的数十万建设者,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积极创建,表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洋溢着新时代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人文精神。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感人事迹,无疑是当代中国建设者的生动缩影。我们从众多的先进人物事迹中选取其中几例,以飨读者。

  • 标签: 青藏铁路 建设者 采录 人物事迹 无私奉献 勇于创新
  • 简介: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让国人振奋。让世界震惊,更让西藏各族人民欢呼雀跃。曾长期在西藏工作的西藏自治区党委原第一书记阴法唐获悉这一特大喜讯后.兴奋地说:“青藏铁路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路、富裕路、幸福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造福西藏各族人民的又一座不朽丰碑!建设青藏铁路也是我几十年的心愿。现在终于变成现实了。我感到非常激动和欣慰!”作为“国字号”工程的青藏铁路。其决策、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人为青藏铁路能早日顺利开工建设、全线贯通,多方奔走、积极呼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阴法唐就是其中之一。当我们欢庆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激动时刻.不应该忘记那些为青藏铁路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众多“幕后英雄”。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才成就了这一承载中华民族宏愿的光辉工程!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走进阴法唐的家,请他介绍青藏铁路决策过程中鲜为人知的一些情况。他欣然接受了我的采访。并娓娓道来他所知道的一切:

  • 标签: 青藏铁路建设 决策过程 阴法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西藏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内昆铁路从四川内江始发,沿千年五尺古道跨过金沙江、穿越乌蒙山和人迹罕至的少数民族地区,全长800多公里。由于这条铁路大部分沿五尺古道前行,途经古焚国所在地、绝壁悬崖焚人悬棺、

  • 标签: 内昆铁路 少数民族地区 金沙江 古道 悬棺
  • 简介:“沈阳铁路蒸汽机车陈列馆”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是我国的第一座铁路博物馆。它的大门外形是一辆蒸汽机车。在8000多平方米的展览场地上,铺有两路铁轨,停放着12台形状各不相同的机车。这些产地和制造年代不同、性能和特点各异的蒸汽机车,

  • 标签: 博物馆 铁路 蒸汽机车 苏家屯区 展览场地 沈阳市
  • 简介:2005年10月,我们在羌塘沿着青藏公路前行,不远处青藏铁路逶迤伸向远方。放眼望去,铁路与这片土地浑然天成,仿佛自古就生长在这里一样。

  • 标签: 青藏铁路建设 青藏公路 土地
  • 简介:龙州铁路的筹建源起于法国对广西路权的掠夺,起因于1883年12月一1885年4月的中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清政府与法国政府签订《中法新约》而告结束。该约第七款规定:“日后中国酌拟创造铁路时,中国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其招募人工,法国无不尽力勃助,惟彼此言明,不得视此条系为法国一国独受之利益。”

  • 标签: 法国政府 铁路 龙州 广西 历史 中法战争
  • 简介:在那山河破碎、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在华夏大地上,有这样一群同胞:他们不是战士,手里也没有武器,但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足迹却活跃在各个战场上,筑公路、修铁路、运兵源、送物资。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与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一道,共同构筑起全民抗战的钢铁长城。本文主人公杜镇远,就是这些抗日英雄中的杰出代表。让我们拂去历史的烟尘,共同回望那段特殊的风云岁月,感受这位抗战功勋炽热的报国情怀。

  • 标签: 专家杜 大师记 杜镇远
  • 简介:抗战初期,中国最主要的国际交通线是以香港为转运口岸的广九铁路至粤汉铁路,占当时国外物资输入的80%。日本不顾国际反对,扩大侵华战争,于1938年10月占领广州,切断了华南国际运输线。中国政府为了取得外援,以坚持继续抗战,把国际运输线转到以越南海防为转运口的桂越公路和滇越铁路

  • 标签: 粤汉铁路 烽火 抗日 抗战初期 中国政府 侵华战争
  • 简介:胶济铁路四方机厂的“圣诞会”成立于1923年1月,虽然只存在了一年八个月的时间,但在共产党人教育改造下,逐渐成为该厂群众性的工会组织,是青岛早期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并培养锻炼出一大批工运骨干,其功绩永载青岛和山东乃至中国革命史册。

  • 标签: 胶济铁路 圣诞 中国革命史 教育改造 共产党人 工会组织
  • 简介: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穿越了广袤的高海拔地区和藏北无人区。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有着多重的安保措施,而其中一项是最原始的守卫方式——人力值班,监控着铁路沿线的安全状况。执行这一项特殊任务的,是一群特殊的集体:"青藏铁路护路队"。

  • 标签: 青藏铁路 藏北高原 护路 高海拔地区 军礼 军事化管理
  • 简介: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建巩固了现实的国家领土并展现着抽象的国家形象,是政治空间形成的基础要素。与交通发展密切相关的"脱域",是现代性时空想象生成的必要条件,对边疆政治空间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种政治空间的投影,交通地图传播了特定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能够发挥强大的社会政治效应,为政治空间的治理发挥了关键的文本作用。进入新时代,将边疆地区交通发展的经济、物质成果更有效地转化为政治、文化资源,是维护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

  • 标签: 交通基础设施 领土 政治空间 时空想象 交通地图 川藏铁路
  • 简介:铁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影响除了体现在通车后的运输效应外,其设计、施工环节的当下及后续影响在不同的时段,对不同的对象也具有不同的效应.从上海的经验来看,在1897年淞沪铁路开工至1937年间,铁路对上海城市空间的影响基本停留在车站层面,在城市层面上不仅未能成为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轴,反而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阻碍作用.

  • 标签: 铁路路线 火车站 上海 城市空间
  • 简介:2010年8月18日,湖北宜昌至重庆万州Ⅰ级电气化干线铁路在恩施铺下最后一段铁轨。据铁四院副总工程师苗德海披露,宜万铁路在101年前即已开建,其前身为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开建的川汉铁路

  • 标签: 宜万铁路 辛亥革命 2010年 副总工程师 湖北宜昌 川汉铁路